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10219800620xxxx 广东清远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因施工现场均为临时设施,且相关的分项工程较多,人员流动性大,在交叉作业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极易存有安全隐患,若管理不到位,就会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故此,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予以控制。现本文详细分析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以降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为目的。
关键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隐患分析;预防措施
前言
对于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来讲,因施工现场均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如高空作业较多、临用电塔设也多、施工环境复杂、重型机械频繁运转等等,以致难于控制。所以,张一系列安全隐患处处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危,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耽误了施工工期,甚至造成建筑质量大打折扣。因而,必须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工程风险,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
1 分析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多数集中发生在洞口和临边、脚手架、塔吊、基坑、模板、井字架与龙门架以及施工机具处,应加以提防。
1.1高空坠落
高空坠落引发的安全事故比例最大,占到所有安全事故的一半以上。其多发生在临边洞口,而洞口和临边处发生安全事故比例最大,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多发事故类型与多发事故部位具有紧密联系。
1.2临边洞口
临边洞口防护的不到位是安全隐患产生的一大主要原因,将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所谓的临边洞口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四口”“五临边”,“四口”分为施工现场内的通道口、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五临边”是施工现场内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0.8米的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和沟、坑、槽、深基础周边。目前施工单位对主要的通道口、尺寸较大预留洞口和电梯井口的防护比较重视,一般都能够严格进行防护。对临时通道、尺寸较小预留洞口、楼梯口等人员容易随意出入和容易忽略的部位防护意识则较差。而这类部位占到施工现场很大比例,正是对这些部位安全防护意识的缺失,才导致了临边洞口成为最危险的地段,使高处坠落安全事故发生数量直线上升。临边洞口常见的安全隐患主要为没有安全围挡、护栏、盖板等安全防护设施。此类措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有些施工单位为了缩减成本会减少投入或根本不投入,这也是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1.3坍塌事故
坍塌是一项值得高注关注的安全事故类型,因为坍塌是造成群死群伤的主要事故形式,其多发生在脚手架、基坑、模板等部位。这也是为什么脚手架、基坑、模板在施工过程中成为安全检查的常抓项,是整个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相比较而言,脚手架、基坑、模板都属于施工中施工作业量较大的工程,所以很容易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其中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施工单位可以减少成本,但还有一个更主要的隐含原因是“经验主义”的盛行。很多施工人员在常年的施工作业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经常会产生对细节关注减少的错误思想。在一次次“缺斤少两”之后更会出现完全放松安全警惕的现象。这就给安全事故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1.4机械伤害
起重机械伤害和机具伤害主要是因为操作不当产生的安全事故。产生原因多为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技术不熟练、违反操作规程或其他工种私自操作等原因造成。
1.5触电事故
触电也是一项容易被人忽视的安全隐患。产生原因多与管理不当相关,比如电箱未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设置、电线电缆私拉乱接、不接保护零线等。
2 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的控制策略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要想实现安全施工,就必须在各个施工环节的共同努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某一个工序出现问题,都极有可能隐藏安全隐患。所以,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要制定好完善的安全预防措施,树立全面安全观,从各个方面降低安全问题出现的几率。比如,在管理人员、管理措施、安全机制、施工人员等,多方参与、多方配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2.1 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区域,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较低。在建筑工程中,对于事故频发的施工阶段,需要安全意识比较强的人员担当管理重任。安全生产是件大事,是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的关键问题,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同时,必须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人身安全意识,使作业人员在面临危险时,能够尽快选择适合的逃生策略。彻底预防因为安全意识薄弱而出现安全事故。
2.2 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如砌砖工程的砂浆是否饱满、灰缝水平度及厚度等。这些都是管理人员需要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明确的标准以及重点控制的环节,责任到人,加强岗前安全生产培训,同时,施工单位要加大施工现场的巡查力度,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3 落实安全防范管理措施
对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落实是做好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安全措施的落实有多方面:在砌筑砖根底检查否有裂纹、水浸等现象;在深根底砌筑时,必需设任务梯或坡道;在搭设脚手架三步以上时,作业人员必需带安全带,搭架遇到六级以上时,必需中止作业;对于超越高度在20m以上的地面作业时,平安间隔为6m以上;在电焊操作场不许堆放易燃、易暴材料;起重机械的钢丝绳要经常改换,夏季施工时期,室内避免燃气中毒、火灾。
(1)高空坠落预防措施。其一,脚手架的搭设前须要先编制施工方案:方案内容要有脚手架的基础、扣件连接、大横杆、立杆、连墙杆与墙体拉结的几何尺寸及搭设方法,计算脚手架架体的荷载,并应绘画出脚手架搭设简图,其扣件的材质要符合安全规定要求。其二,基坑周边、斜道、缓台、楼板、屋面、楼梯以及预留较大的洞口等临边处均设置护栏杆,防护设施不准随意拆除或损坏,因施工需要拆移防护设施时,必须请施工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拆移,作业结束后,要立即恢复原状。其三,龙门架的安装、拆除前必须先办理审批手续,安全技术措施要得当,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其四,模板支撑、拉杆不准钉在门窗框及脚手架上。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需将支撑、拉杆、柱头板等钉牢,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发生坠落事故。
(2)基础土方施工防坍塌措施。其一,土方开挖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地质勘察资料、供水、供电、通讯电缆等地下管线分布资料和毗邻建设基础结构的详细资料,编制基础施工支护方案。其二,土方挖掘作业要按照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分部位、分层次的挖掘,并设专人对作业现场进行监护。挖土作业施工中严禁留有“鹅头”或掏空底角违章冒险作业的现象。其三,组织有关人员对土方施工要进行安全专项检查,并留下安全检查记录,对检查出的问题要立即责成有关人员按着“三定”原则(定人、定时间、定措施)予以整改。确保土方施工作业的安全。
(3)防触电预防措施。其一,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维护、检修必须由持证的电工来承担。现场的临时用电要采用“三级配电”“两极保护”,并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保护”。其二,在建工程及在建工程的塔吊、脚手架、龙门架等与外电线路小于安全距离要求的必须有防护措施方案,其方案要由技术部门、安全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防护,外电线路防护处应设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4)物体打击安全技术措施。其一,加强“四口”“五临边”防护。物料堆放高度及与临边距离必须符合安全规定要求。其二,经常对密目网索边进行检查,防止索边不严、不牢,使物料下落伤人。其三,木工、瓦工在高处作业前应先检查工具安装是否牢固,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3 总结
总的来讲,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安全预防措施,虽然安全隐患有可能隐藏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若不及时处理,将危险源头遏制在外,就有机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为此,这就需要相关安全管理人员严格谨慎着手控制,排除安全隐患,为安全施工建立良好的工作基础。
参考文献:
[1] GB50656-201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2] 胡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特点和难点及对策分析[J].建筑安全,2015(08):8-11.
[3] 杨克清.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隐患与有效控制策略[J].江西建材,2017(23):273-273.
论文作者:张明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作业论文; 脚手架论文; 洞口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