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汉(单身汉)问题还是女童的人权问题?出生性别比高的报告的性别分析_性别比论文

单身汉(单身汉)问题还是女童的人权问题?出生性别比高的报告的性别分析_性别比论文

单身汉(光棍)问题还是女童人权问题?——高出生性别比报道的社会性别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单身汉论文,女童论文,人权论文,光棍论文,性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国人口普查及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中国大陆出生婴儿性别比自80年代持续偏离正常范围(103~107)以来,其不平衡日趋严重。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108.5,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为110.9,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上升至111.14,1995年1%抽样调查为11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为119.92①。这些数据通过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关注。

早在199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全国妇联主办的“全国女童问题研讨会”上,英国伦敦大学的中国人类学教授Elisabeth Croll就根据四普的数据说明了中国存在着高出生性别比以及女婴死亡率偏高的问题,并分析了中国男孩偏好的原因。她指出,这不仅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因为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南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将高出生性别比和女婴死亡率偏好归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会将问题简单化,从而忽略了性别不平等的文化结构及社会结构的影响②。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朱楚珠教授也指出:“男孩偏好、重男轻女是其根源性原因,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下的低生育环境是其条件性原因”③。此会特别邀请了媒体作为正式代表参加,期望媒体关注并报道中国女童的生存、发展和受保护的问题。但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大多数媒体仅发了一个短消息,尔后便保持了沉默。

2000年五普以后,高出生性别比持续增长的数据首先引起了官方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其研究报告与干预方案不断出现。2000年至2003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在安徽省巢湖市开展了“改善女孩生存环境”的项目。2003年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旨在通过倡导男女平等思想,扭转中国、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存在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失衡现象。“关爱女孩行动”的启动、新闻发布、干预措施等引起了大多数媒体的关注,有关高出生性别比的报道开始逐渐增多。

国家对高出生性别比的高度重视使之成为媒体报道的一个议题。2004年3月两会期间,无党派人士李伟雄就高出生性别比问题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作了专题发言:“十多年后中国将有数千万的光棍汉找不到老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被很多媒体转载,形成媒体报道两会的一个热点。2004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提出要“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开展必要的专项治理活动。”“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力争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得到遏制”(《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两会和胡锦涛讲话以后,不仅中央报纸,地方报纸也开始报道各省市的高出生性别比的情况以及干预措施。

由于大众媒介对公众的影响力,我们不能不关注媒介是如何建构“高出生性别比”问题的。本文试图从社会性别角度分析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6月20日大众媒介中的高出生性别比报道。应该说明,在中国,多数媒介报道履行了“监测社会发展”和“传达信息”的责任。但是,本文集中反映的是大众媒介在报道“高出生性别比”问题时的缺憾以及对妇女人权有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已经有很多学者在其文章或著作中讨论了社会性别的概念及其在中国的应用。④社会性别被看作是在一定社会文化制度下形成的性别等级制的社会关系。根据社会性别分析理论,我们将提出:基于谁的利益建构了这个高出生性别比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发现还是掩盖了性别等级制的社会关系?所建构的问题关注的是对男性还是对女性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的战略与方法是促进两性平等还是仅仅是保护男性群体的利益?

1.高出生性别比问题的性质:基于谁的利益建构了高出生性别比的问题?

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北京行动纲领》中,性别鉴定选择性流产以及虐杀女婴被看作是针对妇女以及女孩的暴力。“对妇女的暴力行为还包括……溺杀女婴和产前性别选择”(第115条)。在消除对女童的暴力部分中,第283条强调各国政府有责任“颁布和实施立法,保护女孩免受各种形式的暴力,包括产前性别选择、溺杀女婴……”。

由于产前性别鉴定或虐杀女婴通常发生在私人领域的家庭,往往被传统文化和社会所容忍。人们也很容易从男性群体的利益出发担心未来的男人没有性伴侣,从而忽略了这种暴力对女性人权的损害。本文试图揭示媒介报道的性质——是基于针对妇女的暴力或人权还是基于男性群体性与婚姻的利益来建构高出生性别比问题的。

2.高出生性别比产生的原因:媒介报道揭示还是掩盖了性别等级制的社会关系?

本文也将探讨媒介报道如何解释高出生性别比的原因。计划生育政策、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缺乏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以及“重男轻女”的文化传统等原因经常被专家提及。根据Croll对东南亚国家高出生性别形成原因的研究,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或计划生育政策等会单独引起高出生性别比。她发现,产生高出生性别比的国家的一个普遍特点是“父权制的家庭特征”。在这种制度下,生育率下降有可能引起女儿的高死亡率,经济贫困也会加强家庭对女儿的排斥,各种文化习俗强化了女儿被贬低的情形,并反过来影响了女性对自身的认识。⑤这种日常实践和工作中的分工和等级是构成性别歧视的基础。本文关注的是:媒介是否能报道现实社会存在的结构性的性别不平等对高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3.高出生性别比的影响:主要考虑的是对男性的影响还是对女性的影响?

如果认识到产前性别鉴定或虐杀女婴是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那么我们会首先考虑到高出生性别比对女童的出生权和健康权的不利影响,以及对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影响,因为高出生性别比问题首先是女童和妇女的人权问题。如果忽略这一点,就容易仅仅考虑对男性的影响。本文将检视媒体报道是否只考虑了对男性的影响。

4.新闻报道在讨论未来扭转高出生性别比的方法或措施时,其战略与方法是促进两性平等还是仅仅保护男性群体利益?

这个研究采用战略性/现实性社会性别利益作为分析框架。现实性社会性别利益是指在现存的社会性别分工下,满足两性角色中所产生的在生活上的迫切需求。这种利益的实现不挑战两性关系格局,其利益的满足将延续两性的现存角色。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则针对妇女从属男人的地位和权力关系而言,以改变现有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状况为目标:实现家务劳动及养育孩子的平等分工;清除对女性的暴力,保障妇女不受性侵犯;突破社会性别的男女定型;提供社会性别平等教育;改善妇女控制、使用资源的机会;加强在决策上的妇女参与;创造平等就业机会⑥等。本文将分析媒体报道所讨论的措施是现实性的(保护男性群体利益或保护女性群体利益)还是战略性的(改变不平等的社会结构)。

二、研究过程与样本

本文在检索与分析数十个有关高出生性别比报道之后发现,部分报道从男性利益出发来报道高出生性别比问题。这是高出生性别比报道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以“‘出生性别比’光棍”或“‘出生性别比’单身汉”两个关键词,在google中进行检索,共检索出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6月20日的192篇相关报道,包括若干重复或被反复引用的文章。经过筛选(去掉“网页未能显示”以及超过10页以上的科学研究报告),选择117篇报道为分析样本。其中,新闻报道或评论为113篇,占96,6%;学术会议综述及少于9页的科研报告为4篇,占3.4%。⑦应该说明,这个样本不能推及中国媒介总体,但却能较集中地反映媒介报道的问题。

三、主要研究结果

1.新闻标题

对新闻标题,本文试图采用四个指标进行分析:(1)男性中心标题,通常强调高出生性别比影响了男性婚配,并在标题中显示出“光棍”;(2)中性标题,客观报道如“中国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衡,2010年正常化”等;(3)强调女童人权的标题;(4)其他。

统计表明,男性中心标题为45个,占总数的38.5%;中性标题为68个,占58.1%;其他标题为4个,占3.4%。没有发现有“强调女童人权”的标题。

“北京拉响人口警报:将来他们娶谁?”是男性中心标题的典型。还有:

关注未来的“光棍”⑧出生性别比失调,未来中国5千万男人打光棍;⑨性别歧视引发“光棍现象”;⑩警惕!光棍、缺陷人口未来激增;(11)5年后可能有上千万男“光棍”;(12)我们要不要为20年后孩子讨老婆担心;(13)15年后4000万男人无妻可娶;(14)性别比例失调:四川未来男人被动“独身”;(15)中国人口比例日益失调,2020年或由3000万光棍汉;(16)现在不管理,以后难娶妻;(17)拿什么来帮你,4000万光棍?(18)等等。

可以看出,“女童人权”在标题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强调,女性甚至在标题中没有一个独立的身份,仅仅是男性的附属物“老婆”或“妻子”,是男性的结婚对象。新闻标题集中于男性的婚配问题,而忽略了女童的出生权利及人权问题。

2.导语

导语的分析指标与标题完全相同:(1)男性中心导语,通常强调高出生性别比影响了男性婚配,并在总标题下或分标题下的第一段中显示出“光棍”;(2)中性标题,客观报道高出生性别比情况;(3)强调女童人权的标题;(4)其他。统计发现,49.6%(58个)的导语是男性中心导语;46.1%(54个)的导语是中性导语。有5篇报道的标题与出生性别比无关;没有强调女童人权的导语。

男性中心的新闻导语的例子如下:

到2020年,将会有3000万男人无女可娶;(18)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之日,全国将有3-4千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娶不上媳妇;(20)国外舆论称,中国将在若干年后出现5000万找不到老婆的光棍汉;(21)天津市要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避免引发男青年将来为找老婆而大伤脑筋等一系列问题;(22)等等。

与男性中心标题一样,导语仍强调女性附属于男性,是男性的“老婆”或“媳妇”。解决高出生性别比问题不是为了实现女童的人权,而是为男性解决婚配问题。此外,我们还看到,在新闻标题与导语中,不断地出现男性光棍的数字,从3000万到5000万不等,但很少出现“失踪的女童”的数字。其实这个数字的揭示对善于挖掘新闻素材的记者并不难算。人口学家张翼的文章提到,“如果将15岁以下婴幼儿和青少年人口中为维持各个年龄段105的性别结构而缺少的女性人口数加总,那么我国在15岁及该年龄段以下的人口中,居然缺少了1100多万女性人口”。(23)问题是,这1100万女性人口从来没有机会成为新闻标题。

3.报道内容是否涉及女童的人权

所有的报道(117篇)均未提到女童的人权问题。女童或女性只作为男人的性伴侣出现。这个社会想要女性活下来,仅仅是为了满足男性的需求和利益,与女性的人权似乎没有任何关系。不仅如此,高出生性别比问题在有些媒介报道中还被“娱乐化”了。“光棍”在中国情境里,大都包含着娶不起媳妇的穷困、无妻照料的可怜等内容,既被人嘲笑也自嘲,是生活水平、社会地位低下的一种标签。“中国将出现5000万找不到老婆的光棍汉”的图文报道就强调了这种自嘲,显示高出生性别比会将男性带入“悲惨”的“光棍”生活。被性别鉴定流产的女胎、被虐杀的女婴等是出生性别比问题报道的“缺席者”,如果考虑妇女的利益和需求,如果考虑1100万女孩无辜地“失踪”,媒体恐怕不该“嘲讽”地报道这个问题吧。“嘲讽”强调了男性缺少性伴侣的“困苦”和“悲哀”,对于被流产的、被虐杀的以及失踪的女婴则是一种变相的容忍。

同时,很少有媒介报道深入地讨论,为什么妇女要去做B超?为什么B超如此流行?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且还有着深刻的性别制度的背景。

在样本中,至少有26篇报道(占22.2%)的新闻来源是政协委员李伟雄在政协会议上的发言。如果全文转载的话,新闻报道中会出现有关妇女地位或结构性不平等的信息。他在分析高出生性别比原因时指出,“女孩在家庭中地位偏低,许多父母消极对待女儿的教育、医疗问题,溺杀女婴的惨行也时有发生;社会上针对女性的歧视和平等规定也很多,例如就业难;一些农村出嫁妇女、离婚妇女及其子女的户口、责任田、口粮田及土地补偿费得不到公正对待。另外,妇女在婚后居住地选择、家庭财产继承等一系列问题上也往往得不到平等对待”。但在大多数转载或摘要过程中,这段重要的话被删掉了,而“十多年后中国将有数千万的光棍汉找不到老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却几乎被所有媒体转载。

4.高出生性别比的影响

大多数媒介报道,高出生性别比主要是影响男人的婚配及其一系列问题,而没有指出影响女童、女性人权以及妇女地位的问题。统计发现,明确表示影响男人的报道占65%(76篇),影响女性的占0.9%(1篇);影响中性(如完善人口结构等)的占5.1%(6篇);未提及影响的占29.1%(34篇)。可见,即使高出生性别比实际上是影响了女童的人权,但媒体报道大都关注男性的性与婚姻问题或由此而引起的社会问题。

在报道中被广泛引用的“影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婚姻性别挤压;(2)家庭社会的冲击;(3)买卖婚姻及拐卖妇女;(4)就业性别挤压,男性就业更为困难;(5)养老问题。其中两个原因是直接对男性的影响,其余三个是对社会与家庭的影响,没有对女性的影响。在另一篇“中国男人严重过剩!谁来消化?”的报道中,人口萎缩的问题也被提出,“女性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萎缩,必然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24)

有的报道在讨论影响时,提出的问题就是男性中心的:“几千万个男子没有合法的性伴侣是一个什么问题?”(25)

从若干报道中总结对男性的影响方面,主要包括:

(1)没有老婆。“想想明天的几千万个光棍汉吧,我们不能不震撼和有所行动!”(26)

(2)由于生理需求不能满足导致犯罪或男同性恋等。据人口学家分析:在未来10年,有8%的男性将找不到老婆。性犯罪增长、婚外恋、离婚率、男同性恋增多;买卖婚姻、童婚交换、拐卖妇女加剧。

(3)艾滋病传播。艾滋病预防专家分析:“许多终生找不到妻子的男子生活质量极度恶化,其行为与心理不正常而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他们很可能求助妓女满足正常的生理要求,既促使卖淫嫖娼丑恶社会现象恶性蔓延,又将大大增加艾滋病感染与发病率的上升。这些都将形成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动乱,严重后果不堪设想。(27)

(4)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天津市人口学会副理事长、天津社科院社会学家郝麦收教授指出,人口出生比例失调、失控,会给男性青壮年,特别是农村青壮年婚配带来困难,造成部分男性到正常结婚年龄却不能建立家庭,正常的性要求不能满足,就可能引发性过错、性犯罪多起来,造成社会的震荡。“我国婚姻市场的挤压之势将十分严峻,大量的无法找到配偶的单身汉将赫然出现在社会结构之内。如何满足他们的性需求是任何社会(尤其是文明社会)都无可回避的棘手问题。男性失婚群体将对人类现有的生存理念、家庭制度与社会秩序提出强有力的挑战。”(28)

(5)男人就业的问题。“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并带动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升高,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将产生某些影响。男性劳动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未来一二十年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将比较严重。一些女子占据生产绝对优势的行业,比如纺织、服务等,不得以只能让男子来承担。”(29)

惟一一篇对女性的影响的报道“多出数千万个光棍汉,女性黄金时代即将来临”(30)是为了说明,明天的丑女也许不用再去美容了。

5,解决高出生性别比的策略: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还是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

统计发现,在解决高出生性别比问题时,媒介报道中采用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方案的占12%(14篇),采用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方案的占57.3%(67篇)。

在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中,大都提出要禁止胎儿性别鉴定,包括立法或采用行政措施等等。这可以说表现了比较中性的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

具有男性中心的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的报道则集中探讨男性婚配与传宗接代的问题。比如有的专家提出,不必这样忧虑,因为“出生性别比不等于婚配性别比”,况且还可以走出国门“找新娘”,“在这样一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如果开放地看待自己的人口系统,能够与其他人口系统交流,跨出国门寻找配偶,性别比的影响就更不重要了。有些邻国存在女性择偶难,我国的飞速发展又增加了吸引力,将来跨国婚姻的空间也不可忽视。(31)也有的专家争论说,在人口基数比较小的国家,女性人口的短缺,就很难以国际移民的方式觅求出路等等。无论何种解决方案,都以解决男性婚配为中心来讨论问题。还有的报道顺应了封建文化对妇女的束缚,将妇女视为传宗接代的工具。例如,“如果他们的儿子、几千万的男青年连配偶都找不到,传宗接代岂不成了断宗绝代?”(32)还有的被采访的专家说: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当绝大部分农民的基本生存权还没完全得到根本保证时,来谈人口性别比失调,始终有舍本逐末的感觉”。(33)在这个专家眼里,女婴被排斥在应获得基本生存权利的人群之外。

在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的考虑中,妇女还被当作整治对象,如一篇报道的标题是:“今后,生育对象不得再随意终止妊娠了”(34)。

在考虑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的报道中,主要提出要改善妇女地位,对性别歧视进行综合干预。也有从实用和战略两方面考虑问题的,如“短期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力干预,长期需更加显著地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35)

四、结论与讨论

这些分析说明,一些报道从男性的利益出发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忽略了结构性的性别不平等和女童的人权。被流产的、被虐杀的以及失踪的女性仅仅被看作是男性的附属物——老婆、妻子以及新娘。她们的生命或生活只因男性的需要才具有价值。这种报道无疑正在强化男性中心的性别文化,它将不利于我们国家“扭转高出生性别比”,因为高出生性别比根本原因就是父权制及其深入人心的不平等的性别文化。

这篇论文集中探讨的是媒介报道对促进解决这一问题的负面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媒介报道只有负面影响。实际上,大众媒介在支持女童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1)传播与交流有关高出生性别比失调及干预的信息;(2)宣传先进的性别文化和妇女人权,鼓励消除社会中的性别歧视;(3)发挥媒体议程设置的作用,使高出生性别比不断纳入社会议程,引起公众持续性重视等等。但由于媒体缺少必要的社会性别敏感,缺少对高出生性别比问题及其他性别问题的反省,在传播有利于解决高出生性别比的问题的信息时,也传播了维护男性中心文化的信息。

应该指出,高出生性别比问题的报道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媒体或记者并不是故意要进行性别歧视的报道,而是没有预料到或没有能够克服各种挑战。

(1)高出生性别比问题本身及其改变是一个牵涉到性别政治、经济制度、福利分配、城乡差别、人口结构、计划生育政策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如果考察亚洲地区的高出生性别比问题,还会牵涉到婚嫁制度等更多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人口问题,也是性别平等问题、社会发展问题以及人权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近几年来新提出的问题,由于政治敏感性,大多数记者未能真正卷入有关高出生性别比的报道。记者考虑到并适应这个问题的复杂性需要一个过程。

(2)每个人都是在传统性别文化制度下成长起来的。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大多数人会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积极反应,正如大多数男性中心的标题所显示的那样,这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在起作用。反省、抵制并改变传统性别文化需要每个传播者的特殊努力。

(3)大多数媒体要考虑市场的需求。而决定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的需求和欣赏口味。受众的需求或欣赏口味实际上也是传统性别文化培养的结果。迎合而不是挑战这种口味是很多媒介或记者自然的选择。“光棍”能够成为高出生性别比的标题不是偶然的,它显然比“女童人权”这样的词语来得“轻松”、“易于理解”和引人注目,并且符合市场的要求。反抗具有性别不平等文化的市场力量需要媒体重新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词语,这可能是对记者的最大挑战。

不能因为面临这些挑战我们就不去努力。如果媒介不能在改变性别文化上发挥作用,真正的男女平等更难以实现。事实上,媒体可以采用下列策略来促进性别平等的信息传播,包括:

(1)学习并利用国际人权标准和性别平等的文件。

(2)学习社会性别知识并保持性别敏感。

(3)在采访高出生性别比问题时,不仅采访人口学家,也应大量采访性别专家。

(4)将妇女作为主体而不是性对象或生育对象来报道。如改变“消除性别歧视从怀孕抓起”(36)这样针对妇女的并且将妇女作为生育对象的宣传口号。

(5)塑造突破角色定型的、多元化的女性形象,超越女性被界定为未来生育和照料者的功能,正面报道她们对社会和国家发展的贡献。通过媒体促使公众认识到女孩的价值,同时加强女孩的自我形象、自尊和地位。

2003年,为促进出生性别比平衡,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始启动“关爱女孩”行动,其宣传口号不是将女性视为生育对象的“今天的女童,明天的母亲”,而是“今天的女童,明天的建设者”,这可看作是对性别平等的媒介倡导的积极回应。

注释:

①陈胜利、莫丽霞:《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载《中国大陆出生婴儿(0-4)性别比不平衡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专家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②Elisabeth Croll,Keynote Address: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Issues of the Girl Child in Asia and China,A Report of the National Sumposium on the Girl Child,Bejing,China December 14-15,1999,UNICEF and ACWF,p.8-18.

③朱楚珠:《中国农村改善女童生存环境的研究与社区实践》,载《全国女童问题研讨会论文汇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国妇联,1999年。

④Julie Mertus,Nancy Flowers,and Mallika Dutt:《妇女和女童人权培训实用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谭兢嫦,信春鹰编:《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Candida March,Ines Smyth and Maitrayee Mukhopadhyay:《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香港乐施会,2000年;王政:《越界—跨文化女权实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⑤Elisabeth Croll,Keynote Address: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Issues of the Girl Child in Asia and China,A Report of the National Sumposium on the Girl Child,Bejing,China December 14-15,1999,UNICEF and ACWF,p8-18.

⑥Candida March,Ines Smyth and Maitrayee Mukhopadhyay:《社会性别分析框架指南》,香港乐施会,2000年。

⑦本文作者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研究生庞明慧对资料检索的贡献。

⑧《深圳商报》,2004年3月15日。

⑨原载《瞭望新闻周刊》,2002年9月24日,后在2004年初被多次转载。

⑩《解放日报》,2004年3月9日。

(11)人民网,人民视点,2004年5月12日。

(12)《深圳商报》,2004年4月28日。

(13)千龙网,2004年5月17日。

(14)新快报,2004年3月7日。

(15)新华网,云南频道,2004年3月7日。

(16)《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7日。

(17)新华网天津频道/每日新报,2003年8月27日。

(18)新华网黑龙江频道,2004年3月29日。

(19)深圳商报,2004年3月15日。

(20)《人民日报》,2004年3月7日。

(21)“透视海南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现象”,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3-08/05/content_1011682.htm。

(22)《每日新报》,2003年8月26日。

(23)张翼:《我国婴儿出生性别比持续上升》,原载中国网2002年12月23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50870.htm。

(24)http://women.sohu.com/09/79/blank212757909.shtml。

(25)http://www.rednet.com.cn 2004-3-15。

(26)http://news.tom.com/1002/20040309-736782.html。

(27)“专家担忧出生比例失衡麻烦多”,http://www.yn.xinhuanet.com/topic/2004/xbph/xlym/3_007.htm。

(28)“卖淫嫖娼”存在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http://hnldq.myetang.com/news/news/2001-12-07-1.htm,程一航。

(29)“中国男人严重过剩!谁来消化?”http://women.sohu.com/09/79/blank212757909.shtml。

(30)http://news.tom.com/1002/20040309-736782.html。

(31)“关注未来的光棍”,《深圳商报》,2004年3月15日。

(32)李伟雄:“采取果断措施,遏止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http://health.enorth.com.cn//system/2004/03/15/000750499.shtml。

(33)《重庆晚报》(今天周刊),2004年4月17日。

(34)http://www.qyrb.com/20030628/zmtk/200306290392.asp.

(35)张翼,“我国婴儿出生性别比在持续上升”,中国网,2002年12月23日。

(36)深圳新闻网,“中国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衡,2010年正常化”,http://www.szed.com/n/ca488978.htm。

标签:;  ;  ;  ;  ;  ;  

单身汉(单身汉)问题还是女童的人权问题?出生性别比高的报告的性别分析_性别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