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论文_杨艳

杨艳

(四川省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 自贡 643020)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患100例,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均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病患实行常规的护理治疗,对于实验组在和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实行健康教育。结果:经过治疗后,支气管炎症状改善效果,对照患者治疗后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改善效果为有效率72.00%;教育组患者治疗后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改善效果为有效率94.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的进展,并降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 慢性支气管炎;健康教育;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326-02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其病理学特点为支气管腺体增生和黏膜分泌增多。病情呈缓慢进行性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严重者常发生肺动脉高压,甚至肺源性心脏病[1]。定期监测肺功能及早发现气流受限并及时采取措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同时对患者加强卫生教育,改善工作条件与卫生习惯和增加营养等对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均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次研究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患100例,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均分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本次参研究的病患其经过诊断后均符合我国对慢性支气管炎病患的诊断标准。其中实验组有男29例,女21例,年龄43~80岁岁,平均为(69.2±3.3)岁,病患患上该疾病的时长为4~28年,平均为(12.6±5.4)年; 对照组有男28例,女22例,年龄45~81岁,平均为(70.2±2.2)岁,病患患上该疾病的时长为5~27年,平均为(14.2±3.4)年。两组病患在年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3]

1.2.1给予对照组病患实行常规的护理治疗,主要包括了药物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比如口腔护理、祛痰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

1.2.2对于实验组在和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实行健康教育,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慢性支气管炎常反复发作并发感染,会致使患者情绪比较焦躁,在病患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与病患进行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及时了解病患的心理变化情况,要及时进行安慰、鼓励,对病患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为其开展疾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正确告知病患其相关的疾病特征与治疗方法,对病患进行正确的呼吸指导,学会缩唇式呼吸方法,即通过鼻子进行吸气,之后将嘴缩成吹笛的形状,之后缓慢将气体进行排,每天坚持进行两次。并引导病患使用正确的排痰方法,将其肺部的痰液进行有效的排出。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指导,需要劝告病患不应再进行吸烟喝酒,并解释病患吸烟喝酒对其疾病产生的危害。鼓励患者多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系统,注意保暖防感冒。病患出院后应告知病患需要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同时多食用水果、蔬菜等。避免粉尘、刺激性烟雾及过敏原吸入到呼吸道内。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评价其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分为三种显效、有效、无效。显效: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痰量减少程度明显,咳嗽、喘息、双肺哮鸣音等症状都已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血常规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有效:肺功能有一定改善,痰量减少程度不大,咳嗽、喘息、双肺哮鸣音等症状表现略有减轻,血常规等指标检测结果有所恢复;无效:肺功能没有改善,痰量没有减少,咳嗽、喘息、双肺哮鸣音等症状和指标没有任何改善,甚至还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支气管炎症状改善效果,对照患者治疗后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改善效果为:显效13例,有效23例,无效14例,有效率72.00%;教育组患者治疗后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改善效果为:显效13例,有效23例,无效14例,有效率94.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详见表。

3.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目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该病的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并且在老年人中患上该病的人数非常多,反复性发作,患者通常会出现胸闷、喘息、咳嗽甚至咳血等不良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若出现相关症状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可能会导致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等症状的出现,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害生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对病患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进行干预,使得病患可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可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病因素、疾病的临床症状、治疗相关方法、常规护理要点等相关知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4]。健康教育有利于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的进展,在临床护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实际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常晨曦.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6期:2917-2917.

[2]张兰兰.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5, 36(13):2917-2917.

[3]吴琼.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331-332.

[4]黄永.健康教育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10):537-537.

论文作者:杨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论文_杨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