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与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解读--中日历史唯物主义与价值哲学研讨会综述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讨论与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解读--中日历史唯物主义与价值哲学研讨会综述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探讨与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阐释——“中日唯物史观与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中日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0257-2826(2009)12-0082-03

2009年8月23—2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中日唯物史观与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日两国的近40位专家、学者,就“唯物史观与价值哲学”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讨论与交流。会议主要围绕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等问题展开,取得了颇多共识。

一、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来注重对唯物史观的解读,他们从文本出发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精致的阐发,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学术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对如何“称谓”和“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等问题争论不止。近年来,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兴趣又有显著提升。在研讨会上,中日学者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自然概念、异化理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嵨崎隆教授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公式”进行了充分解读。他把历史唯物主义“公式”分为三个要素:“生活—意识”关系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论、从亚细亚生产方式开始的奴隶制、农奴制、资本主义等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阶段学说。同时,他以历史发展阶段学说为中心,结合马克思的其他著作,从马克思本人的实践的——主体性问题意识出发,关注异化论的问题构成,重新考察了马克思的实践意图如何发挥作用。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岩佐茂教授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直存在着对人的本质理解的低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人的本质与唯物史观密切相连。人的本质是追问人的具体存在,唯物史观是唯物地把握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因此唯物史观的基础是人的本质论,而人的本质需要借助唯物史观全面展开。人的本质需从异化论的视角来考察。同时,异化论对探讨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唯物史观也十分重要,它可以用来考察共同体,也可以用来考察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一直是我国学界争论的焦点。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是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转换,即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与此同时,哲学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人类解放的问题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从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双重关系中去把握人本身,从世界观的视角解答“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问题。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指出,重新思考“称谓”和“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切入点是:必须从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和理论使命的革命;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硬核或解释原则的革命;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革命。历史的唯物主义不仅是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唯物主义,也是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辩证法。因此,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实质是新历史观,这种新历史观的真实意义是新世界观。

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区别,复旦大学邹诗鹏教授认为,历史地理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内在相通性应根植于历史唯物主义对启蒙传统的历史性的超越,从批判和超越全部西方哲学传统的意义上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合法性。马克思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启蒙观的内在历史合理性的同时,超越了启蒙的传统,把启蒙转变为实践,把人类解放把握为政治解放与社会解放,把自我意识的确证转变为意识形态批判,从而把历史唯物主义看成是一门全面分析和批判现代性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科学”,并开创了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南开大学王南湜教授进一步指出,正确处理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兼有以“历史”为研究对象和以“历史”为理论方法的双重含义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这两者的关系是: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之为一种方法或解释原则,才使历史之唯物主义地作为研究对象得以可能。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建构其对象,这也就表明了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双重意义的内在统一性。历史唯物主义得以可能的两个条件是:一是对旧唯物主义研究领域的超越,使自然纳入了历史领域;二是建立了历史的辩证法,使唯物主义地把握历史成为可能。

我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目前存在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这五种称谓。北京师范大学沈湘平副教授对此进行了简要的评价。他认为,可以准确地表明整体的马克思学说是历史科学。但我国学界长期以来对马克思的历史科学存在误读,直到“回到马克思”风潮兴起,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才真正进入了专业的中国马克思学说的研究者视野。但是,对这一论断的深入解读还没有实现,还有待继续探索。

二、价值哲学

价值是哲学探讨的永恒主题。上世纪80年代,国内学界主要围绕着认识与价值的关系、价值与真理的关系等在认识论范围内讨论价值问题。90年代,价值问题的研究开始逐渐摆脱认识论的框架确立了自己的独立领域。进入了新世纪,随着现实的不断发展,价值问题越来越为学者们所关注。价值哲学是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之一,在会上,中日学者就价值的等级性与历史性、当代社会的价值观、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观点。

价值具有等级性与历史性。阪南大学文学部牧野广义教授首先从“现实的主体把握”来理解价值,把其分为自然和社会的事物作为对人的有用性的价值;作为人的欲求对象、目的和手段的价值;作为对人的实践的理想、规范、理念的价值这三个层次。其次,他从“人的生活的社会生产”理解价值的等级性,即自然—物质的价值、社会的价值、精神—身体的价值、人的价值四个等级。为了真正实现“人的价值”,“自然—物质的价值”、“社会的价值”、“精神—身体的价值”相互连接,构成体系。第三,他根据马克思在《经济学批判大纲》(1857—1858)中对人类史的划分来思考价值的历史性。把价值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的价值”没有充分的自觉。第二阶段,人通过依赖商品、货币等物具有了“独立性”,实现了“人的价值”,可是在劳动的产物作为商品交换的社会中,商品似乎自身具有了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价值”并没有真正实现。第三阶段,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成为可能。

北京师范大学张曙光教授指出,现代社会的价值和价值观的是非曲直寓于现代本体论与现代价值观的关系中。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迫切需要价值的重新启蒙即“价值自觉”。要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就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共生共荣、和而不同的关系中,创造并实现本体论和价值论根本统一意义上的“价值”。他还认为,应从生产的逻辑、交往的逻辑和心理的逻辑三个方面理解当代价值问题。

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吴向东教授认为,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依赖于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本体论立场和方法论预设。思想史上存在社会整体主义和个体原子主义这两种对立的立场,但它们却分享着同一种思维模式:将个人和社会看成是既成的、相互分立的东西,把其中一方归约为另一方的抽象的实体性的、静态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存在论层面上的逻辑本原既不是抽象的个人,也不是抽象的社会,而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这一设定为我们批判性地认识和解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探讨现实社会中合理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原则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前提和基本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兰久富副教授指出,人的存在问题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第二个层次是关于人如何存在和应该如何存在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关于人的存在有没有意义以及有什么意义的问题。宗教和道德曾对人的存在问题做出解答,但到了近代失去了合理性。科学在解答外在世界方面取得了成功,人们希望用科学的方式来解答人的存在问题,但是科学的本性不适合解答人的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困境下,价值哲学必须开拓新的思路来解答这个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

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向注重以文本为依据,尤其是在文献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伴随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的成立和张一兵教授《回到马克思》的出版,我国学术界掀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的热潮。学者们开始强调从文本出发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不仅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的重新阐释,还包含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翻译和解读。在这次研讨会上,中日学者分别就两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的新成果和动态发表了意见。

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嵨崎隆教授在对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对历史唯物主义“公式”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关东学院大学经济学部渡边宪正教授在《唯物史观与意识形态》一文中,主要就马克思在1985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唯物史观的公式”中出现的“社会意识诸形态”或“意识形态诸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对意识形态具有的性质、经济意识的问题、意识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形态论的课题、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阐发。京都产业道学文化学部大河内泰树助教指出,在日本《资本论》研究中“价值形态论”的研究最为盛行。日本学者久端间、宇野对“价值形态论”的研究为日本战后的《资本论》研究开拓方向。在此基础上,广松涉从物象化的观点对“价值形态论”做了积极的解释。因此,“价值形态论”在广松涉的物象化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梁树发教授的发言梳理了国外学者、“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和其他学者的马克思恩格斯关系论,把中国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认识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质说来,肇始于西方学术界的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是一个被过分夸张并意识形态化了的问题,必须正视它,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它。

深入挖掘马克思经典文本的含义,对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我的自我享乐》部分进行了解读,甄别了作为施蒂纳“唯一者”体系最后环节的“自我享乐”的基本含义及其论证逻辑,梳理马克思对其思想的把握、理解和批判。他认为,施蒂纳的“享乐”是对个体的唯一性、独自性的理解和珍视,是个人的内心的领悟、体验和创造。马克思从社会的、阶级的角度来解释享乐生活和享乐主义,廓清了它们所有产生和发展的外在环境,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揭示了其大致趋向和后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体系,它具有国际性与现代性。望月清司是日本战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在日本享有“望月史学”的美誉。清华大学韩立新副教授结合翻译望月清司的《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的情况介绍了望月的历史理论。望月所说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作为世界历史普遍发展形态的“共同体→市民社会→社会主义”;另一个是作为世界史个体的日耳曼世界向市民社会生成的历史;还有一个是非日耳曼世界如何向市民社会过渡。这三个层次的共同内容都源于共同体如何向市民社会生成,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理论可以定义为关于市民社会历史分析的理论。

南京大学张亮教授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与政治经济学出发,指出法兰克福学派的伟大意义在于,霍克海默确立的所谓批判理论“是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的”,格罗斯曼与波洛克经济学家的政治经济学论著中批判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的阐发对于正在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理论界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此次会议在中日学者认真而严肃的讨论下完美闭幕,然而它所产生的影响力并未消失。本次会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展示了研究唯物史观与价值哲学的不同视域和路径,为进一步提升中日唯物史观与价值哲学领域的研究层次和水平提供了平台。同时,它还加深了中日两国的学术交流与对话,扩大了中日两国学术界的合作与共识。

标签:;  ;  ;  ;  ;  ;  ;  ;  ;  ;  

讨论与对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解读--中日历史唯物主义与价值哲学研讨会综述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