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三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靖江 214500
摘要:现代建筑领域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越来越多地适应现代建筑的需求,其建筑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研究。虽然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其研究在实际土木工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已有的研究越来越能够满足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并对混凝土的使用技术做简略的分析,部分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建施工;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前言
在土木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人员不断挖掘技术带来的优势和积极能源,不断推动技术向更广泛的方向发展。通过提高建筑质量和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质量,提高工程效率和整体施工技术水平,加大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联系,逐步研究建筑特色与技术特性的联系,使中国的民用建筑工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成熟发展,促进了国家建筑业的发展。
1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有足够的重视,严格控制混凝土工艺的生产和施工,确保工作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中对混凝土质量施工中的建筑施工给予足够重视,确保施工的整体质量符合项目的发展,同时满足中国建筑业发展的要求。不仅在下一章的材料质量上,而且在整体施工质量上下功夫。确保地方质量发展与全球质量发展协调运行,地方质量的高效发展可以带动整体效益的全面发展。施工方要严格控制质量,认真检查和监督建筑物的各个组织和布局。在发生质量问题时,要动员员工及时纠正质量问题,作出适当补充,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生产过程,混凝土施工,每道工序的质量都与整体质量有关,影响项目的开发质量。建设者应该掌握每一步的要求,确保关键步骤和难点流程能达到相关标准的质量,而且要简单的步骤要认真负责完成整个混凝土生产过程,坚实的基础。要严格控制各个工序的施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布局,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自己的工作领域。施工人员要掌握好自己的工作流程,确保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在加强与其他员工的技术交流的工作中,确保整个施工过程能够相互学习,以最大的质量效果相互配合。
在确保技术开发力度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按照设计规定完成技术施工,同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对每个工艺都有相应的要求为每个过程分配不同的施工时间,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按照不同的力度来完成施工任务。项目管理人员应合理配置设计与工作强度的关系,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完成工作,达到最佳工作效率,并在适应力的条件下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为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混凝土施工各个方面的质量控制。
2混凝土材料方面的质量控制
2.1水质量的控制
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不能使用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沼泽水以及工业废水,若是在预应力或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禁止使用海水。
2.2水泥质量的控制
众所周知,水泥是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材料,所以在水泥材料的选择上要严格把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水泥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例如;道路工程、房屋工程、交通工程以及水务工程等等。这就要选择符合相应工程需要的水泥标准。但是,在选择的基础上,水泥的质量必须是首要考虑条件,其次就是水泥价格。绝不能贪图经济效益而忽视水泥质量把关,结果给整个工程项目埋下巨大隐患。水泥材料的选择要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使土建施工建设成本能够有效降低。
2.3骨料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建设施工中,骨料也是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在混凝土成分组成中,骨料占据相当大的部分,一般是每立方米混凝土需要1.5立方米骨料。所以,混凝土进行施工时,骨料的选择就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骨料的选择类型很多,无论是在路桥施工还是房屋建设施工上都可以使用天然骨料和人工骨料。这就使得在骨料的选择上范围更广泛,资源面更宽。
3混凝土运输
在土建施工建设中,施工企业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很有可能存在着运输的问题。施工企业对如何进行运输以及在运输工程中保障混凝退质量要充分的重视。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时,运输路程、湿度以及温度等方面的因素对混凝土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影响预先搅拌的混凝土。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要将路程尽量缩短,使运输过程湿度以及温度保持不变,保障质量。
4混凝土的浇筑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浇筑时防止离析,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浇筑。当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较大时,易产生离析现象,若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过2m,要沿溜槽或串筒下落;当混凝土浇筑深度超过8m时,则应采用带节管的振动串筒,混凝土要按要求分层浇筑,分层捣实。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可按相关的规定。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会出现冷缝,使混凝土层间的抗渗、抗剪能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其允许间隔时间要符合规范要求。正确留置施工缝。施工缝是新浇筑混凝土与已经凝固混凝土的结合面,它是结构的薄弱环节。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一般应连续浇筑,如因技术或组织上的原因不能连续浇筑,且停歇时间有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则应预先确定在适当的位置留置施工缝。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待已浇筑的混凝土达1.2N/mm2强度后,清除施工缝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经湿润、冲洗干净,再抹水泥砂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然后浇筑混凝土,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5混凝土在进行养护阶段的质量控制
5.1温差的控制
通常根据截面构件的不同以及土建在使用方面的性质不同,对整个保养环节采用温差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冷热温差较大,出现裂隙等破坏现象。例如在蓄水的养护时,就可以将混凝土的表面覆盖冷却处理,或者采用冷水循环的水管,使混凝土表面存在的温度差以及中心的温度能够有效降低,有效的控制温差。
5.2早期的养护
一般对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是指将外侧膜在适当时间拆除之后,对混凝土采用全湿的方法进行养护,防治昼夜温差较大,或者风吹日晒。从而导致硬化破坏,稳定性和耐久性大大降低。一般早期的养护时间都要在14h以上。通常是在施工后48h可以将混凝土侧面进行拆除,可以采用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遮盖,不能采用草垫,因为可能会出现黄色的污染。通常养护时间也要在14h以上。此外,在常温的条件下,再对混凝土进行全湿的养护后也要对其进行大约20多天的常规养护。这样才能使混凝土能够在耐久方面以及外观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6混凝土振捣的质量控制
为使混凝土浇筑均匀、密实,需要对混凝土振捣,振动器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达到均匀振实。使用振动器时,不允许将其放在结构钢筋上或碰撞钢筋,不宜紧靠模板振捣。
7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建筑中的研究,对于混凝土本身的开发应用或提高土建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在其他建筑施工中具有同样的重点和不同的应用前景。同时,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也相当复杂。因此,在未来的土建工程中,要加强对具体技术和研究的建设重视,从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多方面着手,从多方面研究推广具体技术。有效的施工方法促进土木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孙卫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2(1).
[2]黄佑光.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
论文作者:唐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骨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建论文; 水泥论文; 自己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