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本文主要对深基坑内上下人马道应用技术进行论述,以实际项目为例,介绍深基坑内不同形式上下人马道的优缺点、施工工艺,总结论述悬挂式上下人马道技术对施工进度及安全管理的促进作用,凸显出悬挂式上下人马道技术的便捷、高效、节约成本等优势。
关键词:落地式马道;悬挂式马道;施工工艺;单元节
1.前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数量的迅速增加,项目的基坑深度也越来越大。基坑内上下人马道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出作业区的主要通道,其设置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工效率;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存在施工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且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马道的安全性是项目安全工作的重点。
按照搭设形式、支撑点的不同,将基坑上下人马道分为落地式和悬挂式两种。落地式马道即整个马道设置于基坑内夯实土层上或基础底板顶,经过设计计算,通过一定间距的连墙件将马道架体与基坑支护桩、腰梁进行拉结;悬挂式马道的组装,首先将马道各组件拼装成单个标准节,在顶层内支撑梁上设置H型钢(经过计算确定其规格),通过吊车将标准节逐个下挂于H型钢。
2.基坑落地式马道
基坑落地式马道又分为单元式和散拼式。单元式马道是由型钢拼装而成,由下到上逐个叠加,并通过连墙件与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拉结,如图2.1所示;散拼式马道主要采用48.3×3.6钢管进行搭设,踏步及平台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并通过连墙件与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拉结,如图2.2所示。
2.1落地式马道的优点
(1)搭设、拆除过程简单,便于操作;
(2)各杆件连接形式简单,对于连接件的性能要求不高;
(3)稳定性好。通常设置在垫层或底板顶部。
2.2落地式马道的缺点
(1)对基础的承载能力、强度、平整度要求高,不能有积水;
(2)马道位置处结构需设置施工缝,待马道拆除后浇筑,影响施工进度及下面各层的文明施工;
(3)穿越地下室底板和顶板时,易产生渗漏的风险;
(4)搭拆效率低,架体搭设质量受工人操作水平影响较大;
(5)架体搭设过程中需切割大量钢管及木枋,材料浪费大。
图2.1 单元式落地式马道 图2.2 散拼式落地式马道
3.基坑悬挂式马道
基坑悬挂式马道通常应用在有内支撑梁结构的基坑内,由多个单元节组装而成,如图3.1所示。基坑土方开挖初期,最顶层支撑梁达到强度要求后即可设置悬挂式马道,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马道的下挂长度也随之增加。
悬挂式马道由H型钢主次梁、锚固装置、单元节、附墙装置、连接用高强螺栓等构件组成,H型钢主次梁、锚固装置为马道主要受力构件,单元节之间通过高强螺栓将全部荷载传递到基坑支撑梁上。与传统马道相比,悬挂式马道的受力点位于顶部,对于各单元节的连接性能要求高,连接螺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
(3)待单元节在现场拼装完成且与型钢梁连接固定后,由塔吊整体吊运至预定位置进行安装,型钢梁与基坑顶部第一道混凝土内撑梁采用直径为18mm的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3.3悬挂式马道的缺点
(1)马道单元节吊装困难;
(2)拼装阶段,临时占用场地较大,影响区域性的施工安排;
(3)对型钢支撑梁与单元节间的焊接质量要求高。
4.结语
通过对不同形式马道的分析,总结出两种形式马道的优缺点,项目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马道形式。当基坑支护结构内无支撑梁时,选择落地式马道;当基坑支护结构内有支撑梁时,可选择落地式马道和悬挂式马道。悬挂式马道具有安全系数高、节材、节地、节省工期等众多优点,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避免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符合绿色施工要求,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论文作者:杨勋,王佳庆,赵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马道论文; 基坑论文; 型钢论文; 单元论文; 下人论文; 结构论文; 螺栓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