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魏丽莉

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林业局职工医院 153100

【摘 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病人进行随机对照实验,进行不同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之间的疗效。结果: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发现,各项指标研究组都比对照组好。结论:对冠心病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护理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综合护理;疗效评估

冠心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是由于冠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阻塞引发心肌缺血和缺氧,最终引发的心脏疾病。有报道指出,我国冠心病临床发病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冠心病的临床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特别是由于冠心病病程时间较长,患者需要长时间服药治疗。由于患者多数为老年人缺乏对于冠心病相关知识认知,在饮食与行为方式的认知方面也较为缺乏,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冠心病患者意义重大。本次研究将着重分析冠心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及其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研究选取的60例冠心病患者均来自我院,选取时间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60.29±3.41)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13例;平均(61.26.0±3.58)岁。两组基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心内科一般护理:用药指导、生活护理、吸氧护理等。研究组除此之外,综合护理,详细内容如下。

1.2.1用药护理

因为冠心病的病程较长,病情迁延难愈,病人由于长期服药,或是服药种类较多,极易忘记药物的服用剂量或方法,服药依从性降低,针对此类情况,护理人员应和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详细告知病人及家属服药的必要性,若病人年纪较大,可叮嘱其家属监督其服药,从而提升治疗依从性。若病人用药较多为防止其忘记用药或记错药量,可将病人每日每次所服药品名,剂量用法打印出来,并将其交给病人家属,令其监督病人每日服用,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

1.2.2生活指导与饮食护理

病人入院后应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和生活指导。由于冠心病病人多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而临床研究表明,饮食及生活习惯对冠心病病人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病人住院后,告知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规律饮食,按时吃饭,低盐低脂,保证饮食清淡,不要暴饮暴食,少吃脂肪、热量及盐分含量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奶油蛋糕、榨菜、熏肉等。禁食生冷、辛辣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以及纤维量丰富的食物。此外,告知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戒烟戒酒,定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饭后散步,早起适当地快步走等。同时,注意调节心情,保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紧张。

1.2.3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应在专业医师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护理人员可依照每个病人的病情及身体状况拟定适合的康复训练计划。应结合病人的身体情况,掌握好运动强度,以病人能接受为宜,切勿令病人太过劳累,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做好保护工作,病人在锻炼时应有专业的人员陪同和指导,病人训练完毕也应由一人陪同送至病床。有关研究表明,适当的康复运动能够提高病人的身体素质,改善病人的心血管功能。康复训练完成后,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放松训练,从而减少乳酸堆积,减轻肌肉酸痛感。在进行放松训练时,可播放舒缓的音乐或对其进行按摩,从而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令其能够达到身心完全放松的状态,更好地进行下一次训练。

1.2.4心理护理

因为病人病程较长,加之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因此,病人多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烦躁、抑郁的心态,对生活充满失望,甚至产生轻生和自杀的念头。因此,针对此类情况,护理人员应依照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寻找其产生消极心态的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心理干预,倾听病人的心声,令其心中的负面情绪得以宣泄,同时,对其进行语言上的开导,改变其极端的想法。此外,还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文娱活动,并鼓励每个病人参与,令其心理上得到满足,更好地克服消极心态。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的方式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帮助病人改变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治疗依从性。

1.3评估标准

经过不同护理后,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依照得分情况评价综合护理和一般护理的疗效,此外,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

1.4统计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实验结束后,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发现,各项指标研究组都比对照组好,两组之间差别明显(P<0.05),统计学有意义,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n(%)]

3.讨论

综合护理干预是由常规护理演变而来,这一新型护理模式体现了个性化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有文献报道,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症状,提高疗效[1]。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下,通过实施用药护理、饮食生活护理、心理干预、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可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功能恢复,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促进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有较大提升,该护理方案值得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辉.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12):801-802.

[2]梁少芬.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5):79-80.

[3]王玉婷.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19(11):721-722.

论文作者:魏丽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魏丽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