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增长的收敛性——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新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中国经济增长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16(2005)04-0005-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整体上的快速增长。同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的 差距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不仅有利于各地区的优势互补 ,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对于巩固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解释经济随时间的增长以及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研 究的两个中心问题。笔者在分析各种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panel data模型 的方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省际间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行经验分析,以解释中国的经 济增长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二、模型构建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经济增长的研究必须 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才能得到有效的结论。
(一)新古典增长模型
增广的索洛模型来自于下面的总生产函数:
附图
附图
概括地说,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了经济稳态这一关键概念,指出投资、人力资本积累 、储蓄等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稳态水平;然而,储蓄率对经济的稳态增长率没有影响,各 经济体的平衡增长路径是平行的。以稳态增长的概念为基础,新古典增长理论又提出了 经济增长向其平衡路径收敛的机制。这样,索洛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描述了经济 的增长。
(二)新增长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之后,新增长理论指出提高长期增长率依赖于政府的行动,如税收 、法律的维护和基础设施的提供等。同时,新增长理论还提出了预测条件收敛的技术扩 散等模型,为经济增长的收敛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
一般说来,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支配公众及私人的行为,从而影响资源配置的 效率,导致经济绩效的差异。制度是经济增长的第四个因素,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 有着其深层次的制度原因。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制度一直处于快 速的演变之中。同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经济 增长还将由工业部门的扩张带动。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明显特征。
所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需要对新古典模型进行扩展,并包括制度变迁 以及产业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于是令:
附图
这便是以索洛模型为基础的包含制度和经济结构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突出体现了新 增长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同时,该模型指出各地区(省)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定 影响因素,体现了各地区(省)间的经济是非同质的这一基本事实。
(三)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动态panel data模型
由于各地区(省)总生产函数是不相同(即各经济体非同质)的,将经济增长的经验模型 设定为单一横截面模型或者时间序列模型是不恰当的。故将上述模型的计量经济模型设 定为如下标准的动态panel data模型形式:
附图
化,其均值为0。
该模型的估计,需要同时采用我国各省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利用panel
data模型的估计方法进行(具体见下文)。
这种动态panel data模型的优势是:(1)将经济系统的运行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在非 均衡的条件下研究省际间经济增长的差异和收敛趋势,使得对各解释变量作用的测量更 准确。(2)控制了省际间影响总生产函数的不可测量因素(即特定影响因素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允许在不同省份的总生产函数不同,使得条件收敛的估计更加有效。
三、指标设计与数据资料
笔者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样本区间选择为1978~2001年。以全 国各省市自治区为研究个体,由于海南和重庆建制较晚,分别归于广东省和四川省,由 于西藏的统计数据的不可得,所以本文实际上具有28个研究个体。也就是说,28个个体 的24个年度数据组成了本文的panel data。
令GDP为各省国民生产总值,P为以1978年为基期的各省价格水平,TP为各省总人口, 近似代替劳动人口,I为各省固定资产投资,d为时间上的差分算子。根据式(8),中国 经济增长的panel data模型共包括六个经济变量:真实人均收入y(t),实物
附图
数与总人口的比值近似代替。与MRW(1992)和Islam(1995)相一致,故设定:
g + δ = 0.05 = 5%
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产权制度变迁、分配格局变化和对外开放程度三个方 面。对这三个方面,分别选择不同的指标加以度量。产权制度变迁主要表现为经济成分 的非国有化,而经济成分的非国有化改革集中体现在工业领域,因此可以用非国有化率 (PROPERTY)表示,其公式为:
PROPERTY = (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总产值)×100
如果用市场化收入分配占GDP的比重(FINAFREE),反映经济利益分配市场化份额的大小 ,其公式为:
FINAFREE = [(当年GDP - 国家财政支出)/当年GDP]×100
对外开放指标用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代替,其公式为:
INEXRATE = [(进出口总额×汇率)/GDP]×100
上述影响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三个方面,各自分别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作用,有学者 已作过研究。本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反映制度变迁的三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然 后综合为一个指标,再用这个主成分指标表示制度变迁a[,t]。经济结构演进b[,t]用工 业化程度INDUSRATE代替,其公式为:
INDUSRATE = (各省工业总产值/全国工业总产值)×100
所有原始数据均取自《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2 年各期。
四、模型估计
(一)估计方法
将个体特定影响u[,i]设定为固定影响,采用最小二乘虚拟变量估计量(LSDV)进行估计 。由于在一个国家内各省人民行为偏好具有的相似性和各省具有一个中央政府等原因, 各省经济间是相关的,即存在所谓的横截面相关。不同省份间经济规模差异悬殊,则存 在所谓的横截面异方差;由于经济的惯性等,在各省的时间序列上,存在序列相关,即 所谓的时间序列相关性。综合考虑,在模型估计中,采用似不相关(SUR)加权的方法, 对估计的残差矩阵进行迭代加权,迭代1077次后收敛。估计其软件为EVIEWS4.0。
(二)估计结果
1.模型(8)的估计结果如下:
附图
上面估计结果以及假设检验表明,模型引入的变量都是显著的,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 ,总体拟合程度很好;利用单边t-检验可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前期收入的系数显 著小于1,说明经济具有条件收敛的趋势。
根据模型,可计算条件收敛速度λ,实物资本的收入份额α,人力资本的收入份额β和劳动的收入份额γ以及制度变迁和结构演进对经济影响的强度κ和ρ,其结果见表2。
表2 经验分析结果表
参数 λ α βγ κρ
计算值
4.47% 0.41
0.56 0.03 0.147 0.049
通过个体效应的显著性检验,对模型个体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检验,F(22,602) = 1.67 5986>F[,0.05](22,602) = 1.57,说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是 显著异质的,即各省间地理位置、资源、气候、政策特区以及各地区内人们的不同偏好 等不可测量因素对经济具有显著不同的影响。这也同时说明了构建panel data模型的必 要性。
2.为了分析中国经济是否绝对收敛,故设定模型:
附图
通过回归系数的单边t-检验可知,前期人均收入的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不 小于1,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大于1。这说明中国经济不存在绝对收敛的趋势, 具有一定的发散趋势。
五、结论
(一)平衡增长路径的发散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发散
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条件收敛性,而不具有绝对收敛性 。一方面,这说明了中国经济如果保持现在的发展趋势,中国省际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 大,经济发展将会走向严重失衡;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性又指出了新古 典模型预测的收敛趋势是存在的,即经济收敛于各自的平衡路径。结合两方面的分析, 笔者得出结论:经济的发散是由于省际间的平衡增长路径的发散造成的,改变这种趋势 自然是要改变平衡路径的发展趋势,使得它们收敛。
(二)教育投入、经济制度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中国经济收敛的根本途径
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的经济增长中,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教育投入和科研活 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同时制度变迁和结构演进对经济影响的强度十分显著。一方面, 说明了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成功;另一方面,说明了经济制度改革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 升级的重要性。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平衡路径决定于社会R&D活动 ,而作为一种服务的制度以及使得平衡增长路径收敛的技术扩散的有效性,加强教育和 社会的R&D投入,以消除全国各省间的贸易壁垒和人才流动障碍,使落后地区的制度创 新和经济结构升级,提供自由的经济环境,促进各地区平衡增长路径的收敛,才是保持 各地区的平衡发展的根本之策。
(三)城乡差距的扩大是中国经济增长发散的一种表现
在各种投入要素中,人力资本的收入份额最高,实物资本的收入份额次之,劳动投入 的收入份额最低。这说明经济增长主要是由高素质的劳动所带动的,简单劳动投入的增 加对经济增长作用甚微。由于我国大部分的人口仍然集中在农村,模型的结果实际上说 明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缓慢,经济的增长绝大部分由城市带动。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 中国经济发散的原因之一是城乡差距的扩大。城镇比例大的省份高速发展,农村比例大 的地区发展缓慢。
(四)中国经济增长具有相对较快的条件收敛速度
与其他文献的结论相比,本文得出了更高的条件收敛速度,达到4.47%。这是因为:(1 )本文的模型加入了控制变量、制度变迁和结构演进的影响。(2)在panel data模型设定 下,控制了不可测因素对总生产函数的影响。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经济增长离其自身的 平衡路径或平衡态更远,从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说明了如果各地区具有 相同的平衡增长路径,则各地区的平衡发展是完全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实现的。根据4.47 %的收敛速度计算,大约需要15年的时间,各地区经济增长既能达到均衡,当然这只是 在假设各地区具有相同的平衡路径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再一次地说明了平衡路径的收 敛才是我国经济均衡增长的关键。
标签:经济模型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新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路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