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09-0052-01
新课程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小学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至今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使学生享受教育所给予的新的生命力,使课堂充满美好的理想和成功的希望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情境”是学生进行意义自主建构的平台,是教学的“支架”,是学习者“同化”与“顺应”的现实背景,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空间。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而,创设有效的情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现小学语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我提出要求:动笔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词句,并反复读一读,看看漓江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对于漓江水的特点学生不难体会,可要是让他们把体会到的内容读出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相机展示画面来加深学生的感受,同时适当的进行范读,当学生感悟得很不错,能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现他感受到的美时,就追问学生:听了他的朗读,你觉得他读出水的特点了吗?经过学生的讨论,谈自己的感悟后,学生逐渐入情入境,接着在品读、评读、引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感情。在学生对朗读的评价中,我顺其自然地引导学生确定重点词语进行品析与体会。
二、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什么是语文学习的感悟能力?“感”就是观察和感受,即人的感性认识;“悟”就是体悟、思考,即人们的理性认识。它们都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对文学、艺术以及科学思想的理解认识。感悟既是一个人情感的体验,也是理性的思考,观察、感受是基础,体悟、思考是升华。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往往不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而感悟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心有灵犀一点通”所指的也就是感悟能力。感悟能力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智商与知识层次及至外界启发都有一定的关系。一个人的感悟能力并非天生的,是后天可以培养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阅读,就是要将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参与文章的解读,以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所感触和领悟。因此,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剖析这种感悟,以达到训练和培养感悟能力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领悟。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并结合自己的思想、感悟、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从而完成在阅读过程中对感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阅读《紫藤萝瀑布》一文,通过老师对创作背景的介绍,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对关键词句的讨论、分析、品味,学生很容易得到“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这样的感悟。这是作者的创作本意,而通过学生自己对文本的把握,有的同学还得出了“越是在艰难的环境中,越需要努力地开花”这样独特的感悟。我认为这就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老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这种能力的训练,何愁他们的感悟能力不提高呢?何愁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心理学家莫维尔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土壤里”。可见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面带笑容、亲切大方、仪表端庄,努力营造出师生亲密无间的和谐氛围,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如:课堂提问时经常用“你认为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就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当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观点有异议时,我不会马上给予判断,而是尊重学生的观点,与学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求得正确的结论,尽量消除学生怕答错的思想负担。在每一个课堂提问中,只要同学举手回答,无论正确与否,首先肯定他们肯动脑筋、勤于思考的精神,尤其是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举手时,就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增添一份自信与参与的兴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不光是师者、长者,我还把自已当成学生中的一员,与他们一同探索求知,并时时注意运用温和的态度、鼓励的眼光、肯定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善用情感交流教学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能让学生学有所得,让教师教有所成。
四、关注学生表达意识
语文是什么?众多专家一致认为,语文之道即积累之道、实践之道,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要多读多写。我们教师要根据学段和具体课文创造性地教会学生表达。低年级应该从口语表达开始,中年级则关注口语到书面表达的过渡。到了高年级,学生书面表达的要求应该有所提高。
在教学《祖父的园子》过程中,我引领学生一起关注了文中几个重点段落和句子的表达。“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看似啰嗦的写法寄托了作者特别的情感。我带领孩子反复咀嚼,感受体验萧红童年的自由和快乐。那么,这一段文字对于学生今后的习作有没有指导作用呢?我想,经过我的指导,学生一定在体验到自由、快乐的同时,也学会了一种表达的方法。
其实,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有关注学生表达的意识,总能在教学的内容中找到练习表达的机会。在教学《落花生》时,我让学生比较“难得、很难得、实在很难得”三组词语,体会作者的字面意、字中意、字外意,仿写句子;在教学《童年的发现》时,我让学生联想一次自认为是了不起的发现,把童年生活中这些难以忘怀的事写下来;在教学儿童诗《我想》时,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小诗……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表达,积少成多,化无形为有形,总会有丰硕的收获。
论文作者:王乾美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漓江论文; 情感论文; 师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