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将重构出版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重构论文,数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超过8.28亿,微信用户数已达6亿,手机淘宝用户(不含天猫)和支付宝用户均破1亿,购物人群已占淘宝互联网购物人群的三分之一,成为一个庞大的用户群体。 与有线互联网时代匿名用户不同,手机或平板用户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微信用户与论坛用户ID不同,不再是“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是若干个活生生的人。 不仅只是用户数量的简单增加,随着SNS社交媒体的日益发展,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用户平台、用户与商家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加,用户与信息、用户与商品和服务的联系也在不断增加,用户量、物流、现金流、信息量也在日益增加,用户行为呈海量爆发式增长,用户数据呈现出网格化、立体化,这就形成了大数据。而且,4G牌照的正式发放,无疑会加大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消费行为、应用范围和行为数量。在全民网商和自媒体时代,买家与卖家的角色关系,读者与编辑、作者的角色关系,正在日渐模糊,精英编辑作者,将让位于有海量迭代纠错维基功能的草根自媒体网友。网友既是信息提供者,也是信息消费者。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到来的大数据时代,在蕴藏着无限发展机遇的同时,对传统出版业形成了挑战,并将改变传统出版业格局。 1.手机成为普及性终端,“出版社读者”将被“手机用户”取代 目前,手机不只是通信工具,更是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居家生活的必需品。手机也不再是专业设备,目前我国手机保有量已达12.6亿部,成为让每个用户实现随时随地移动阅读和提供信息内容共享的终端。每一天,朋友圈用户中产生着无数内容和无数阅读行为,构成一个大数据。 所以,出版社应放弃传统出版方式,放弃精英编辑和精英作者提供内容,印成图书向读者提供的思路。在大数据时代,不是只将纸书内容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发布就够了。出版社需要对海量的用户对象、用户思维方式和消费行为有较深入的了解,并采取不同的出版传媒运营对策。也就是说,出版人的思维方式要移动互联网化,适合大数据时代,才能适应将被重构的出版产业。 2.实际存在的用户行为,可查找可追溯和实现定制 传统出版时代,图书只是通过书店卖给顾客,图书到底卖给了谁,即图书的用户都是谁,他们都分布在哪儿,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收入如何,生活其他需求如何,对于出版社来说,都是不明确的。出版社要专门通过渠道商或对终端读者进行专门调研,外出采样调查,这样的方式很辛苦而且效率低产生的数据很少,人力物力投入大,投入产出比极低。 但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在互联网平台,通过手机下单、通过互联网金融系统支付,通过专业的物流配送,每个系统都形成了数据库。他们在购书、下载电子书的同时,还会有文化产品、3C数码、百货、服装、母婴用品的消费,这些消费行为在平台上,是透明的。这些用户行为,可以为出版社所掌握和使用。对于某些爱好者,可以向其定向推送新的读物。通过他们的“点赞”行为和发送微信行为,发现其需求,主动定制开发各种读物。对于课外活动玩具的购买,对应这类玩具相关的图书的推送,也是更容易满足用户需求的。 3.广告发布效率提升,会直接转换为消费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都是实在的用户,解决了传统媒体时代“50%广告费”投入浪费的问题。 由于有用户大数据的存在,在用户量大或分众用户群组明显时,广告商完全可以低价甚至免费植入广告。由于移动互联网引入了流量的概念,广告商更为看重的不是产品销量,而是流量多少。流量多,意味着用户的反复阅读,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这样,可直接利用第三方付费的广告方式赢利。而且,广告受众和消费者可以完全合一。在传统媒体上,受众只是看广告,转变为消费者是需要时间和通过多个环节的,很容易被干扰和中断;而在大数据时代,由于用户行为的真实性、全面性,就可以直接让用户购买消费,为其提供贴心的服务。这就不是出版社做广告,而是用户提出具体需要为其个性化选择定制提供了,销售的命中率大大提高。 4.社交群组大数据,促进出版物内容的针对性 志趣需求相近的用户,可形成群组圈子如QQ群、微信朋友圈等,他们的留言、评论、个人空间文章、发表的图片、在用户互动时的对话以及在电商平台的购买消费和点评商品的行为也存在于服务器的互动平台,有助于出版社发现需求,提供产品,完善产品,满足用户需求。根据他们的需要,他们关心与讨论的话题,可以定制开发出版物。 通过大数据分析,通过互动分享形成的阅读产品,还有利于盗版问题的解决。移动阅读设备上的用户是实名的,内容是自己参与分享产生的,盗版问题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移动阅读与产品服务密切结合,用户体验好、服务到位、性价比高,这样用户就不会选择只追求阅读内容的低性价比盗版产品,而是更加看重拥有良好用户体验和增值服务、互动性强的阅读品。随着个性定制产品出现,盗版机率更低,因为每个人都会读自己特定需要的阅读品,如一本书,章节多少和各章节内容有区别,对应于不同的用户。 高度大数据的内容与海量大数据用户的对应,导致个性化阅读时代的来临,工业化时代大量复制消失,会使盗版者失业。 5.编辑-复制-发行渠道变短,带动出版转型升级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出版产业,形成“内容商—平台—用户”的最短渠道。这个变短的渠道,同时还是出版商产品市场调研的渠道。内容商在平台上获取内容和用户行为大数据,使生产销售服务成为一体。 在平台上,用户可以依据兴趣爱好形成群组,如汽车、IT数码、母婴、美容、保健等,单纯的产品销售渠道功能减弱,服务功能增加。同时,与纸书离散型的购买不同,互联网时代,细分产品和细分用户直接关联,可以形成连续性的订阅服务。选题策划,直接来源于大量用户的行为数据。就像最近的“京东出版”系列图书是基于对1700万用户的销售数据分析,从而选择出一批用户需求大、呼声高的选题一样。 出版商有了自己产品的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可以自建细分平台,或在大的电商平台上搭建自己的销售门户,服务用户,提高用户掌控能力。例如通过订阅移动应用,通过出版社自己的微店销售,可实现用户与出版商之间的最短、最佳渠道,从而实现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 大数据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从战略上来看,大型出版社或者中小出版社联合建立出版物电子商务销售服务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会使自主营销效果更加精准。在平台上,用户间形成的群组让内容甚至作者与读者之间无缝对接。对于大众产品,还能使“作者—读者”的关系形成“明星—粉丝”的关系。不同的内容与不同的用户能智能化、自主绑定,系统进行主动推送。 总之,利用大数据,会使渠道变短,营销效果最大化。 6.用户行为大数据,让发行变客服 在大数据时代,发行部不再销售产品而是进行内容服务,甚至为读者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完全化身客服部。如教育出版领域中,背单词的书变为英语学习服务,可自我测试、自我找错、智能组卷,帮助用户大幅度提高成绩。同时,出版商的发行部业务人员,要成为客服专员,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形式,成为某一用户群组的召集人、沟通人。 根据海量出版物数据,针对不同的用户,出版商还能进行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针对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阅读产品及服务,包括增值服务。例如,客服人员从简单的养生保健阅读内容的提供,延伸到对读者的身体体质判定,相关专家对保健品的购买咨询,并由专家性作者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成为综合性的一对一贴身服务。 同时,积累大量用户信息、产品、阅读行为、消费行为等海量数据,为出版社提供服务奠定了基础。例如,通过数以万计的海量用户,建立读者客户服务数据库,发现其工作、生活、阅读和消费行为,还可以主动进行推送服务。此时,简单的“内容为王”的概念将被颠覆,用户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没有变,但“内容+服务+用户体验”才为王。 7.真正的大数据,跨行业融合趋势增强 用户的消费行为,不只限于图书甚至数字出版物。用户是社会用品的全面完整消费者,付费购买阅读只是其消费行为之一。单一图书销售数据,并不是真正的大数据,在以后,阅读内容与用户的其他消费行为会融合统一。大数据使数字阅读内容个性化地聚合、筛选,用户信息的挖掘、推送,用户参与内容生产、分享传播,阅读内容跨界,精准化内容传播完全成为可能。 总之,大数据将塑造出全新产业格局,它将重塑出全新的出版产业业态,改变目前出版商图书产品的策划、开发、产生、营销的流程与功能,全新定位编辑、作者和读者关系。 大型出版社或出版集团应建立起自己的网上销售平台,中小出版社要联合建立网上销售平台,形成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库,为策划、出版、营销、服务提供数据支持,以适应未来出版业发展的要求。出版业必须完成这一华丽转身,以便深入掌握渠道和用户大数据,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服务,从文化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变为互联网服务提供企业,完成传统出版业的更新升级。大数据将重建出版业_大数据论文
大数据将重建出版业_大数据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