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特色文化译介研究论文

胶州特色文化译介研究论文

胶州特色文化译介研究

谢 民 刘会然

(青岛工学院,山东 青岛 266300)

摘 要: 胶州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当地的剪纸、秧歌、茂腔、八角鼓、民歌和黑陶等文化艺术形式特色鲜明,传承由来已久。然而,当地特色文化的译介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译介主体、译介途径和译介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译介学为理论基础,在总结部分胶州特色文化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译介工作,以增强当地的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 胶州;特色文化;译介

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也加大了文化“走出去”的力度,力图将优秀传统文化向海外推广。当前,历史悠久的胶州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不佳,在译介主体、译介途径和译介效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一是胶州知名度不高,二是宣传力度不够,三是对其进行的译介研究太少。本文尝试以译介学理论为支撑,对胶州特色文化的译介方法和策略进行研究。

一、胶州特色文化简介

胶州地处山东半岛胶州湾畔,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2006年,胶州的秧歌和茂腔同时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胶州的剪纸、八角鼓、民歌和黑陶等也极具艺术魅力。

(一)胶州剪纸

胶州剪纸历史悠久。1954年,在胶州洋河镇山子村张家茔(明墓)出土的五幅剪纸原样,证明了在500多年前剪纸已在该地域极为盛行。胶州剪纸的花样繁多,如窗花、喜子花、顶棚花、鞋花和门签花等;题材也极为广泛,如人物、花鸟、景致和传说故事等。从表现形式来看,大体可分为单色剪纸、活动剪纸、彩色剪纸和贴彩剪纸四种。

(二)胶州茂腔

茂腔源于“肘鼓子”。清乾隆年间,肘鼓子流传于青岛地区的胶州和胶南等地。民间艺人以本地肘鼓为基础,揉进当地的方言俚语、民间小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肘鼓”。1900年以后,“茂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传统剧目有120余个,包括《西京》和《绣鞋记》等名剧,唱腔和念白皆使用方言口语,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舞台上的婚嫁和庙会等情节,完全依据当地民风民俗,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三)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发源于胶州市马店镇东小屯村和胶东镇南庄村等地,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有三百余年的历史[1]。历经多年相传,胶州秧歌不断改进,于1863年左右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胶州秧歌演员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膏药客等6个行当[2];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和两扇门等;伴奏乐器以唢呐为主,此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和手锣等。因其“男刚女柔,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经典剧目有《喜洋洋》等。

(四)胶州八角鼓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胶州民歌广泛分布于胶州湾畔,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胶州民歌起源并流行于劳动人民中间,至今仍保存着许多原创的基本特征。每当胶州秧歌剧演出前,吹奏的曲目大部分是胶州民间小调,而各种腔调就是胶州民歌。胶州民歌发展经历了战乱、繁荣、低谷、新生等不同时期,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和追求,也是反映底层劳动者的生产、生活和情感的珍贵史料。

(五)胶州民歌

大丫的美容中心,不仅仅是一般性的豪华,而是金碧辉煌!整个中心是欧式的,到处都是巨大的镜子,人走在这里如同进了琉璃世界。

(六)胶州黑陶

翻译出版在译介活动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出去”的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国内知名出版社在译介活动中的重要性。在莫言的作品译介活动中,知名出版机构的影响和贡献十分突出。此外,除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四大传播媒体外,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的新媒体和自媒体也是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单纯文字的译介途径不同,对于特色文化的外宣应将文字、图片和影像结合起来,并配合具体表演、展示和说明。胶州的国际秧歌节就是对非遗文化的最佳展示平台,起到了很好的外宣作用。

胶州八角鼓源自北京满族八角鼓,是以说唱为主的曲艺演唱形式。胶州八角鼓属于板腔体与曲牌相结合的曲艺演唱类型,即一个段子使用几种不同的曲调和曲牌演唱,有板有眼,快慢交错,说唱结合。音乐朴实优美,有“九腔十八调”之称。胶州八角鼓在唱词上讲究平仄、韵辙,故事通俗易懂。八角鼓共用八个角、八个墙面。其中的七个墙面中间装有两面小钹,鼓动时,两面小钹可碰击作响。一个墙面中间安有鼓柱,以便执鼓,柱端环上系有鼓穗,极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胶州特色文化译介要素分析

译介的主体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本土译者模式。由国家机构主持并完成的《熊猫丛书》和《大中华文库》外翻工程,主要由中国本土译者担任[4]。二是中西译者合译模式。如杨宪益与妻子戴乃迭合译了多部中国历史名著;葛浩文和他的妻子林丽君翻译了很多中国现代和当代小说。三是西方母语译者模式。如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大卫·霍克斯、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和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等。除此之外,赞助者、出版机构等也属于译介主体。但译者依然居于译介主体的核心地位[4]。从目前胶州文化的传播现状来看,除当地的新闻网站和政务网站外,没有太多外宣途径,更没有外文网页。关于本土文化的书籍并不多,大多以胶州志或胶州市志的方式呈现。

(一)译介主体

译介学源于法国的比较文学,其前身是“媒介学”。它的重点不在于研究原语和目的语的转换,而是研究转换过程中信息的丢失、增减和变形等问题,探讨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实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创造性叛逆”是译介学的基础和出发点。对于胶州特色文化的译介可以从其五个要素即译介的主体、内容、途径、受众和效果来分析[3]

(二)译介内容

鉴于胶州在历史、风俗和语言等方面呈现出的特点,需要译者把无形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文字。由于秧歌、茂腔和剪纸等非遗材料由来已久,而且并非一人完成,这需要译者在外宣时,统一风格,调整内容。受众的政治、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译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一味追求词汇、句法和文体上的对等并不能译介全部内容和内涵。

现代社会的我们的确没有那么多的闲暇时间。但前有古人曰:“读书有‘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后有鲁迅感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他们都告诉了我们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而读书就更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陆珑也曾说过:“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在于绵密不间断,不在速也。”因此看书时速度要适中,对其内容细细品味,只有这样读书,才会让人在书的世界里流连忘返、受益匪浅。

(三)译介途径

黑陶是中国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它产生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有4 500年的历史,是中国胶州市三里河文化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文藏价值。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三里河遗址进行了大面积挖掘,挖掘出三里河黑陶等文物2 000余件。三里河黑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硬如瓷”,造型典雅,古朴大方,艺术精湛,被世界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

(四)译介受众

受众是指传播的对象。当前,本土文化都面临着如何“走出去”的问题,即如何被各界人士接受的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历史、风俗和价值观相差甚远,只有产生“认同感”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由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已有65个成员国参与,都是我国特色文化的译介受众,要使他们欣然接受我国传统文化,就必须建立一种认同感,让受众对我们传播的文化内容产生共鸣。

(五)译介效果

传播效果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通过一定媒介到达受众后所引起的受众思想行为变化。信息通过一定媒介的传播到达受众后,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影响,就达到了传播目的。若是译介作品无法被译介受众接受并对其产生影响,传播文化的目的就无法达到,译介效果也无法实现,译介行为也会失去意义。因此,对译介主体、内容、途径、受众进行研究的最终目的均是提高译介效果,这是检验译介活动是否成功的标准。

系统将传统基于文本的纸质预案经过数字化抽象,结合事故后果模拟分析、GIS地理信息、相关应急救援等子系统,在重大危险源调查、数据录入的基础上,通过制定一类事故类型预案和具体危险源的个性预案,达到制定一类预案,解决同类事故救援的目的,实现事故救援预案的网上查询,指导性的共性预案和具体危险源的个性预案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实现各类应急预案的输入、查询、修改以及分类(分级别)统计的功能。

三、相关建议

胶州历史源远流长,多年来名人辈出,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随着胶东国际机场的即将建成和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成立,胶州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胶州的特色文化必将逐渐为人们了解和熟知。对于当地文化有效的译介有助于提高胶州文化软实力、知名度和国内外声望。目前,当地文化的外宣仍处于初级阶段。从维基百科等网站关于胶州的词条来看,相关信息寥寥无几。为此,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对民俗的收集整理。组织民俗研究与保护人员积极收集具有胶州特色并能反映当地人民性格特点的民俗,如秧歌、茂腔和剪纸等,进行详细分类整理,入档保存。二是要多方合作。借助政府支持、网络推广以及民间民俗组织的宣传,结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合作,将胶州的特色文化向广大受众进行推广,甚至是走出国门。三是要对译介的策略和方法加强研究。针对加州特色文化,实施精品战略。加大人、财、物对胶州历史、语言和特色文化译介研究的支持力度,大力宣传特色文化和精品文化的译介,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四是要加强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政务网站中应增加英文或其他外语网页和链接。

参考文献

[1]李雅菁.山东三大秧歌特点及其风格异同之比较[J].青春岁月,2017(28):15.

[2]刘云.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发展[J].南风,2014(27):89.

[3]李亚棋.中国民间文学的世界之路:河西宝卷的对外译介[J].语言与翻译,2018(2):43-48.

[4]孟艳军.传播学视角下的5W译介模式研究:以《北京折叠》获雨果奖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119-121.

中图分类号: H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640(2019)08-0250-02

doi: 10.3969/j.issn.1008-9640.2019.08.111

收稿日期: 2019-08-06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计划项目“胶州特色文化译介研究”(项目编号:J17RB052);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儒家文化典籍外译研究”(项目编号:18-ZC-WX-03)。

作者简介: 谢民(1974—),男,江苏武进人,青岛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英汉互译。刘会然(1984—),女,河北保定人,青岛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梁士奇)

标签:;  ;  ;  ;  

胶州特色文化译介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