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_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_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的历史时期,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反复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同时,尖锐地指出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他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他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可见,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邓小平精辟的论述说明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揭示。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十分完备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在这三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依据,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两大理论基石,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目的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担负着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实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伟大历史作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共产党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并阐述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对整个社会进行革命改造和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就在于阐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历史必然性,指引无产阶级率领广大劳动群众自觉地为自身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奋斗,而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科学,因此,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之点,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的核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讲到科学共产主义时,除了指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外,还常常从广义上把它与整个马克思主义当作同义语来使用。马克思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他们的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恩格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他“所主张的观点上的一个核心”。列宁更加鲜明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总概念是与马列经典作家这些论述一脉相承的。在理论上,邓小平认为,只有抓住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东西,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就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和把握。在实践上,邓小平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路线和策略基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因此,科学社会主义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是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这种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实践的关系,可充分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共产主义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的一个新观念。他认为,“提出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从他们的第一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直到他们的晚年,都始终非常明确地指出:“人们不能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他们深刻地阐明,生产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形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变化、演进的根源。“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这些关系之所以要改变,完全是适应生产力的需要,为了保证人们已经获得的生产力成果不致于丧失,并保证它的继续发展。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一部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科学,就因为它建立在唯物史观这个坚实基础之上,也就是奠定在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同样,共产主义的实现,马克思认为,也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可见,离开发展生产力,就谈不上什么马克思主义,谈不上什么社会主义。所以,邓小平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发展生产力,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这不仅没有丢马克思主义,没有丢社会主义,恰恰相反,这才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抓住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关键。

邓小平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了我们建国以来最主要、最根本的经验教训,从科学体系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得出“最注重”的结论,而“不完全清醒”,“没有完全搞清楚”,就包含着对传统观念的正本清源,对“左”的思想影响的拨乱反正。在此基础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他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作了淋漓尽致的运用和发挥,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邓小平反复强调并深刻论述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充分肯定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往讲到社会主义,往往把公有制,按劳分配等作为本质性的特征,这不无道理,但归根结底仍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因此邓小平抓住根本,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

这两点成了他后来提出社会主义本质中的核心,其中共同富裕是目的,发展生产力是达到目的的物质基础,没有基础或基础不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不可能,共同富裕也会落空。因此,发展生产力更为根本。其次,强调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邓小平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一是解决国内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二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可靠保证;三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战胜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四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坚实基础;五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由于上述原因,“确定了我们的根本政治路线,把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再次,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思想。一是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二是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是强调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四是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一根红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的又一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实事求是”这四个字,但他们创立无产阶级学说的全过程,为我们最有力地注解了这四个字,而且“实事求是”对于他们世界观的转变和升华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如果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就不会用“规律”这把手术刀去解剖德国历史、欧洲大陆历史、东方社会历史、世界历史,解剖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写出《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一批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划时代作品。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如此重视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共同创立的新的世界观和学说与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学说有着本质区别,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也就不可能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和规律中,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曾一再申明:他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提供的不是解决问题的现成方案,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使用的方法。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列宁阶段。他是第一位用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来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学说,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学说的革命导师。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反对所谓马克思主义不完备和过时了的论调。同时,他驳斥了社会上一些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说成是教条主义的无理攻击,强调必须本着解放思想的态度创造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他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列宁通过深入地研究帝国主义,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只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重要结论,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作出了实质性的重大发展。列宁之所以如此重视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准确地理解并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而这一点正是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深研究和认识。

毛泽东不仅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而且明确地用“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方法论要点。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他说:“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是’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实,‘事’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划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经过毛泽东的全新阐释,赋予实事求是新的含义:具体调查研究实际情况,达到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一诠释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智慧光芒。没有实事求是,就走不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条道路,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毛泽东之所以如此重视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十分懂得,作为共产党人,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从事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应当怎样干”和“必须如何干”的道理。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把它明确作为党的思想路线。他明确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一句话,“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邓小平之所以重视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原则,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原则与辩证法原则的理解,更重视“实际”和“发展”两个概念的现代意义。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贡献,是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科学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三个基本点构成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看马克思主义。这种马克思主义观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有了这种马克思主义观,中国才迎来了伟大的复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催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标签:;  ;  ;  ;  ;  ;  ;  ;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