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_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_政治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设社会主义论文,制度建设论文,政治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66(2003)03-0054-05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制度创新、政治观念变革和政治 行为调整等各个方面,而制度建设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 范化和程序化。”这里表达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着重 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一、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在政治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 、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完整体系。在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的演进,可 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从人类社会的总体进步和发展的层面讲,政治文明的发展 和进步表现为伴随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所产生的更高的社会政治形态;其二,从追求 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解放的层面讲,政治文明表现为现代社会以人民主权为核心 的民主政治的演进与发展。与传统社会政治文明不同,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核心和精髓 是实行民主政治,这种民主政治应充分体现人的自身价值的民主政治意识,还应该具有 以民主和法治原则构筑的民主政治制度及规范有序的民主政治行为。

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一起共同组成了社会文明体系。如果说物质文明表现为人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不懈追求 ,精神文明表现为人们对主观精神世界追求的话,那么政治文明则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的 社会关系和理想社会制度的追求。从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来看,三者 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灵魂,而政治文明 则发挥着对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保障作用。在现实社会中,政治文明只有与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协同共进,才能使社会文明得到实效性的发展。这既是社会文明系统存在和发 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经验。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政治文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具 有不同的类型和特征。在当代社会,政治文明主要有两种类型,即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和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两种类型的政治文明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的本质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所享 有的民主。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代替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 政治文明发展的飞跃。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相比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无疑更具有强大 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当代中国的实 践形式,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 统一。三者的有机统一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结构体系,反映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 优势。

从当代中国的现实出发,遵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目标。

二、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从制度建设入手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着重从制度建设入手,要通过一 系列制度性的安排,创造一种现实的社会环境,使已载入宪法和法律的那些基本价值在 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真正得以实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这既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中得 出的基本结论。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

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实行民主政治。相对于专制政治而言,民主政治不是由少数人而是 由多数人对国家实行治理;在政治权力的运行和社会治理方面,不是依靠统治者个人的 意志推行人治,而是依靠体现和反映大多数公民意志的法律治理国家,实行依法治国。 崇尚民主原则和法治精神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而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 设计、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即按照多数人的民主原则和法治原则构设政治制度和规范 政治行为。

近代社会民主政治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社会的声势浩大的持久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 和直接的民主革命运动中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第一步,就是把早期资 产阶级思想家在反封建斗争过程中提出的反映当时社会大众共同心声的自由、平等、法 治、民主、人权的思想原则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构建了宪政民主制度,并从此揭开 了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新篇章。然而,资产阶级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 ,本质上仍然表现为少数人对国家权力的垄断。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也正表现在这里。

但是,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成果,资产阶级在实现阶级统治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在政 治实践中所确立的法治原则和宪政民主原则。资本主义之所以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后 仍然具有比较强的生命力,除其他因素外,与资本主义国家注重制度建设,注重民主政 治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有很大关系,它在协调统治集团内部关系、国家与社会的 关系、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巩固了自身的统治,提高了社会 的稳定化程度。

(二)加强制度建设是在总结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历史经验中得出的基本结论

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自身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 问题。在政治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确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原则,但在具体制度的设 计和安排方面,还有待于充分体现和保障人民的民主。在政治实践中,长期不注重社会 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治化程度比较低,普遍存在着人治和 策治的现象。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原则,没有在政治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反映。人 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曾精辟地指出:“我们过去发 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 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 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 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他虽然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 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 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1][P333]这段话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鉴于过去长期忽视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的建设,从而造成民主 政治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教训,我们党高度重视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邓小 平同志曾多次提出和强调必须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五大 在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治理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 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这就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三)按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1.按照现代政治运行的特点和规律,改革和完善决策、管理、监督体制与机制

所谓按照现代政治运行的特点和规律,改革和完善决策、管理、监督体制与机制,就 是要按照现代政治的要求,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 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结构体制和运行机制。这种权力结构体制和运行机制 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国家权力机关在决策、管理和监督方面真正达到科学、合理、民主 、有序和高效的目的,改变政治运行的无序化和低效化。为此,要按照人民民主原则, 完善和创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组织形式,人 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没有政治权威,是不是真正发挥作用,直接关系到人民 民主的真实性与否,也是衡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加强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建设,一是要树立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政治权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 定,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基本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 的意志;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提高直接民主的 程度;三是要创新监督和制约制度,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使社会主义国家的 公共权力真正置于人民的监督和控制之下,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切实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是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 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 力的改变而改变。首先,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备程度是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尺度。要适应社 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形成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次,要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真正树立宪法和法律 至上的意识。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各级国家机关 、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公民个人都要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 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得有违反和超越宪法和法律的权利。最后,要加强 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

3.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由党的历史地位的变化决定的。在中国共产 党八十多年的发展中,“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 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 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 导国家建设的党。”[2](P11)历史地位的变化,必然要求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也随 之改变。从国家政治结构来讲,执政党与国家权力机关在性质、职能、结构等方面是不 一样的。党是阶级的组织,是代表阶级利益的政治组织。执政党最主要的职能是根据人 民的意志与利益执掌国家政权,而国家的权力机关是由广大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 权力机构。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是按照人民的意志领导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执政 党与国家权力机关在性质、职能、结构上的差异性,揭示了它们不是同一类型或同一范 畴的组织。党应该领导国家权力机关,但不能包揽国家权力机关的具体事物。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就是要求党在执政的条件下,改变战争年代形成的指挥一 切和领导一切的做法,实行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领导。所谓党的政治领导即 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主要包括党在广泛协商的基础上,就国家的发 展方向、政治原则和大政方针作出决策,向国家权力机关提出建议,经过权力机关的讨 论、审议、修改和通过而变成国家的意志,交由政府贯彻执行。党的思想领导,就是引 导全国人民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把大家的认识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事业上,以确保党的基本路线、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制定与执行。党的组 织领导,主要是向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并通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头执行路线 方针政策的模范行动,来体现党对政权机关的领导作用。

从执政行为方面讲,党必须依法执政。在这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党要带头在 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党领导人民制 定了宪法和法律,不但要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而且自身也要遵守并服从宪法和法 律,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带头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从中央到基层, 任何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都不能同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任何党组织和党员都没有 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决不能以党代法,以权压法。依法执政的方式既能体现 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宏观指导作用,又能发挥国家政权机关的政治权威作用,是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从当代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在我国现阶段,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基本原则是, 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 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要充分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来看,不同类型的社会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链条中的一 环,是相互衔接的。作为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文明,同样具有内在的联 系和历史的继承性。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不可能脱离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大 道而独行。第一,政治文明作为人类政治发展进程中取得的进步成果,必然包含着具有 “普适性”价值和意义的内容与形式。政治文明的发展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方面,必然 有其内在的运动规律,无论哪一个国家和社会,其政治文明的发展都受这一运动规律的 制约,因而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必然存在某些共性,即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 文明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支配。近代社会政治实践中提出的 主权在民、分权制衡、依法治国、自由、平等、人权等主张和原则,无疑具有“普适性 ”价值。也正是从政治发展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借鉴人 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第二,政治文明所体现的积极成果是由人类在自身发展的过程 中共同创造的,应该为全人类所共有。从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来看,不同政治 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与渗透,各种政治文明因子的相互移植,构成了政治文明发展的重 要景观。尽管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政治文明形成的历史有长有短,有着不同的自然和社 会条件,但都包含着在不同时期内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自己特有的贡献。一 切体现和反映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推动和促进政治进步的积极成果,都是由人类在 政治变革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制度的进程中,应该大胆地利用和借鉴作为人类共有的政治成果,以促进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即使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也应该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迈出的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大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两种不同类型 的政治形态,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是,作为前后相联的政治形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之间又存在着历史继承关系。事实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是凭空产 生的,而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中,在对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的某些观念、原则和形式的批判继承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的一种历史超越。对于这一点,列宁非常明确地说:“资产阶级共和国、议会和 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没有议会制, 没有普选制,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我们工人自己将以资本主义创造的成 果为基础,依靠自己的工人的经验,建立由武装工人的国家政权维护的最严格的铁的纪 律,来组织大生产,把国家官吏变成我们的委托的简单执行者,变成对选民负责的、可 以撤换的、领取微薄薪金的‘监工和会计’……这就是我们无产阶级的任务,无产阶级 革命实现时就可以而且应该从这里开始。”[3](P212-213)这说明,对于资本主义政治 文明,也要采取历史的辩证的态度。尽管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存在着不可克服的阶级局限 性,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适应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创设的民主政治形式,如规范的 政治运作程序和完备的法制,它们所倡导的民主、自由、人权的基本理念,是可以为我 们所借鉴和利用的。因此,我们不能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一概采取否定的态度。

(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必须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和相互渗透性的特点,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民 主政治的具体实现形式总是同一定民族和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历 史传统和民族心理等所构成的国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不同国家的社会、历史、文 化传统各有特点,经济、政治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各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不可能是 一种模式。国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民主政治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一个国 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模式和制度设计必须合乎本国的国情,不能把某一种特定的民主制度 模式作为判别是否民主或者民主成熟水平的标准,更不能把它当作政治实践中必须完全 效仿的样本,这与民主政治之间的相互借鉴是根本不同的。

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从社 会主义的实际出发,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所谓从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是指当代中 国政治制度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政治制度体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无 论倡导什么样的主导价值观念,构建何种政治制度,建立什么样的运作机制,其宗旨都 是维护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抹煞政治制度的阶级性就无法正确认识和难以科学地说明 社会的政治现象。因此,在政治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意形式变革、机制完 善、理论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巩固政治制度的本质内容上。在当代中国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最主要的是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维护最广大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所谓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就是说,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 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同时,还要认识到,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特 别长,民主与法制的基础比较薄弱,政治文明的发展起步较晚。因此,从总体上讲,我 国目前只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框架或体系,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 设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历史遗留下来的和现时所产生的以及国际局势变化所带来的 一系列有碍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难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道路相当漫长。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来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要将政治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近期目标结合起来 ,有步骤和积极稳妥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要不断地探索多种民主形式,促进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渐进发展。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践 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该靠自身的制度创新,而不是简 单的制度移植或嫁接,因此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事实上,西方国家政治制 度作为西方各国政治运行的载体,是在西方社会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中 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从本质上讲,它体现和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价值观,是西方资产 阶级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鲜明的阶级特性和特定的政治功能表明,这种政治制度不是 ,也不可能是其他国家政治文明建设模式的最佳选择。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要坚定不移地走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 展。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收稿日期:2003-01-15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