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研究论文_莫绪杰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研究论文_莫绪杰

莫绪杰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湘漓镇初级中学 541300

【摘要】新课标理念倡导在语文课堂开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互动教学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初中语文课堂的互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教师要找到课堂互动低效的根本原因,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真正为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互动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201-01

互动式教学模式旨在加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要求教师善于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由此可见,教师要做好教学资源的整合管理工作,改变目前语文课堂学生厌学、弃学的发展现状。本文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握课堂互动的时机、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和高度重视善教和乐学四个方面进行有效性研究。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彼此间的互动性

新课程改革多次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尽管教师在语文课程活动中践行新理念,然而部分教师仍旧以保留守旧的教育思想,将学生禁锢在单调乏味的理论框架体系中,长此以往加剧他们对语文课程的厌烦心理。基于此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采用的教学方法更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无形之中只会让师生间的关系渐行渐远,学生就更不会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说出主观想法。因此,要想让学生配合教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例如:在学习《木兰诗》相关内容时,相对来说文言文是最难学的语文课程内容,学生对于课堂提出的问题会显得兴趣缺缺,教学工作往往会陷入尴尬的困境。要想让学生对乏味内容产生热情,在课前教师要简单描述木兰代父从军的事迹,让学生体会到巾帼英雄的忠孝节义,通过讲述家喻户晓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内心对教师的排斥畏惧心理,从而保证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情况。

二、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把握课堂互动的时机

为了加强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效果,教师要根据每节语文课程的不同内容以及师生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好课堂互动的时机,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每节课程的质量。教师不妨从这两方面着手:首先,紧抓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多数教师在课堂改变传统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法,但是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直接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主要是互动的内容与学生联系性不强,模糊的教学目标让人无从着手。因此,教师要提前掌握好教材间内在的联系,精准理清课程重难点内容。基于学生发展的特点、自身的经历等多方面,设计的课堂问题要有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思考后能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这远比课后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强很多。其次,要把握不同学生的情感需求。学生的情绪意志与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良好的精神状态更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实施开展。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法让学生对内容本身产生探索欲,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无穷魅力。

三、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在质疑中有效的互动

以往语文教学多以教师讲解理论性知识为主,学生只顾埋头做好每节课程的随堂笔记,守旧的教学模式只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要想让学生自主去思考分析问题,最好让学生用心走进语文的世界,使他们对内容本身有强烈的探索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发展特点构建民主的平台,真正的为学生创造出质疑问题的基础物质条件。在语文课堂教师要有计划性的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使他们有勇气敢于对课程内容提出疑问,这也是体现学生主体价值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对于学生的提问要及时给与回复,不能绝对的否定学生给出的答案。教师要积极发挥中课堂的指导作用,在质疑中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全面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师要多加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切勿让自身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在自主分析思考的活动中,对任何事情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深刻印象。

四、高度重视善教和乐学,加强师生的互动效果

要想达到师生间有效的互动效果,教师要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只有精准的选择课程的切入点,才能保证每堂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要明确善教只是教学的手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达到乐学状态。因此,教师善教表现在要做好知识点的整合梳理工作,清晰整理出各个知识间存在的联系,把握各个知识点产生的整个过程,这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载体。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问题法、辩论法、发现法等诸多教学方法,教师要仔细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同样学生的乐学主要表现在主动探索语文新知,把握和理解语文知识的本质内涵。教师不要将学生思维禁锢在条条框框中,要让学生发散思维去理解和感知。

结束语

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最大程度发挥潜能,才能真正促进师生间的共同发展。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每名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差异化情况适当增加课堂交流的机会,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杰.对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探讨[J].课外语文,2018 (24):94.

[2]吴灵芝.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分析与策略[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6(12):12-13.

论文作者:莫绪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研究论文_莫绪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