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业论文

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业论文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在近几年农业特别是粮食丰收的形势下绝不能盲目乐观

近年来,中国粮食连年丰收,1996年更达到4.9 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这是中国上到各级政府下至广大农民群众重视和支持农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和当前的客观现实都告诉我们,在现阶段,对中国的粮食丰收,对当前农业的好形势切不可盲目乐观。从五十年代以来,在粮食丰收的形势下,由于认为粮食已过关这种盲目乐观情绪的影响,导致农业几次大滑坡的历史教训,我们仍记忆犹新。

1996年之所以取得粮食特大丰收,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一)从中国全局看,尽管部分省区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但大部分省区还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二)粮食播种面积比1995年增加217 万公顷,而棉花播种面积相应减少66万公顷,油料播种面积减少55万公顷;(三)中国政府连续几年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1996年初中央政府又决定从新粮上市之日起再次提高粮食定购价,增长幅度达到44%,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四)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八五”期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加,累积达2507.6亿元,其中对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给予了重点支持,同时科教兴农方针在逐步贯彻和落实,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39%,比“八五”期间的平均34%提高了5个百分点。

上述导致1996年粮食丰收的诸因素,除了政府支持、科教兴农这一可望长久起作用的因素,其他三个因素都不可能长期地、持续地发生作用。(一)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多灾的国家,从全局看,连续三年风调雨顺的年景是不多见的,1995年和1996年是连续两个好年景,1997年夏粮丰收,但北方干旱、南方沿海省区又遭受台风袭击,秋收则尚未完全定局;(二)同对粮食需求不断增长一样,对棉花、油料的市场需求也在增长,这就是说我们不可能长期以减产棉花、油料作为增产粮食的代价;(三)现在除玉米外,中国其他粮食品种的价格已越来越多地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决定了今后中国靠较高粮食定购价格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回旋余地已越来越小。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农业,特别是粮食大丰收的好形势下,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一些需要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一)一些农产品特别是粮食销售不畅,价格下滑,对有的地方农民务农主要是种粮的积极性又有所挫伤;(二)农业投入依旧不足,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三)农民收入的增支减收因素增加,本世纪末要在农村实现小康目标,任务十分艰苦,农民负担依然较重,局部地区还有反弹迹象;(四)乡镇企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上述问题集中到一点,即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仍有待继续解决,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民务农积极性不高这一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仍需通过农村改革的深化,从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彻底解决。

二、为早日结束挤压农业的政策,逐步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阶段转变

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经济理论界就在议论要逐步改变长期实施的挤压农业、挖农业补工业的政策,实行工业支持农业的政策。这是一个事关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重大问题。然而迄今为止,这一问题仍只停留在议论上,挤压农业的政策还在继续。直至今日,中国农村资金还在净流出,1995年为1904亿元,1996年为1482亿元,其中通过财政渠道净流出940亿元,通过金融渠道净流出542亿元。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中国农村资金净流出的数额尚未包括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所导致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份额。

在五十、六十年代中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情况下,通过农业资金的积累以支持工业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亿万农民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迅速壮大弱小的民族工业,维护经济乃至政治独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然而,时至今日,形势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一)工农业产值结构由建国初期的30比70,发展到现在的70几比20几。(二)长期以来工业发展速度过高,农业发展速度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目前这已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会演变成为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三)在市场经济下农业的弱势地位日益显现,农业不仅要承受市场风险,而且是一个要承受更多大自然风险的产业。鉴于上述情况,应不失时机地对中国经济战略作出重大调整,早日结束挤压农业的政策,逐步从农业哺育工业的阶段向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转变。

全面审视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要实现上述战略阶段转变,确有客观困难。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取得根本突破,亏损面和亏损额很大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但是,无论如何,我认为首先应从理论上对这一战略阶段转变的必要性有一个明确的、清晰的认识,并在条件与时机具备和成熟时有步骤地实施这一转变。

当前,除了坚决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把农民负担严格控制在农民年纯收入的5%以内的政策, 在可能条件下采取逐步缩小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措施外,可以考虑从各地实际出发,依据乡镇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发展的具体状况,在有条件的地方,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逐步实现这一战略阶段转变。在全国尚不具备实施这一转变的条件下,从局部转变的积累,最后导致全局的战略转变,可能是中国目前形势下实施这一战略转变的一种现实选择。事实上,在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和一些大城市郊区,依靠乡镇企业的力量,早已开始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政策。在中国一些内陆城市,有的地方国有企业效益较好,也已开始加大支持农业和扶贫工作的力度。

三、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

“九五”和2010年远景发展规划所确定的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高农民收入。这是中国过去长期实行的只要农民增加农产品的供给,而没有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

在市场经济下如何发展农业,实现上述目标,经过十几年来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人们逐步认识到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形式。尽管对农业产业化这一概念至今还有争议,但就其实质来说,农业产业化作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在市场经济下有效推进农业发展的经营组织形式,是应该加以肯定的。

目前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的阐释多种多样,在我看来,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农业的市场化,依据市场的需要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把农业的生产与营销置于市场机制的基础之上;(二)农业的社会化,包括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适度扩大,同时把农业生产、加工、分配和流通等农业再生产环节,内在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三)农业的集约化,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因此,实行农业产业化,建立市场化、社会化和集约化的农业,是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的总要求完全一致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把改革与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恰当结合起来,有力推进农业增长的正确道路。

农业产业化在中国广大农村的实践,内容丰富,组织形式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公司+农户;(二)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户;(四)农场+农户;(五)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等等。虽然中国当前各地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经济类型多种多样,但就其实质来说则是共同的,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龙头”对分散的、为数众多的农户,发挥引导、组织、服务的功能,推动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向市场经济和集约增长方式转变。

由于中国各地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经济条件的巨大差别,在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出现多种多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和经济类型是完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有利于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积极性。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应允许多样化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和经济类型存在,然后通过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再逐步加以规范化。历史经验表明,过早地肯定农业的某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自上而下靠行政命令加以推行,不利于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从而给农业发展带来挫折。

在中国广大农村,农业产业化这一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方兴未艾,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中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兴旺发达将是确定无疑的。

四、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

1990年3月, 邓小平在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5页)

邓小平的上述讲话,为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学习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指导思想,如同学习他的其它理论观点一样,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去领会和加以贯彻,绝不能一哄而起,在当前就竞相去搞什么农业第二个飞跃。长期以来,不从实际出发,通过群众运动去搞经济,一哄而起又一哄而下,给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破坏的历史教训,我们要牢牢记取,永志不忘。

农业能否以及在何时实现第二个飞跃,不是凭主观意愿,而是需要条件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第二个飞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所需要的条件是:(一)农村非农产业要有所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转移出去,这是适度集中土地、扩大农业规模经营所需的最重要条件;(二)保证扩大农业规模经营所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这里既有质的要求,又有量的要求;(三)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农民驾驭规模经营所需的管理素质的提高;(四)农民眷恋土地的传统观念彻底转变。

从目前中国的全局看,除少数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已开始具备实现农业第二个飞跃的某些条件,全国大部分内陆地区应该说目前仍处在第一个飞跃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有待继续巩固和完善。现阶段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政府在农村的一项长期的重要政策。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轻易改变和违背这项政策,将会冲击农村的社会经济秩序,带来新的不稳定。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内涵也需要有一个科学界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规模适宜,即生产力诸要素有一个协调的比例,能够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规模不适宜,就会出现投入较多,产出较少的后果。因此,所谓规模经营,就是要研究在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既定的情况下,选择和建立生产力诸要素最佳组合规模,以取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

依据对农业规模经营上述的科学界定,我们绝不能象过去那样,认为扩大规模,主要就是集中土地,把土地归大堆与农业规模经营相提并论。过去经常标榜的“一大二公”绝不是判定规模经营优劣的标准。所谓规模经营,指的是能够取得最佳效益的规模,是土地、生产工具和劳动者最佳数量与质量的结合。

根据上述分析,我想所谓规模经营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数量增加、质量提高的生产诸要素的内在、有机的结合;(二)在不增加土地数量的情况下,增加对同一块土地的资金、技术投入;(三)通过“龙头”的引导,把生产、再生产诸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即使农户家庭经营范围没有扩大,也可以达到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目标。

总之,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根据对农业规模内涵的科学认识,沿着邓小平指明的农业两个飞跃的方向,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扎实向前迈进。

五、逐步改变中国农村城市化的滞后现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滞留在农村,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必须解决的两大难题。八十年代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年均20—30%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但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在东部沿海和大城市郊区,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有的农村,农民收入的80—90%来自乡镇企业,有的地方甚至达到95%以上。但是广大内陆地区,乡镇企业还很不发达,有的地方刚刚起步,有的地方还是一片空白。较之非农产业的发展缓慢状况,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就更滞后了。不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要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就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三个人的活只能五个人干,三个人的饭只能五个人吃。这样,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就将落空。

与其他国家比较,目前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状况是:1996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053美元(1980年美元)。根据有关文献,在人均GDP为1053美元时,城市化水平的国际平均值是39.5%,而1996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29.76%,比1996年国际上城市化平均水平低9.7个百分点,滞后程度为24.6%。

值得注意的是,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滞后程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扩大。从滞后程度看,1990年为16.5%,1991年为20%, 1992年为19.3%,1993年为20.7%,1994年为22.2%,1995年为23.3%,1996年为24.6%。

中国城市化之所以滞后,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实行的城乡隔离把农民束缚于农村的政策影响及其惯性作用外,从根本上说还是中国非农产业发展缓慢所致;同时,现行的户籍管理及其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又进一步加剧了城市化的滞后状况。

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农村范围内新建或扩建中小城镇,看来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城市化滞后状况的根本途径。虽然改革以来,中国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业已进入现有大中城市,并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中国国情决定,现有大中城市不可能是中国农村人口地域转移的主要方向。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现在中国农村和城市都存在人口和劳动力过剩,这种“两头过剩”的局面决定了中国提高城市化水平,或者说农村人口、劳动力的主要地域转移方向,只能主要在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表明,在农村建设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市化道路,其主要经验如下:(一)在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可以是平地起家,建设一些全新城镇,如浙江温州龙港;也可以是扩建农村原有的一些城镇。(二)在农村建设中小城镇,不能指望国家投资,主要应依靠农民自己集资。实践表明,为了获取发展经济的市场信息,使后一代受到更好的教育,以及享受某些城市文明,中国的新型农民的愿意支付建城的代价的。(三)随着农村中小城镇建设,以商业、饮食业、娱乐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将加速发展,这将为吸收更多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领域,对于改善近年来第二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减弱状况将发挥积极作用。(四)农村中小城镇建设要依托乡镇企业的发展。前些年乡镇企业发展的分散局面,近年正在得到逐步改善。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建设工业小区,将有力推进农村中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

标签:;  ;  ;  ;  ;  ;  ;  ;  ;  

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