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学生成长与心理素质发展研究
阎思明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邢台 054000)
摘 要: 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成长过程等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其心理素质,达到培养全方位发展型人才的目的,促进新生代医务人员向着人格健全、技能完备、品德优良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 医学院校;学生成长;心理素质
0 引言
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经常出现退学、厌学、自杀等现象,严重影响其家庭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的良好的风气,上述现象都是因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成为相关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其课程更为枯燥和繁重,各种专业知识都需要进行记忆、背诵,学习压力巨大,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其生活和学习等都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医学院校是为培养医院实际工作者而存在的,医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但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还有可能在其日后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态度上有所体现。所以,对医学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其心理素质水平,是高等教育和医学工作的共同要求。
在高速公路的养护成本管理中,成本计划和控制、核算是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把目标具体化,进行成本的预测就是成本计划;成本的控制主要是为了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保障最终目标的实现;成本的核算即对计划的最终检验。
1 成长和心理素质水平的影响因素
1.1 家庭环境。在未成年人的发展中,家庭教育是其人格早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还会对其成年后的心理情况产生一定影响。如果医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培养起稳定的心理素质,那么在大学时期对于环境的改变也可以进行较快且良好的适应,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
1.2 学生本身。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只有学生本身是影响其心理素质水平的内因。在面临工作、生活及升学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时,医学生如果选择失败,很有可能会出现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当其心理素质较差,无法承受该失败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时,则会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
1.3 社会环境。目前,我国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医学院校学生对日后的生活和工作等更加焦虑和恐惧,因此可能会出现迷茫、不自信等逃避心理。
1.4 学校环境。作为给学生提供学习和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医学院校学生而言,繁重的课程、枯燥的专业知识更加重了其学习的负担和压力,容易滋生出烦躁的心理情绪。另一方面,一部分医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后,对新的环境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也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情绪。
2.1 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解答。按照学生心理的不同特点,医学院校可以成立在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等方面专业能力较强的医师构成学校的教育团队,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电话、微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宣讲。对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人际交往、情感、自我管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心理医师都要进行详细的心理指导,对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进行提高,最终建立起健康的心理健康意识[1]。
2 改善医学生成长和心理素质的措施
目前我国的肉牛养殖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在进行肉牛饲养时,其饲料利用率还会受到遗传、年龄、日粮以及饲养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相关养殖人员能加强对该方面的研究力度,以不断优化现有的肉牛养殖模式,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
基于目前广泛存在的难以监测分析转子在升速或降速过程中信号的问题,这里通过同时监测转子轴向位移信号,在转子转速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对比分析转子径向信号来证明转子轴向信号对于监测诊断转子轴裂纹故障的有效性。
2.2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体现,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学生乐观向上、奋发图强,有助于学生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热情,促进其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
2.3 通过开展多样的文体活动对大学生活进行丰富。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其学习压力更大,学校在教学课程设置这一方面要进行更加仔细的斟酌,尽最大可能使学生的负担得到减轻。通过团日活动、学生会、社团、班会等组织活动形式,进行关于心理健康的演讲、讨论会等活动,另外还可以进行关于心理健康的拓展训练或是电影的观看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向医学生潜移默化的传输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引导其树立健康、正确的生活态度,建立起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4 对医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定期调查并进行档案的建立。又专业的心理医师对医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定期调查,做到对医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早发现、早解决,如果未出现心理问题也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在完成心理情况的调查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心里健康档案的建立。如果医学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则需要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适应能力的训练和相应的心理疏导,并定期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如果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隐患,则需要专业人员积极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争取将心理问题在出现之前将其扼杀[2]。
3 结论
心理素质是学生各项心理素质中最为重要也是最难掌握和建立的一种,因为其较大的不确定性,在进行心理素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物力等,学生入学开始到毕业离开学校的整个过程中,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时刻不能松懈。在进行广泛适用的心理素质培养的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指导。通过心理咨询室的建立、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和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各样的文体活动以及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定期调查等措施对医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提高,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3]。
参考文献
[1]张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路径探讨[J].知识经济,2016(16):85-85.
[2]冯凤莲,王春洋,王誉然,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调查研究及成因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6):636-639.
[3]周彩萍,邓叶,周宇杰,等.民办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7(31):122-122.
中图分类号: R767.92
文献标识码: B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24.215
本文引用格式: 阎思明.医学院校学生成长与心理素质发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4):281.
基金项目: 本文系邢台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编号:XTSK80
标签:医学院校论文; 学生成长论文; 心理素质论文;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