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图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与价值——例说“标志”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寸论文,标志论文,意义论文,价值论文,中学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标志是一种代表和体现事物本质的象征符号,方寸之图包含着历史、文化、经济的价值。标志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图腾。当今社会,标志无处不在,国旗、国徽、商标、店标、厂标、公共场所标志、交通标志、安全标志、操作标志,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生活在林林总总的标志之中。由于标志直观、形象,易被人理解、接受,不受国家、民族、语言、文化程度的限制,因此,标志以其独特的形式成为人类共通的直观联系的符号。既然标志这么普遍和重要,也理应渗透于历史课堂教学中。确切地说,笔者对标志的重视是源于一次偶然的备课经历。
(一)
在准备岳麓版必修Ⅰ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时,觉得这课内容相对严肃、枯燥,而且,大部分内容在初中的政治和历史教科书中也有所体现。如何导入?如何讲出新意?用电影《开国大典》的片段导入,转眼又被我否定了。因为这个片段从小学到初中大家看好几遍了,难有新意。并且,以前上这一课也用过,效果不是很好。就在我苦苦寻找“亮点”之际,教科书上的三幅插图——“1954年宪法封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步入会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三幅插图有一个共同点:都有国徽!能否把国徽作为本课的突破口?国徽是一个国家最集中、最简洁、最传神的象征,和这课内容一定有密切的联系。
查了一些资料,方知自以为熟悉的国徽,其实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国徽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而且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学们会不会也有“审美疲劳”问题?带着几份惊喜和疑虑,围绕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内容,开始了这一课的教学设计。随着思路的拓展,我联想到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这些国家的国徽(因为,岳麓版必修I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涉及这四个国家),它们是否和中国的国徽同样具有民族性?是否和本国的历史、政治制度有密切的联系?有了这样的一些联想与疑问后,我就动手翻阅文献、查找资料,以丰富认识、释疑解惑,进而认为,可以通过国徽这一中介设计一道课外探究活动题目,引导学生学习相关内容。整理好这节课的思路后,再次仔细端详我们的国徽,第一次觉得我们的国徽是那么庄严、美丽!
第二天,在正式上《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一课前,我先用多媒体给我们的国徽来了个特写。我粗略地观察了一下大家的反映:大部分同学都是一副漫不经心的表情。上课铃声响后,我开始了这节课的导入:“开国大典的时候有国徽吗?”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说“有”。当我告诉他们“1950年6月1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才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时,学生非常吃惊,口里说着“开国大典竟然没有国徽”,双手却在翻阅教科书寻找答案,结果发现《共同纲领》确定国旗、国歌,但没有确定国徽。“旗开得胜”,我的这个设问达到了目的。接下来,我开始了第二个教学环节:“国徽的内容是由什么构成的,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国徽蕴含的深刻内容又是什么?国徽能否表明我国的性质?”这些问题难度不大,紧张的气氛明显缓和了,回答的声音不绝于耳。归纳完大家的回答之后,我着重指出国徽鲜明地体现了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随后,我让同学们看教科书上“毛泽东宣告新中国成立”这幅插图,指出毛泽东当时的位置是天安门城楼,由此延伸出一个问题:“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按动电钮,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国旗,新中国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国徽的中心为什么也要选择天安门城楼这一建筑?”为了帮助学生思考,我对天安门作了简单的补充:“天安门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建在北京市的南北中轴线上,通高33.7米,原来是明、清两朝皇宫的正门,是皇帝颁发诏书的地方。辛亥革命后,天安门前封闭的广场打开了,人们可以自由地进出天安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先后在这里爆发了‘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天安门广场成为革命集会和示威的场所。解放以后,这里又成为开国大典和盛大集会的场所,北京的天安门已演变成为伟大祖国的象征。”
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讨论,同学们对国徽蕴含的历史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体会了新中国诞生的意义,加深了对“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英勇斗争的结果”这一熟悉的结论的理解;然后我把有关国徽的问题延伸到教科书中另两目的内容:“教科书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两目内容的三幅插图都有国徽,这两目的内容和国徽有什么关系?”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同学们在看完教科书之后很快认识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集中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一项制度,这一政体反映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这两目内容都可以从国徽的内涵中找到依据。
就本课而言,剩下的两目内容是政党制度和民族政策,为了方便同学们自学,我补充了一些材料:关于政党制度,补充了八个民主党派的有关文字资料;关于民族政策,补充了一些少数民族解放前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生产和生活的图片资料。让同学们带着“这两目内容能否体现国徽‘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的内涵”这一问题去阅读这两目的内容和补充的材料,然后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有一位同学就政党制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团结、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关系的主旋律,当然中间也有“杂音”。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各民主党派,为了和平、民主,和中国共产党走到了一起。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参加了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合作关系不断加强。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表明了合作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是1957年之后特别是“十年动乱”期间,多党合作制度饱受摧残。痛定思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多党合作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势,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从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关系的发展历程的分析,我国的政党制度体现了在团结的前提下求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求发展这一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这一内涵。
该同学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我也作了简短的总结: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是感情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坚,越来越亲,共同开创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局面。
另外一位同学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表了见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政治制度,也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强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保证各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通过教科书和老师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该制度实施以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局面,从而共同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所以该制度可以体现“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团结”这一内涵。
同学们对这位同学的发言也报以热烈的掌声,我对两位同学的发言作了总结,也是对本课内容的小结:中国的政党制度、民族政策,是在理解和尊重各个政党及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制定的。实践证明,这些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紧紧围绕着“团结、发展”这一主题,可以说,实现民主、富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始终不渝的追求。无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目的只有一个: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这也是国徽所赋予的内涵。
(二)
对国徽的运用如果到此为止,还是缺少点什么,因为国徽不仅蕴含了历史,还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我再一次操作多媒体、播放国徽图片,并说:“国徽庄严而神圣,又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美在哪里?”问题刚一出来,就有学生嘀咕:“天天见,看不出美在什么地方。”为了防止冷场,也为了引导讨论,我事先准备了一些小问题——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围到里面、从易到难:(1)国徽采用了哪两种颜色?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颜色?(2)麦稻穗组成什么形状?麦稻穗分行并列向上,给你什么感觉?绶带紧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什么?(3)天安门和五星红旗是如何布置的?这样的布局,给你什么感觉?
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同学们一起欣赏国徽。看到大家在交流、在议论,我适时地抛出了事先设计的“活动建议”:老师展示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这四个国家的国徽(不说明也不注明是哪个国家的),要求学生根据理解和判断,说出这些国徽各是哪个国家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和这个国家的历史、政治制度有什么联系?就在同学们分辨国徽是哪个国家的时候,下课铃声响了。我让大家课后去查找资料,根据爱好选择其中的一个国家,以小论文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课后作业)。
从课后反馈看,同学们对这节课的教学比较满意,其中一位女生这样对我说:“老师,通过这节课,不仅能较好地理解教科书的内容,而且对国徽有了更多的认识,小小的国徽竟能蕴含着如此深刻的含义,有了一股热爱国徽的冲动。”这节课后,同学们也纷纷去学校图书馆和电脑室查找资料,积极参与课外探究活动。由同学们交上来的小论文中,我发现他们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加深了对教科书有关内容的理解,而且还拓宽了历史视野。与此同时,同学们对国徽的学习热情促使我对标志的重要性产生了新的思考。标志以物象、图形和文字符号作为直观语言,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可以对国家、社会、集团乃至个人起到重要的独特功用。我在教学岳麓版必修Ⅱ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时,用蓝鹰标志作为“教学用具”,即牵引教学流程的一根线索,进而深刻体会到蓝鹰标志为美国经济的重振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讲述新政措施之调整工业生产这一问题时,我先对蓝鹰运动作了简单介绍: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把美国推到崩溃的边缘,F·D·罗斯福为了缓解企业的恶性竞争、紧张的劳资关系,提高劳工的待遇,发起了一场“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即国家复兴工业运动。1933年7月21日,由罗斯福签署的包括禁止童工、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条款在内的“总统再就业协议”副本被寄送到全国各地的雇主手中。如果雇主签名,那么可从国家工业复兴局获得蓝鹰标志,挂在厂门、店门上,以示对新政的支持。为了取得大家对蓝鹰运动的理解和支持,1933年7月24日,罗斯福发表了第三次“炉边谈话”:“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个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彼此一望而知。”总统的意思很清楚:要么“尽你那一份责任”,要么当心挨揍。蓝鹰运动很快获得了美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在3个半月的时间内,有200多万雇主在“总统再就业协议”上签名,表示遵守该协议的内容,从而该运动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介绍完蓝鹰运动,我一边用多媒体展示蓝鹰标志,一边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蓝鹰标志的内容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我和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标志的最上面是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NRA”,代指the National Recovery Administration,译为“国家复兴管理局”;标志的中间部分是印第安人所崇拜的神鸟蓝鹰,其中蓝鹰右爪抓住齿轮,左爪踩着闪电。“齿轮”象征工业,表明工业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闪电”则喻指蓝鹰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无往不胜的威力,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美国“雷电交加”的社会环境,蓝鹰的左翅膀下面是“U.S.”,代指美国,中间部分我们可以理解为:在蓝鹰的保护之下,美国定能重振工业,摆脱危机;标志的下半部分英文内容是:We operate under an approved code and display the Blue Eagle as a symbol of cooperation,可译为:我们遵守统一的协议,以蓝鹰作为合作的标志。整个标志的设计突出了蓝鹰这一动物,以蓝鹰为团结的纽带把代表国家的“国家复兴管理局”和美国人民联系在一起了。正是有了蓝鹰这面旗帜的号召,点燃了美国人民的信心,为美国走出经济危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精神作用。
观察和解读完蓝鹰标志以后,我又联系当前社会实际补充了一些资料——面临不断升级的金融危机,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这四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作出不同反应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然后问学生:“面临危机,为什么温家宝总理在国内外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学生通过对蓝鹰标志的学习,结合资料显示的复杂现象,明白了温总理的良苦用心:面临灾难,眼泪、躲避和转嫁危机都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满怀信心,才能共渡难关。通过蓝鹰标志这一“教学用具”,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当年美国人民在面临经济危机时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而且认识到了如今温总理反复强调的“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和当年美国的蓝鹰标志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而自觉增强战胜危机的信心。
(三)
当今世界,标志在国际交流中是含金量最高的直观中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一张介绍中国的耀眼的名片,全世界的人民通过它重新认识了中国:它是一种形象,展现着汉字所呈现出的东方思想和民族气韵;它是一种表情,传递着中国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在教学岳麓版必修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时,由于有以前运用标志进行教学的经验积累,我意识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作为标志主体图案表现形式,生动地讲述着中华文明的过去与未来,与第7课《汉字与书法》有一定的联系。在进行本单元教学伊始,我就展示出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如何理解小小的会徽‘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和现代风范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这一蕴含着浓郁的中国韵味的作品:会徽由印章图形、“Beijing 2008”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三个部分组成,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又形似汉字“京”的神韵。一个形体,寄寓多种事物,象征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国形象,它的感染力超越了文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生动地传达了体育文化的精髓。欣赏完会徽,接着提问:“印章作为标志的主体图案,这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为什么选择这一形式呢?你们平时见过印章吗?”尤其是后一问,贴近学生生活,因而他们都说见过,个别同学还说自己就有印章,我顺势提问:“那你们知道印章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吗?”大家都摇头,由于教科书对这一内容介绍得很少,我做了点补充:“印章的拥有和使用,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共同的历史文化现象。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其他三个古国的印章逐渐衰落,惟中国的印章一直紧密地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文化、艺术等相结合,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印章起源于实用,是古代交接凭信的一种工具,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战国时期成书的《周礼》中有三处说到‘玺’(或‘玺节’),如《掌节》有‘货贿用玺节’,汉代郑玄注:‘玺节者,今之印章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印章的用途渐趋广泛,如钤盖文书、签订契约、封官拜爵、佩戴祛邪等。而且,随着书画鉴藏印的兴起,中国印章又逐渐发展为一门艺术。宋元以来,印章成为文人书画艺术作品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印章的审美功能也在加强。印是一种权力,也是一份职责,既是郑重的约定,又是对诚信的承诺。以古老的印章寓意着有数千年诚信传统的文明古国的庄严承诺‘世界给我以信任,我给世界以辉煌!’”看着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也因顺利达成课前预设而愉快:借欣赏会徽和相关介绍,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接着,我又展示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对会徽的评价:“非常完美,很有诗意,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代表着中国的发展和未来,它是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灿烂文化的完美结合。”大家都露出得意的表情,带着几分自豪与荣耀,开始了对中国古代文艺的学习。
小小标志,貌似简单,却体现了一种精神、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品味。以上所述课例,是笔者初步探索的结果,呈现在这里,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同仁们利用好这一随手可得的资源,发挥标志应有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
标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论文; 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