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应重视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_地理论文

地理教学应重视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_地理论文

地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意识论文,应注重论文,环境论文,地理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地理教学刻不容缓的任务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过去的地理教学中,由于偏重于应试教育,只注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利用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地理教学应当自觉肩负起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教学任务,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人材,做出贡献。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们注重于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效益,结果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诸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这些问题我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日益加重的态势。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12亿人口的生存与发展,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建设,无疑是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可是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要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相当艰难的,除了资金不足外,人的素质也是重要因素。在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或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和选择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更多地关心通过生产来满足各项基本的消费要求,而环境意识则很淡薄,致使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愈加突出。

1991年6~7月份,我国20多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江淮地区出现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损失惨重;1994年夏季广西3次、辽宁两次遭受洪水袭击,除了自然原因外,还与人为原因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改革开放,大办经济开发区,工程建设项目多,使我国耕地面积日益缩小,加之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愈来愈严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预警小组对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做出的基本评价是:先天不足,并非优越;后天失调,治理艰巨;退化污染,兼而有之;局部有改善,整体在退化;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全民生态意识还有待大力提高。在今后的几十年内,生态环境问题将会严重威胁未来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将会不断损害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将会削弱我国工业化的成果。

因此,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人们逐渐认识到我们的环境并不十分美好,有时表现得很差,需要人类“照顾”。为此,人类就要教育自己的后代,了解环境的组成、结构、特点,懂得人类不合理对待环境将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学会应如何利用、改造自己的环境等等。这一切理所当然地成了地理教学的任务。为此,地理教学要引进并强化生态学观点,在当今人类迫切需要认识环境、以求得人地间和谐发展的时候,要自觉地适应这一时代要求,肩负起教育青少年认识环境并提高他们珍惜、爱护环境自觉性的光荣使命。

二、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途径和设想

1.结合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山川壮丽,成就巨大等优越的一面,又讲自然条件不利的因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环境的优缺点,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奋斗目标,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环境意识,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2.结合地理教材,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到天文、气候、水文、地质地形、生物、资源和能源、工业、农业、人口、城市等诸多因素,这些内容无一不和中国的地理特点相联系。因此,在讲授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同时,还要结合我国的地理特点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如讲气候时,可讲人类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局部气候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讲水圈时,可讲随着经济发展,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等情况,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加祖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合乡土地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各地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不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地扩大。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如我们平度市,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工业的布局由于忽视了环境效益,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发电厂、电子材料厂、化肥厂建在了居民区的上风向,使居民区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而工厂排放的污水未加处理便排入现河,使昔日清澈见底的现河变得臭气冲天,严重危害了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后经改造治理,这种局面才得以好转。还可以讲一些学生身边发生的破坏环境的事例,教育他们认识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

4.开展第二课堂,走出校门,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自觉树立环境意识。

地理教学可以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开展气象、地质、水文等的观测和野外考察,进行人口、资源、城市和环境的调查研究,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及防治途径,自觉树立起环境意识,投身到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活动中去。

5.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全球环境意识。

人类同住在一个地球上,由于大气环流、水循环等地理要素也是全球性的,一国的环境受损,必然殃及邻国。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的全球环境意识,为保护和改善全球的地理环境做出努力。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日益加重,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迫在眉睫。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重任,理应由我们地理教学来承担,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这副重担,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入手,逐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祖国乃至全人类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作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  ;  ;  

地理教学应重视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