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96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及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24h的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且研究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值得在产科护理中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孕产妇;产后出血;出血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206-02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产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易导致产妇死亡,其病因与产妇自身体质、胎盘因素、凝血功能、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等因素有关,若未进行及时干预,将可能引发大出血、窒息、休克等,甚至死亡[1]。故预防性的干预措施是预防及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96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96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排除妊娠期并发症、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病史、胎盘残留及配合度差者。孕产妇年龄23~38岁,平均(30.25±1.28)岁;孕周37~42周;平均(39.36±1.12)周,产次1~3次,平均(1.85±0.42)次,初产妇51例,经产妇45例;阴道分娩62例,剖宫产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两组孕产妇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数据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具体为:(1)产前预见性护理:全面评估孕产妇的身体状况、家庭背景、心理状态、教育背景、孕产史等资料,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产妇讲解分娩方式的选择及过程、分娩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等,提高产妇分娩知识的认知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伴有紧张、焦虑的产妇多给予关心及鼓励,帮助其疏导负面情绪,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分娩[2]。嘱咐体质虚弱的产妇加强营养,适当运动。高度关注有产后出血史的产妇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2)产中预见性护理:指导阴道分娩的产妇排空膀胱,产程中注意保护产妇会阴,预防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并对软产道损伤的产妇进行缝合。剖宫产的产妇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胎儿娩出后即刻于宫体注射缩宫素,并第一时间告知产妇新生儿状况使其安心。(3)产后护理:产后2h是产后出血的高峰期,在此期间应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并预防性用药,全面评估产妇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当产后2h出血量在400mL以上的产妇则启动紧急预案,对于子宫收缩乏力者可给予子宫按摩或使用缩宫剂,对于胎盘残留或有人工流产史应指导新生儿吸吮母乳,刺激子宫收缩。必要时给予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或行子宫切除术,挽救产妇的生命。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24h出血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x-±s)、率(%)表示,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性显著。
2.结果
研究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24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失血量在500mL以上的产后并发症,在临床对症治疗基础上,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也至关重要。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理念,可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其核心为“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充分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还要求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及沟通技巧,及时准确的找出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并能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操作。本次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24h的出血量有统计学差异,且研究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5)。故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值得在产科护理中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汪琳.预见性护理在减少自然分娩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243-244.
[2]张守兰.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14): 53-54.
[3]曾娟,胡春柳,钟慧梅.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出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4):97-98.
论文作者:陈辉,王利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产后论文; 产妇论文; 预见性论文; 患者论文; 发生率论文; 孕产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