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加入WTO后的“三通”前景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岸论文,前景分析论文,W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大陆自1979年提出的“三通”主张,台湾当局一直抱持抵制、对抗的态度,随着 钱其琛副总理今年初表示区分“广大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与极少数人搞台独、广大民 进党员与极少数顽固的台独分子”,大陆、台湾相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岸政经关系 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台湾当局面临着来自岛内外要求直接“三通”的压力越来越大。在 这种压力下,台湾当局不得不对其原先僵硬的“三通”政策进行调整,并完成了阶段性 开放“三通”的整体规划,但短期内其对“三通”的“似迎还拒,似进实退”政策仍将 继续下去。
一、“小三通”不能适应台湾民众的需求
2001年元旦,台湾当局开放金门、马祖与大陆福建沿海地区直接通航、通商,后又开 放澎湖群岛与福建沿海的直接通航。
“小三通”政策是台湾当局当初为缓解岛内民众要求两岸“三通”的压力而仓促出台 的,由于台湾当局开放的政治意图大于经济目的及未开放两岸之间的中转业务,效果远 不如预期。从2001年全年的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双向直航126个航次、运送17438 人次的统计数字来看,所谓“小三通”已不能适应两岸经贸发展和人员往来的需求,台 湾当局妄图通过“小三通”尝试绕过一个中国原则,以种种借口阻挠两岸“三通”,只 会不利于两岸经贸发展。
二、台湾当局入世前后“三通”政策调整
在李登辉执政时期,台湾当局就将“三通”视为两岸交往方面的最重要筹码,并曾原 则规定“三通”问题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易让步。陈水扁上台后,台湾新当局继承了这 一原则,但在具体做法上进行策略性的调整,力图将“三通”变成一张“最易操纵、具 全新战略意义”的“王牌”,和大陆进行讨价还价。
(一)台湾当局加入WTO前在“三通”问题上的主要做法。
1、确定“分阶段开放三通”。第一步,在加入WTO之前刻意模糊“三通”内涵,把调 整“戒急用忍”政策、引进大陆资金、大陆人士到台观光、承认大陆学历等所有两岸关 系问题都归入“三通”范围,通过限制性开放大陆人士到台观光、有条件采认大陆学历 等,引开岛内外要求开放实质“三通”的关注;第二步,在两岸加入WTO的时间确定后 ,台当局将依据WTO的规范,有限度地开放两岸直接通商,优先考虑开放急迫需要“三 通”的产业,对岛内产业有严重冲击的项目则延缓开放;第三步,在加入WTO后,既想 利用WTO机制,在两岸贸易接触中强调台湾的主体地位,又想利用WTO无法管辖通航问题 ,全面拖延两岸直航的实施。与此同时,台湾当局还确定了“阶段性开放三通”的两个 具体策略:(1)在经济上必须符合台湾的战略目标,既能在扩大与大陆经贸交往时确保 台湾的自主性,又能在推动两岸经贸时强化台湾的经济基础。(2)在措施上必须符合台 湾的根本利益,既要能促进台湾的经济发展,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度的生活水准来巩 固台湾的凝聚力和政治的稳定性,又要能加强台湾的国际地位。
2、阻挠“小三通”向“大三通”发展。今年初,岛内各界强烈要求将“小三通”的实 施范围与功能予以扩展,使之向“大三通”方向发展。对此,台湾“陆委会”在口头承 诺检讨“小三通”的同时,暗中却对此加以“技术性”的阻挠。10月15日,台湾“立法 院”初审通过“离岛建设条例”第18条条文修正草案,扩大“小三通”适用范围至台湾 地区人民。该草案若完成三读程序,台湾地区人民可经由“小三通”试办地区进入大陆 地区。于是,台“陆委会副主委”邓振中以“国家安全”为由,辩称若“小三通”扩大 适用于台湾地区人民,将形同“门户洞开”,并明确表示未来朝野协商或草案进行二读 时,将会继续竭力阻挠。台湾当局的种种限制致使“小三通”有名无实,台有关机构还 把“两国论”谬论夹杂到“小三通”中去,如称金门的港口为“国际港口”,台湾“陆 委会副主委”陈明通甚至还公开声称两岸是“两国”。
3、炒作“三通”以捞取政治利益。去年底的台湾“立委”和县市长两项重要选举中, 两岸关系问题成各党竞选诉求或政策争论的焦点。台湾当局基于两岸关系持续紧张将对 其十分不利的考虑,把不放弃“台独”主张同时制造两岸缓和气氛作为当务之急,于是 调整“三通”政策就成为当局“反作用力最小、政治伤害力最小”的最后王牌,与去年 以“操之在我”为前提的“小三通”政策,可谓如出一辙。如去年7月22日,台湾当局 为纾解民怨,通过举行台湾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在“三通”、“戒急用忍”等议题上 达成了几乎一边倒的共识,获得了岛内各界尤其是运输公司的认同,对提升陈水扁的威 望和淡化民进党施政不佳效果显著。但时隔不久,台“交通部”政务次长贺陈旦针对会 议有关扩大“境外航运中心”功能与范围的议题,按其实施的复杂性由易到难顺序排列 ,并将直接关系到两岸直航的“解除不通关、不入境限制”列为最后,拖延直接通航时 机。
(二)台湾当局入世后在“三通”问题上的政策框架。
随着去年底两岸相继加入世贸组织后,两岸经贸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台湾当局针对加 入WTO后的两岸经贸政策及审议机制进行了研议,总的评估是大陆物品可适度开放进岛 ,但间接开放方式仍得维持。
1、台不少政要已认识到“三通”对台湾经济好处。台湾“行政院长”张俊雄称,他欢 迎两岸同时加入WTO,也期许在全球多边贸易架构下,海峡两岸可以进行更密切的交流 与合作,以创造两岸人民的最大福祉。“陆委会主委”蔡英文声称,两岸今后将共同受 到WTO规章制约,这对两岸政经关系的互动发展,将是一项相当有利的“稳定因素”。 “交通部长”林陵三宣称,开放“三通”对台湾经济复苏将有正面效果,因此在“维护 国家尊严及安全”的原则下,他将向“陆委会”及相关权责单位建议,弹性放宽通航政 策,并指示业务单位全面做好两岸通航的准备工作。前任“经济部长”宗才怡称,企业 赴大陆投资是挡不住的,但当局也不能“跟着台商跑”,而是“政府带着台商一起跑” 。只要台湾的资金流出少于流入,能够增加台湾的附加价值“就算赢了”!“财政部长 ”李庸三称,金融机构不去大陆就永远没有机会,赴大陆设办事处将采取循序渐进方式 开放。在符合大陆政策的规定下,他愿就银行赴大陆所涉及到的金融监理权问题与大陆 进行协商;基于对等原则,“财政部”也欢迎大陆银行赴台设办事处。
2、台湾当局不断释放所谓的改善两岸经贸关系“善意”。今年1月,陈水扁鼓吹所谓 的“两岸三平衡”,即两岸关系应朝“政治平衡、经济平衡、军事平衡”方向发展,以 实现两岸间的“三多三少”(多经济、少政治、多接触、少误会,多信任、少打压)。台 “行政院会”也于同月通过“加入WTO两岸经贸政策调整执行计划”,第一阶段将向大 陆开放2126项农工产品、58项服务业,并开放两岸贸易商直接交易、直接通汇。未来并 将适度专案允许大陆人民在陆资事业担任董监事,大陆经理人、关键技术人才可在台工 作。“行政院会”还通过8项与开放两岸经贸政策有关的法律、行政命令修正草案,并 将另订定“大陆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2月,台湾新组的“内阁”表示要扩大两岸 经贸,在其送交“立法院”的“2002年度施政方针”中,包括在兼顾“台湾安全”与两 岸整体互动情势下,循序推动两岸“三通”政策,促进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等政策。
3、台湾当局与李登辉勾结,推行实质“戒急用忍”政策。主要体现为:(1)割裂“三 通”与WTO的联系。台湾当局认为,“三通”不在WTO的规范之列,所以入世并不等于“ 三通”。如台“行政院长”张俊雄称,两岸加入WTO与“大三通”没有必然关联,而且 对于两岸谈判的问题也未必能迎刃而解。“陆委会”发言人、“副主委”林中斌亦称, 两岸加入WTO与“政府”推动“三通”没有直接、必然、全面等同的关系,不过加入WTO 对于两岸“三通”等互动议题,“提供进一步交换意见与场合的机会”及“有一些间接 可能性的关系,但主要还是要看中共方面的意愿”。(2)推行“有效管理”政策。在开放8吋晶圆赴大陆投资政策上的争议和出台过程可以看出,民进党在自己不便直 接划定“有效管理”尺度的情况下,由李登辉扮演“黑脸”角色,强烈反对8吋 晶圆厂登陆,双方相互利用、各得所需。此事件还表露出,未来台湾当局有可能与李登 辉形成事实上的“战略伙伴关系”,推行不承认一中原则、拒绝“三通”的“没有戒急 用忍的戒急用忍”政策。(3)借口民主、对等,妄图使两岸经贸关系国际化。在台湾入 世后,陈水扁即声称,台湾可透过WTO的参与,实现台湾经济发展“深耕台湾、布局全 球”目标。吕秀莲则称,加入WTO台湾人就要“出头天”了,明年如能再加入WHO,则进 入联合国指日可待。从中不难看出台湾当局欲以WTO架构来实现两岸经贸关系国际化的 意图。
三、台湾当局进行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
陈水扁上台后,之所以会在“三通”问题上做出上述调整,并不是偶然,它是由以下 几方面因素促成的:
(一)就岛内因素而言,民众呼吁“三通”、在野党步步紧逼和民进党内的分化是促成 台当局调整“三通”政策的关键。
1、民众大力呼吁开放“三通”。与台湾当局保守的“三通”政策相对应的是,岛内民 众对开放“三通”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2001年以来,岛内一些县市纷纷表示“小三通 ”不应只顾及金门、马祖等离岛地区,也应该照顾到本岛县市直航大陆的要求,以创造 两岸“三通”更多的弹性管道;2月,台中县、台中市、彰化县及南投县等中部县市以 配合当局开放大陆人民入台观光政策,要求当局把台中港作为两岸“直航”的优先港口 ,以推动“观光直航”,促进台湾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岛内运输公司着眼“ 三通”将带来的庞大商机,海运业者扩充船队和在大陆设立办事处,航空公司增加新班 机和联手投资厦门机场货运站,在岛内民众看来,“三通”已是一种“需求”。
2、在野党的步步进逼。在陈水扁上台后,由国亲新三党组成的“泛国民党阵营”在推 动开放“三通”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主要做法包括:(1)分别组团到大陆参 访,对钱其深副总理提出的“希望‘三通’谈判采取民间对民间的模式”说法大加赞赏 ;(2)相继公布新的两岸政策,其中,国民党明确提出了开放直接通商及开放外籍“权 宜轮”直接通航并通关入境等12项要求;亲民党则建议“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立即通 盘检讨“戒急用忍”政策,立即展开“三通”筹备工作,摒弃一切“非经济因素”的干 扰,在平等、互利及安全的前提下,签订两岸经贸合作中程协议,为两岸和平奠定基础 ;新党则表示将提出“两岸关系基本法”,并将在“立法院”推动“台湾地区和大陆地 区海空直接运输管理条例草案”的“立法”。(3)今年以来,针对扁李两人合流在岛内 搞“实质台独”,除连战痛批李登辉外,国民党中央还提出“台湾地区与大陆人民关系 条例修正案”,提议删除限制两岸直航的相关条文,为两岸直航解除禁令。
3、民进党内部对“三通”态度转变。在2000年12月25日公布的“两岸经贸情势评估报 告”中,民进党正式承认“两岸直航对台湾经济发展有必要”,并在报告中规划了未来 两岸直航的模式,提出将目前的“台港模式”发展成“台北—北京”及“台北—上海” 的模式。多位民进党“立委”公开表态支持开放“三通”。目前民进党在“立法院”占 有66席,其中有47人在去年底参与连署“推动两岸直航案”,连署书倡议以“台港模式 ”解决两岸直航问题。新潮流系“立委”甚至公开提出“拒绝三通有害论”,认为拒绝 “三通”是战略错误,将危害台湾的安全。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重要智囊郭正亮也公开表 示,“开放‘三通’或调整‘戒急用忍’,是台湾扩大全球布局的必要措施,错把台湾 的需求当作筹码,只会自捆手脚,造成台湾的自我设限。”党内态度的转变,使民进党 当局不得不对“三通”政策作策略性调整。
(二)就两岸关系来说,迅速发展的经贸关系已成为两岸关系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
两岸经贸关系20多年来的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而且增 进了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成为两岸关系中最积极和最活跃的因素。两岸已正式成为WT O的成员,这为今后加快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两岸若实现商品与生产 因素流通的正常化,未来两岸之间形成更为紧密产业分工关系:一是留在岛内的产业可 以与大陆台商和本土企业建立上下游供应关系,而且岛内企业可扮演大陆生产网络的运 筹与调度者角色;二是随着大陆内销市场的开放,现已在大陆东莞、长江三角洲等地通 过群聚效应自成体系的大陆台商,将与大陆本土企业产生更为密切的关联;三是国际跨 国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参与两岸的产业分工,由于台商在大陆具有同文同种的先天优势, 并与国际跨国企业有着传统的密切关系,因此两岸如实现“三通”后,外商通过与台商 结盟方式进入大陆市场将越来越多。总体上,未来在两岸间会形成多个相互密切关联的 子生产网络,并成为全球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祖国大陆能够与港澳台尽 快建立更为密切的经济关系,按WTO有关规则,祖国大陆及台港澳间将可以在彼此间获 得更大的利益与竞争优势。
(三)就国际因素而言,外商不断撤资迫使台湾当局进行政策调整。
当两岸经济互动日益密切,大陆在全球经济扮演的角色不断加强,甚至成为岛内企业 的全球布局与运筹中心不可或缺的一环时,两岸迟迟未能“三通”,对企业运作经营影 响相当巨大,除了人、货往来两地间的成本增加外,更重要的是时间上的增加,对讲求 出货及时、贴近市场的企业而言,更是成了拖累竞争力的最大因素。以现在台湾最具全 球竞争力的电子产业而言,是以为国际大厂代工为主,去年岛外企业在台湾的国际采购 办公室(IPO),前20大对台采购资讯硬件金额即达385亿美元,然而,自去年下半年开始 ,就陆续有国际大厂把原设于台湾的IPO移至香港或不断提升大陆的IPO地位,甚至强硬 要求企业至大陆设厂,惠普、戴尔、富士通、西门子等外商都已纷纷在上海设立采购据 点,IBM也将在今年下半年跟进。今年3月,台“交通部民航局”证实了美商优比速改变 在台设立转运中心的初衷,前往菲律宾克拉克机场设置转运中心。从去年以来外商在亚 太布局改变的情况来看,台湾当局迟迟不开放两岸“三通”所支付的经济成本与获取的 政治利益对比,也已到了必须检讨的时候。
四、评估两岸加入WTO后的“三通”前景
在岛内外各种压力之下,台湾当局提出了“阶段性三通”的政策主张,但在台湾当局 仍然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情况下,入世后两岸“三通”的前景并不乐观。
(一)台湾当局仍会制造种种障碍,千方百计地拖延“三通”。
一是利用世贸规范阻碍“三通”。在WTO机制只对人、物进行规范,也就是只要求直航 通商,而未对通航或通邮作出规范的情况下,两岸“三通”问题仍将长期存在。台湾加 入WTO并对大陆履行WTO义务,但这并不代表真正的“三通”已经实现。在今后一段时期 ,台湾方面仍会利用WTO规范中的“安全例外条款”和“特别防卫条款”对部分经贸活 动加以制约。
二是利用限制性措施抗拒“三通”。台湾当局以“建议一个可对‘三通’进行有效制 约的应变机制”为指导,完成了“三通”开放时间的整体规划。所谓的“应变机制”就 是在开放项目中附带限制性措施,一方面便于当局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企图迫使大陆知 难而退,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抗拒“三通”的做法。
三是利用政治议题拖延“三通”。实际上,陈水扁的“阶段性三通”是有条件的,即 不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三通”;没有对话和协商,台湾不会单方面宣布开放“ 三通”;要确保“三通”在“国家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上述三个条件实际上已经堵住 了两岸“三通”谈判的大门。
(二)两岸“三通”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虽然两岸短期内实现“三通”的可能性很小,但从长远来看,“三通”仍是必然趋势 ,而且不排除在强大压力下,台湾当局短期内开放“三通”的可能性。
首先,随着大陆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步伐,大陆市场将会 更加庞大,当前台湾当局抗拒“三通”的大陆政策,已经深深地桎梏着台湾经济发展、 岛内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等,未来随着这种桎梏作用的持续发酵,势必会激起岛内广大 民众的强力反弹,迫使台湾当局两岸“三通”的政策转变。在国民党对其两岸政策进行 务实调整后,这种“以野逼政”的做法必将会对当局在开放“三通”问题上形成一定压 力。
其次,中美关系向来高于美台关系,小布什上台后,由于其所组成的政府成员多为冷 战时期的产物,因此其对华政策轮廓已有所转变,明显地偏向于台湾方面,主要体现为 :美国不会伤害台湾的利益;美国继续遵循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执行所谓的“与台湾关 系法”,并不断依据两岸形势的变化在国会讨论“加强台湾安全法”;美国强调两岸任 何解决方案都要经过台湾人民的同意;美国还把对台售武问题与所谓大陆的对台政策的 强硬与否挂钩;美国还将支持台湾参与非主权国家的国际组织,扩大台湾国际生存空间 ;美国将继续承诺一个中国原则,但是对其含义可能做更为模糊的处理。但尽管如此, 一个不断强大的中国对美国来说,其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远远超过台湾,维持台海两岸的 “不统不独”状态是其利益所在,因此在可预期的将来,美国仍会促使台湾当局与大陆 进行和平谈判,以避免台海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第三,未来WTO部长级会议可能恢复海运谈判,外商将会要求以平等互惠方式介入两岸 航运业务,届时台湾当局在两岸直航问题上将会面临极大压力。
由于两岸“三通”对于祖国统一具有战略意义,对于台湾当局所释放的各种“善意” ,我们应当因势利导,促使其尽早全面开放两岸“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