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王目坤[1](2020)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的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调整变化过程及其所带来的影响。作为控制社会思想传播,监管社会舆论变化,过滤敌对价值观的书刊审查制度是维系俄国专制统治的重要保障,受到历任俄国沙皇的格外重视。受社会政治文化条件、国际国内革命形势、沙皇个人思维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俄国书刊审查政策表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如果以俄国出版业发展为水平线,那么书刊审查政策就以波浪线式的方式悬挂在上方,时而自由较宽松,时而保守较严苛,就这样来回切换:亚历山大一世执政前期(1801—1812)是书刊审查政策的宽松自由期,颁布了第一个书刊审查法律,规范了书刊审查秩序,国民教育部和大学负责处理书刊审查事务,到他执政后期(1812—1825),书刊审查政策开始转向保守;尼古拉一世时代(1825—1855)是书刊审查政策的保守严苛期,颁布了两部书刊审查法律,其中一个被称之为“铁律”,出现了部门书刊审查体系,在1848—1855年甚至出现了极度严苛的书刊审查政策,被史学界称之为书刊审查史上的“白色恐怖”;亚历山大二世执政时期(1855—1881)的书刊审查政策也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从1855年至19世纪70年代,书刊审查政策整体上比较宽松、缓和:实施了豁免预审制(仅限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允许私人创办报刊,运用司法手段处理书刊审查事务纠纷;19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国内阶级矛盾加剧,书刊审查政策逐步走向保守,行政专断权和经济处罚举措更多的出现了书刊审查事务处理之中,这种保守趋势一直延续到亚历山大三世时期。亚历山大三世时代(1881—1894)是书刊审查政策走向全面保守的时期,“四大臣委员会”的筹建将处理书刊审查事务的行政专断权发挥到了极致,经济手段开始更多的用于对出版物的惩罚之中,这种专断权延伸到了尼古拉二世时期。直到1901年,在出版业与俄国专制政府斗争了一个世纪左右之后,终于从法律层面出现了利于出版业的规定:出版物的警告处罚不再是无限期性质:在没有受到其它处罚的情况下,第一次警告处罚的期限为1年,如果在1年之内获得了第二次警告处罚,则有效期延长至2年,如果没有第3次警告处罚,则之前的警告处罚自动消除。到1905年,又剥夺了“内务大臣禁止出版物登载广告”和“四大臣委员会”的特权。至此,俄国的出版业在法律层面迎来了曙光。在俄国君主专制体制下,新闻出版业的地位一直未能得到认可。书刊审查和新闻出版业是一对矛盾体,直到19世纪60年代,俄国沙皇认为出版业和社会舆论应完全依附于绝对君主制度的公理之下,政府无须对社会舆论负责。在政治选择上,国家君主享有绝对的自由权,沙皇的权力由上帝赋予,沙皇只对上帝负责,国家君主也没有义务去考虑任何人的意见。到19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出版业和社会舆论的崛起,完全“封印”出版业的策略已经宣告失败,俄国政府开始调整书刊审查政策:第一,改变出版业过去被完全压制的发展道路,“疏通发展渠道”;第二,开始主动利用新闻出版业,有意制造和利用社会舆论为政府服务;第三,完善对出版物的惩罚体系,设置各种条条框框,打压敌对舆论和出版物。这些举措将长期成为俄国政府制定书刊审查政策的核心出发点。
黄润青[2](2020)在《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学术界更侧重于集体化时期的乡村被“国家化”的一面,直到1980年代的农村改革之后,相关研究虽再次确立乡村的主体地位,但是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和发展策略却被或多或少有所忽略。当以乡村为研究视角时,可以发现国家对乡村的主导并不能完全取代乡村的主体意识,也抹杀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相反,国家权力的下沉,造就了乡村社会强势的公共权力。山东朱村的半个世纪发展历程和社会变迁表明,乡村社会有其独特的生存规则、价值取向,及其对国家权力的集体应对方式。国家与乡村的“二元对立”的解释模式,一定程度上矮化了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和主体意识。1949年以来,朱村的核心问题是人口增长和人地失衡,朱村要面临其带来的资源短缺、家庭贫困、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1960年代朱村的出生率高于全省平均值,人口暴增,加之水利工程占地,使得朱村的人地冲突问题更为严重。人口的增长与家庭的核心化致使家庭的劳动力比重减少,从而使家庭个体的经济收入和抗风险能力降低。公共资源的紧缺与家庭负担的增大,使朱村村民更加依赖于通过国家建构的集体权力。集体对资产、农产品的支配权,成为乡村公共权力的支点和集体行动的基础。一方面,乡村的组织化、单位化,缩小了村民生活、生产的距离,从而给乡村社会留下了自我管理的空间;另一方面,人地关系的失衡、资源的短缺,也迫使朱村不断地在国家经济体制框架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借以维系生存和寻求发展。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是依靠国家在乡村建立的党政组织基础上实现的。干部是乡村公共权威的直接代表,同时又区别于国家代理人、乡村保护者。干部个人的家庭背景、出身、经历等因素,成为其行为选择的重要原因。朱村在抗战时期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1949年之后的干部群体基本是革命时期中共党员、干部群体的延续。朱村作为人口众多的主姓村庄,更能体现出国家权力运作和内生的社会关系网络交叠、博弈的复杂性。在乡村与国家博弈和双向渗透的过程中,乡村社会内生的家族、血缘关系对乡村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朱村新任干部的血缘关系网络愈加清晰。乡村社会存在多层次、多维度的利益主体,村民以“己”为出发点构建利益共同体和“私人的道德”。“公”与“私”的界限是集体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国家主导下的制度建设、内生性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体的理性行为选择共同维系着乡村社会秩序。朱村人口众多,其秩序的维系依赖于制度和规则,这既是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的体现,也符合乡村社会生存逻辑。而且,在绝大多数村民不具备向村外发展的能力时,村民维护其自身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相比于国家的权力制约,乡村社会内部的制约往往更具常规和有效。集体化时期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并不是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的全部因素,以工分制为基础的分配制度也不能囊括乡村贫困的原因。集体化时期普遍贫穷的状态使乡村社会依靠生存伦理和互惠原则,并将分配制度推向“平均主义”方向。但是,所谓的“平均主义”是以家庭劳动力再生产作为“道义经济”契约的担保。集体化制度的问题并不在于集体经营效率的低下,而在于人口与制度的悖论使乡村无法突破人地冲突的困局,从而导致“过密化”生产愈发严重。作为生产单位的乡村,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人多地少的困境,朱村的首要目标是生存,其次是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并不能完整覆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乡村社会利用其受限的自主权和可掌控的“边缘地带”,围绕着“生存”和“发展”不断努力,其中既包括以“反行为”方式呈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需求,也包括朱村在农业生产规划、劳动力分配、农业机械化发展和集体权利的维护等方面所呈现出的经济理性和自主意识。为解决生产“内卷化”的问题,朱村规划集体副业、林业的生产,鼓励村民从事建筑、运输等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朱村种植业集体经营的单位面积产出不低于自留地。“集体”并不仅仅是国家权力下延在乡村社会的代表,同时是作为乡村社会利益的角色代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为土地资源的紧缺,朱村的劳动力逐渐走向市场。与此同时,朱村利用集体化时期的公共积累发展村办企业,农民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公共权力削减,村民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距离拉大,集体行为的逻辑也慢慢失去其根基。转型期内乡村社会的地方性规则和市场化的发展使乡村管理者具备了利益交换的可能。村民选择向外发展,从而在乡村的公共事务上主动退让。乡村社会中既涵盖个人逻辑、集体逻辑和国家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也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契合和渗透。乡村社会的发展策略,并不限于农民的“反行为”。朱村的历史变迁表明,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还是改革时期,国家权力不能替代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余天翔[3](2019)在《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各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大量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使得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长远发展。为此需要提倡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商业建筑全年运行时间长,能源消耗大,大型超市建筑属于商业建筑的一种,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各地都建起了大量的大型超市,且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型超市由于其货物种类和售卖形式的特殊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对其进行节能设计研究意义很大。但当前针对商业建筑中的商场建筑研究较多,而针对大型超市建筑,尤其是以苏州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的大型超市建筑的节能设计研究较少,因而本文希望可以做这方面的补充。本文首先对苏州大型超市进行了实地调研,掌握了苏州大型超市的基本情况,根据调研总结出节能设计路线即大型超市供暖空调节能、照明节能和通风节能。接下来针对苏州大型超市供暖空调和照明节能进行深入研究。对多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整理,梳理不同规范的节能措施。按照不同规范的节能措施,计算模拟出照明能耗和供暖空调能耗。分析得到的能耗数据,得出各措施的节能效果和总体节能效果。通过计算模拟发现了现有节能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研究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进一步节能措施。最后针对大型超市通风节能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说明了大型超市通风的必要性,提出在过度季节和夏季夜间利用自然通风维持室内空气质量。针对苏州大型超市室内空间设计捕风器通风,并利用CFD软件进行模拟验证。通过模拟得出捕风器通风完全可以保证苏州大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并找出了效果较好的捕风器的布置方式和大小。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苏州地区大型超市提出了针对性的节能设计策略,研究结果为既有超市节能改造和新建超市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裴世东[4](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提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周勇[5](2019)在《逐日太阳辐射估算模型及室外计算辐射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我国太阳辐射台站分布少、已有辐射数据缺失严重的问题,本研究提出“辐射台站补全——无辐射台站估算——非台站区域插值”的全过程思路,依次采用“基于辐射台站的估算模型——无辐射台站的通用模型——非台站区域的插值模型”解决我国的已有辐射数据缺失、无辐射数据和无气象数据的三类辐射数据补全问题。进一步,室外计算辐射是建筑负荷计算、太阳能集热器、光伏板面积计算的基础参数。由于辐射数据缺失,难以获得室外计算辐射需求的长期太阳辐射数据,传统建筑负荷计算用夏季室外计算辐射主要采用7月21日晴天太阳辐射,受实际天气状况影响,实际太阳辐射小于晴天太阳辐射,易造成设备容量偏大,不保证率减小等问题;冬季运行太阳能系统和全年运行太阳能系统容量计算则主要采用短期辐射数据的12月平均日辐射参数和年总辐射参数统计值。短期数据难以表征辐射长期变化特征,易造成设备容量计算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利用补全的30年长期辐射数据,提出不同系统室外计算辐射统计分析方法,为太阳能利用系统设计计算提供基础参数。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太阳辐射分区是太阳辐射估算模型性能分析和通用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传统基于辐射台站的辐射数据分区方法,将无辐射台站定性划分至各个气候区,容易造成距离台站较远的地区,尤其是两个分区边界地区发生误分问题,属于定性分区方法。基于此,本研究基于k-means聚类和SVM-GA分类,提出了两步法太阳辐射分区新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以月平均太阳辐射为评价指标,将辐射台站划分成5类;然后,利用SVM-GA,以辐射台站的常规气象数据作为训练集,以无辐射台站的常规气象数据作为测试集,将无辐射台站划分成5类。该方法在分区过程种引入无辐射台站,将传统定性的太阳辐射分区方法转换为定量的分区方法,显着提高了辐射分区的精度。(2)针对辐射台站辐射数据缺失问题,本研究利用96个辐射台站的日照百分率、日平均温度和日较差数据,分析了不同辐射分区总辐射与日照和温度的相关性,构建了我国基于日照百分率和基于温度的太阳总辐射估算模型,补全了96个辐射台站的太阳辐射缺失数据。进一步,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模型在各个气候分区的预测精度;给出了各个气候区最适宜的总辐射估算模型,进而构建了我国太阳总辐射估算通用模型,补全了我国564个无辐射台站的太阳总辐射数据。(3)直散分离模型可以分为散总比和散射系数模型两类。总体来看,散总比模型精度高,但是需要总辐射参数输入;散射系数模型精度低,但是不需要总辐射参数输入,应用范围广。根据台站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情况,气象台站可分为:同时具有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52个),仅具有总辐射(44个)以及无辐射数据(564个)三类。利用常规气象数据(包括日照百分率、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分析了散射辐射与总太阳辐射和常规气象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构建了我国散总比和散射系数直散分离模型。利用散总比直散分离模型补全了52个同时具有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台站的散射辐射缺失数据。进一步,分析不同模型在各个气候分区的模型精度,揭示了各气象参数对散射辐射的影响机理,给出了不同气候区不同气象参数对散射辐射的影响排序;给出了不同气候分区最适宜的直散分离模型,建立了各个分区的散总比和散射系数直散分离通用模型,分别补全了我国44个仅具有总辐射数据的台站和564个无辐射台站的散射辐射数据。(4)针对非台站区域数据缺失问题,本研究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获得了辐射数据空间分布网格数据,补全了非台站区域的总辐射和散射辐射数据。进一步,针对传统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网格数据忽略局部地形对太阳辐射的遮挡作用,进而造成部分地区太阳辐射量估算值偏大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分辨率为90 m×90 m的DEM数据,计算了我国的坡度和坡向空间分布,得到局部地区对直接辐射的遮挡因子空间分布数据,修正了我国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网格数据。(5)针对传统室外计算辐射统计分析方法不合理问题,本研究基于30年长期太阳辐射数据,提出了三种室外计算辐射统计方法:以±0.20 MJm-2d-1为阈值的基于累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冬夏季室外计算辐射;基于累年辐射最小月的月平均日辐射参数;基于累年平均年总太阳辐射参数。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对于夏季设计日室外计算辐射,严寒和寒冷地区统计值和推荐值吻合度较高;而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差异较大,推荐值普遍大于统计值。主要原因是因为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大部分处于湿润气候区,推荐值低估了湿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对于冬季设计日,相关文献推荐的晴天太阳辐射模型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推荐值普遍大于本研究的统计值。主要原因是因为冬季设计日往往处于阴雨天,其太阳辐射量远小于晴天太阳辐射量。对于月平均日和年总辐射参数,由于采用的数据统计时常不同,统计值和推荐值差异较大。
黄晓月[6](2019)在《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1953至1956年,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研究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我国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湘潭县的私营工商业在解放前夕曾遭遇重大打击,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调整工商业,使县内私营工商业的经营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颁布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湘潭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主要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对一些私营手工业品实行统购和加工订货;第二阶段是重点改造棉布商和屠商之后,开始扩大私营工商业的改造范围,逐步地扩展公私合营;第三阶段是在农业合作化达到高潮后,将全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向高潮,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政府重视政策的宣传、干部的培训、对资本家思想的教育,并制定合理的规划,保障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虽然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改造完成后还有遗留了一些问题,但是改造的结果是成功的。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国营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倪震宇[7](2019)在《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空间人类学为视野,以聚落空间为研究对象,探求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的多维成因。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关注人类社会多样性的探索。空间人类学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架构一种全新的空间视野,解读聚落空间的组织形态。以人类社会的多种组织方式为线索,从生计、合作、秩序三个层面出发,从生计模式、社会组织、政治宗教三个不同侧面认识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生计模式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是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聚居,对诸土地、水等资源的选择、利用与控制的产物。农业经济与商业经济作为人类定居社会的两种基本经济类型,深层作用于聚落空间,形成了稳定分散、匀质分布的乡村聚落和集聚向心、层级分布的商业聚落,具有完全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社会组织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是以住宅这种承载社会单元——家庭的物质空间,作为普遍的建筑类型和聚落的空间单元。单元依据亲属网络和共同利益两种方式聚居,形成封闭排外、等级分层的家族聚落和开放包容、阶级分化的行业聚落,具有完全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政治和宗教是维持社会秩序、防止社会失序的重要保证。政治形成稳定的政治组织,构成人类社会的行政管理系统,系统通过正式的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如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等,共同作于聚落空间形态。而宗教是人类的精神追求,但也一种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通过信仰、价值、生活方式与规范等,决定这聚落空间的形态。聚落空间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历时变化结果。不同的演变过程、演变动因、演变机制,形成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折射出聚落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的动态构成。正文字数:13.5万字全文数字(含注释、参考文献、附录):16万字图片:260余幅表格:5幅
朱振亚[8](2018)在《基于LUCC的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及影响机制》文中提出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增长极之一,目前地区人地关系紧张、资源环境超负荷问题突出。通过野外实地调查、ArcGIS空间分析、分室情景模拟、多元统计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多种方法,分析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转换,评估生态服务价值组成和变化,分析其空间分布、综合分区及时空异质性,模拟不同情景下的服务价值变化,探究其自然和社会经济影响机制,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规划管理和生态服务价值维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耕地、草地、湿地和未利用地的减少以及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地区自然景观和人工或半自然-半人工景观空间分布较为明晰,林地、草地等主要分布在西北部,而耕地、建设用地等主要在东南部。1990-2010年,地区土地利用主要转为半人工和人工景观,其中2000-2010年主要转为人工景观,人类活动等干扰对土地利用转换的影响不容忽视。1990-2000年,北京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最快,2000-2010年天津市土地利用变化最快;天津市的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最高,北京市最低。(2)2010年地区的净第一生产力77.75TgC/a,其范围0-1334.20 gC/m2a,均值361.31gC/m2a,最大值出现在北京市。地区的水源涵养量105.43亿m3/a,土壤保持量1473955万t/a。替代市场法估算的2010年地区生态服务价值为2635.76亿元/a,地区的重要价值是土壤保持价值,其次是气体调节价值和物质循环价值,水源涵养价值的贡献最小。1990、2000和2010年,效益转移法估算的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2011.15、2131.21和2110.92亿元/a。调节服务价值和支持服务价值的比重超过80%,土壤形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价值贡献率较大。森林生态系统对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总生态服务价值的分布最分散,文化服务价值最集中,单位面积服务价值最接近正态分布。单个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和生态服务价值综合分区都表现出明显的阶梯型。地区的167个区县单元中67.66%个单元属于极强承载区,生态服务价值对人口或经济发展的承载力不容乐观。(3)1990-2010年,总生态服务价值表现出聚集的趋势,高值聚类主要在西北部,而低值聚类主要在东南部。基于面积比率的聚集程度最大,基于GDP比率的聚集程度最小,EB标准化能消除部分空间异常值单元。1990-2010年,除文化服务价值外,其他三类服务价值的重心偏移的方向类似;乡村人口和第一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的方向类似,而其他社会经济重心偏移方向各具特点。20年来,调节服务价值、总生态服务价值和三大产业增加值重心偏移距离较大。总服务价值重心与城镇人口、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重心的耦合性较高;以2000年为界,总服务价值重心与部分社会经济重心变动的一致性有所转变。“情景一”和“情景三”下,地区生态服务价值每年分别下降1.1041和10.1244亿元,“情景二”下每年增加8.1168亿元。按照《土地规划》设定的情景,预计2030年比2010年增加19.7782亿元人民币。2015年,“情景一”的模拟结果最理想,其次是“情景四”,“情景二”的模拟结果最差。(4)温度和降水是生态服务价值的主要自然影响因素,其次是湿度,风因素的作用最小。累年气温年较差、累年年最少降水量和累年日降水量多0.1mm日数特别是后者对生态服务价值的正向作用明显;而累年年平均相对湿度对单位面积服务价值的正负作用共存,以负面作用效应为主。四个自然因子的局部影响机制空间分布特征比较明显。第一产业相关的因子是生态服务价值的主要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财政税收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小。第一产业综合因子对生服务价值的负面作用显着,总人口因子的负面作用弱于第一产业综合因子,而第一产业简化因子的作用效应正负交替。第一产业综合因子的局部影响机制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而总人口因子、第一产业简化因子的局部影响机制空间异质性增加。局部影响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空间非平稳性,局部影响模型优于全局影响模型。
林宇莹[9](2018)在《福建自贸区内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与衔接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建自贸区借由东临台湾地区的地缘优势与文化语言相通的人缘优势,其功能定位为对台交流,并基于该定位,相应地出台许多惠台及两岸便利往来政策以促进两岸商贸、人员、文化交流。台湾地区方面,福建一直是台湾地区青年离岛创业就业的热门地,劳动力流动规模大,加之两地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不同,使得劳工权益跨地域保护问题突出。本研究针对劳工保险中最具特色,与劳工权益最密切相关的工伤保险制度为研究主题,以福建自贸区内台籍劳工为研究对象,希望了解福建自贸区工伤保险与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制度的异同点、自贸区内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与衔接层面的障碍等,并尝试提出两地工伤保险转移与衔接制度的构建模式。本研究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对台湾地区和大陆的相关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对福建与台湾地区的有关规定与政策进行分析,总结两地在工伤保险制度规定上的异同点,并探索转接基点。实地调查法指,本研究深入台湾地区与平潭两地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台胞来福建创业就业的形式,及顾虑的问题。本研究初步发现福建自贸区内台籍劳工大多存在未参与福建工伤保险,且不确定在台所参与的职业灾害保险是否仍然在保的问题。在转移层面,两地户籍制度是阻碍台籍劳工进入福建工伤保险系统的主要原因;转移与衔接制度的缺失是两地工伤保险无法转移与衔接的直接原因。在衔接层面,涉及两地经济发展水平与货币制度情况,以及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制度与福建自贸区工伤保险制度的具体规定,如保险对象范围、工伤认定标淮、保险待遇等。综上,本研究提出的建议在于:(1)确立协调原则,作为转移与衔接制度的指导,如尊重与包容差异原则、平等原则、工伤事故调查就近原则等;(2)设置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制度专管专辖机构以及专门的争议解决处理平台,由台湾地区与大陆共同管理;(3)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促进两地交流学习,利用互联网打造信息与学习资料共享平台;(4)建立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互认机制,包括参保对象范围、费率模式、职业灾害认定标准等;(5)建立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制度计发办法,如确立劳动关系所在地与工作地便利缴费原则,投保薪资分段计算法,保险待遇统一核发等。
刘梦茜[10](2018)在《不同LID规划情景下南京金陵小学雨洪调控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快速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城市人口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对城市水文效应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以快排为主的传统城市排水系统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要求。因而,经过长期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能够将“雨洪转化为资源”的新型城市雨洪管理模式,其中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了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关于LID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项或组合式LID措施的雨洪调控效应分析,而针对场地尺度(Lot Scale)层面的LID规划布局及其雨洪调控效益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导致项目开发者在设置LID措施时缺乏依据与借鉴,进而盲目投入成本却无法有效提升项目的雨洪调控能力。因此,如何构建场地尺度层面上成本-效益最优的LID规划方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海绵校园”作为城市海绵体的子系统,能让师生更亲近自然,实现“海绵校园”的科普和实践效果,对海绵城市建设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南京金陵小学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的LID模块,在5种不同降雨情景下,对比分析了基于不同地表径流特征视角的现状方案和7种LID规划方案的雨洪调控效应。同时,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借助STEP-LID-TOOL工具对7种LID规划方案的生命周期成本进行定量计算,进而综合分析LID规划方案30年生命周期的成本-效率及费效比,最终得到适合研究区的雨洪调控成本-效益(Cost-Benefit)最优的LID规划方案,并为南京和其他城市场地尺度上的LID规划建设及“海绵校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研究结果如下:1)设置不同的降雨情景进行雨洪调控分析将有利于提高实验模拟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从LID措施雨洪调控效应与降雨特征的关系来看,LID措施的雨洪调控效果受降雨特征变化的影响。2)实现研究区雨洪调控成本-效益的最优化,需要因地制宜对研究区进行合理的LID规划,强化本土性、生态性、可持续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统筹考虑LID措施技术与景观规划、建筑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3)在不同降雨情景下,7种LID规划方案的雨洪调控效果均优于现状方案,且不同LID规划方案的雨洪调控效应存在显着差异。对比分析发现,在5种降雨情景下基于总径流量削减效果的雨洪调控效应最优方案均为方案S7(绿色屋顶+雨水花园+雨水桶)。4)综合LID规划方案30年生命周期成本-效率及费效比可得,方案S1(绿色屋顶)为适用于研究区基于总径流削减效果的成本-效益最佳方案。在不同降雨情景下,基于总径流削减效果对不同的LID规划方案进行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并根据研究区一年的真实降雨数据推算出不同LID规划方案30年的总径流削减量,得到不同LID规划方案30年生命周期成本-效率。同时,通过估算传统灰色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得到不同LID规划方案30年生命周期费效比。由于不同LID措施的功能特性具有一定差异,因此本研究区适宜以布设绿色屋顶为主,考虑入渗、储水及削减洪峰流量等雨洪调控效果,可适当配置少部分其他类别的LID措施,有利于研究区较好地实现不同的雨洪调控作用。此外,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此雨洪调控效益评价方法在其他城市场地尺度区域推广时,需注意是否具备径流控制的空间条件或经济条件,在一定情况下可选择较低的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同时,过高的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可能会影响水系统的良性循环并造成LID措施规模过大、投资浪费等问题。本研究也为其他城市场地尺度区域的LID措施具体布局、雨洪调控效应分析、LID规划方案(包括单项LID措施)生命周期成本计算、雨洪调控成本-效益评价及“海绵校园”建设提供一种较好的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二、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书刊审查以及对象的概念界定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俄国书刊审查发展的历史沿革 |
1.1 俄国书刊审查的起源 |
1.1.1 书刊审查的发端——宗教审查 |
1.1.2 第一个正式书刊审查文件——《百章会议》 |
1.2 世俗领域书刊审查的兴起 |
1.2.1 世俗书刊审查初露锋芒 |
1.2.2 世俗领域书刊审查体系初步成型 |
1.2.3 书刊审查组织工作 |
1.3 俄国书刊审查制度的确立 |
1.3.1 《1804年书刊审查章程》 |
1.3.2 19世纪初的俄国出版业现状 |
1.4 书刊审查秩序的重新建构 |
1.4.1 书刊审查法律秩序的重新建构 |
1.4.2 书刊审查机构的重新建构 |
1.4.3 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新闻出版业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19世纪60年代书刊审查政策调整的论争 |
2.1 失败的战争与社会舆论力量的崛起 |
2.2 知识分子阶层的书刊审查政策观 |
2.2.1 革命民主派 |
2.2.2 自由派 |
2.2.3 斯拉夫派 |
2.2.4 保守派 |
2.3 官僚阶层的书刊审查政策观 |
2.3.1 自由派官僚 |
2.3.2 保守派官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书刊审查政策立法 |
3.1 书刊审查政策立法筹备 |
3.2 书刊审查机构改革 |
3.2.1 书刊审查隶属权的变更 |
3.2.2 中央书刊审查机构组织改革 |
3.2.3 地方书刊审查机构改革 |
3.3 主要的书刊审查政策 |
3.3.1 废除部门书刊审查体系 |
3.3.2 施行预审制豁免制度 |
3.3.3 新惩罚机制体系 |
3.3.4 引入司法审判体系 |
3.3.5 设立印刷厂、图书贸易专职监察员 |
3.4 1865年4月6日书刊审查政策立法评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书刊审查政策调整的影响 |
4.1 改变了俄国书刊审查官员结构 |
4.2 改变了俄国定期出版物的结构 |
4.2.1 俄国出版物数量增加 |
4.2.2 改变了定期出版物结构 |
4.3 俄国出版业的资本化趋势 |
4.3.1 报刊成员组织构成 |
4.3.2 日趋现代化的印刷厂 |
4.3.3 报刊的财务资本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书刊审查政策的倒退 |
5.1 国家政权与社会舆论力量的对比 |
5.2 俄国政府的舆论宣传 |
5.2.1 创办普适性官方报刊 |
5.2.2 支持半官方出版物 |
5.2.3 支持保守派和右翼报刊 |
5.3 渐趋反动的出版业政策 |
5.3.1 书刊审查领域保守主义思想的强化 |
5.3.2 逐渐增多的反动政令 |
5.3.3 反动书刊审查政策下的出版物现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2)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资料概述 |
第一章 朱村早期的自然生态和社会历史 |
第一节 村落形成与对外联系 |
一、傍水而居的生态地理 |
二、自然灾害与宗族迁居 |
三、经济地理空间 |
四、婚姻圈与社会交往 |
第二节 文化背景与社会变革 |
一、科举传统与文化教育 |
二、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
三、土改与朱村权力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集体化与朱村的人口家庭变迁 |
第一节 人地冲突与调整 |
一、人口增长与人地失衡 |
二、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影响 |
三、人地冲突与人口外迁 |
第二节 人口增长与家庭制度的变迁 |
一、家庭规模变化 |
二、核心家庭趋向 |
三、家庭周期与经济负担 |
第三节 家庭困境及其应对 |
一、合作化前的家庭经济 |
二、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化 |
三、人民公社时期的家庭收入 |
四、灾荒与家庭经济生活 |
小结 |
第三章 集体财产与家庭经济 |
第一节 集体财产与家庭财产 |
一、合作社与生产资料的集体化 |
二、“大跃进”与资产的“再集体化” |
三、核算单位变更与资产下放 |
四、农村改革与资产分配 |
第二节 超支借款与家庭经济 |
一、集体化与超支欠款 |
二、借款与经济依赖 |
三、欠款问题的解决 |
小结 |
第四章 国家、乡村与公共权力 |
第一节 组织与管理者 |
一、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 |
二、主要干部的新陈代谢 |
三、家族关系的强化 |
第二节 制度建设与权力制约 |
一、“四清”与财务整顿 |
二、整党与队伍净化 |
三、民主理财与政治、经济路线的监督 |
四、双向表达与“向下”的权力 |
第三节 公共权力与乡村秩序 |
一、“看青”与社会管理空间 |
二、多维利益与“公”“私”界限 |
三、围绕公共食堂的利益冲突 |
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变迁中的乡村理性 |
第一节 农业种植的有限自主 |
一、生产计划中的国家与乡村 |
二、计划中的“反行为”视角 |
三、种植结构的人为因素 |
第二节 劳动力分配 |
一、合作化与劳动定额 |
二、劳动报酬与“退社”风波 |
三、公社时期的劳动管理 |
四、集体经济与联产承包 |
第三节 劳动力、机械化与集体经营 |
一、集体经营与密集型生产 |
二、六七十年代的机械化发展 |
三、剩余劳动力与副业生产 |
第四节 土地、水利与作为共同体的乡村 |
一、土地登记与地权集中 |
二、水利占地与林业发展 |
三、维权与共同行动 |
小结 |
结语:乡村社会的主体意识 |
一、乡村社会的自我管理 |
二、集体行为的经济理性 |
附录 |
附录一 《庭训琐言》 |
附录二 常胜社部分社员土地股金登记表(1955年) |
附录三 金星社固定财产投资表(1955年) |
附录四 朱村固定财产统计表(1975年) |
附录五 部分朱村人口迁出表(1940-1963年) |
附录六 部分家庭土地、住宅情况表(1952年) |
附录七 部分家庭户口统计表(1958年) |
附录八 阶级家庭阶级成分统计表(1966年) |
附录九 部分家庭土地收入表(1953年) |
附录十 朱村劳动致富登记表(部分)(1983年) |
附录十一 小麦、地瓜劳动定额分类表 |
附录十二 朱村主要粮食作物面积表(集体经营)(1958—1977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前节能减排的必要性 |
1.1.2 中国商业及超市建筑的能耗现状 |
1.2 研究对象和意义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评述 |
2.1 苏州地区气候特征 |
2.1.1 苏州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 |
2.1.2 苏州的气候特征 |
2.1.3 针对苏州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
2.2 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及基本能耗特点 |
2.2.1 商业建筑的发展 |
2.2.2 超市建筑的发展 |
2.2.3 现代超市建筑的基本能耗特点 |
2.3 常用的建筑节能技术 |
2.3.1 被动式节能技术 |
2.3.2 主动式节能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建筑现状调研 |
3.1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基本情况概述 |
3.1.1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存在类型 |
3.1.2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建筑特点 |
3.1.3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建筑外围护结构做法 |
3.1.4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设备使用情况 |
3.2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路线 |
3.3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室内环境调研 |
3.3.1 测量点位选取 |
3.3.2 苏州大型超市室内热环境测量与分析 |
3.3.3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室内光环境测量与分析 |
3.3.4 苏州地区大型超市室内空气质量测量与分析 |
3.4 苏州大型超市建筑能耗调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低超市供暖空调和照明能耗设计 |
4.1 相关节能规范的梳理 |
4.2 大型超市照明能耗计算分析 |
4.3 大型超市供暖空调能耗模拟 |
4.3.1 主要建筑保温隔热材料性能与构造 |
4.3.2 模拟软件介绍 |
4.3.3 能耗模拟建模信息 |
4.3.4 能耗模拟结果显示 |
4.3.5 能耗模拟结果数据分析 |
4.4 室内照明与供暖空调能耗总体分析 |
4.5 进一步降低照明和供暖空调能耗的措施 |
4.5.1 降低照明能耗措施 |
4.5.2 降低供暖空调能耗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降低超市通风能耗设计 |
5.1 大型超市室内通风的必要性 |
5.1.1 大型超市建筑封闭原因及问题 |
5.1.2 相关规范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
5.2 苏州大型超市室内自然通风的适用性研究 |
5.2.1 大型超市自然通风的方式与位置 |
5.2.2 苏州大型超市自然通风的潜力 |
5.2.3 大型超市自然通风的时间与管理 |
5.3 大型超市自然通风模拟验证 |
5.3.1 模拟软件 |
5.3.2 模拟对象 |
5.3.3 捕风器通风设计 |
5.3.4 捕风器通风模拟 |
5.3.5 捕风器通风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与建议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 |
一、选题原因 |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
一、研究方法 |
二、注释规范 |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
小结 |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
小结 |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
小结 |
结论 |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逐日太阳辐射估算模型及室外计算辐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候分区研究 |
1.2.2 逐日总太阳辐射估算模型 |
1.2.3 逐日直散分离模型 |
1.2.4 辐射参数空间分布 |
1.2.5 室外计算参数 |
1.3 本文研究工作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路线 |
2.太阳辐射基础及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
2.1 概述 |
2.2 太阳辐射基本介绍 |
2.2.1 太阳常数 |
2.2.2 地球与太阳的几何角度 |
2.2.3 水平面天文辐射 |
2.2.4 最大可能日照时间 |
2.3 模型拟合方法 |
2.3.1 线性回归 |
2.3.2 非线性回归 |
2.4 模型误差评价指标 |
2.5 数据来源及基本信息 |
2.5.1 气象数据来源及台站信息 |
2.5.2 DEM数据来源 |
2.6 辐射数据质量控制 |
2.6.1 辐射数据误差来源 |
2.6.2 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3.太阳辐射分区 |
3.1 概述 |
3.2 现有我国辐射分区方法简介 |
3.2.1 基于年总辐射的分区方法 |
3.2.2 基于月平均晴空指数的分区方法 |
3.2.3 基于累年日总辐射的分区方法 |
3.2.4 两步法太阳辐射分区方法的提出 |
3.3 基于k-means和 SVM-GA的两步法太阳辐射分区方法 |
3.4 k-means聚类 |
3.5 SVM-GA分类理论 |
3.5.1 SVM |
3.5.2 遗传算法 |
3.6 两步法辐射分区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逐日总太阳辐射估算模型 |
4.1 概述 |
4.2 总太阳辐射估算模型建立 |
4.2.1 基于日照百分率的模型 |
4.2.2 基于温度的模型 |
4.3 总太阳辐射估算模型误差对比分析 |
4.3.1 模型估算精度分析 |
4.3.2 模型综合性能评价 |
4.4 总太阳辐射估算通用模型建立 |
4.5 A-P模型经验系数分析 |
4.5.1 经验系数a、b物理意义 |
4.5.2 经验系数计算和空间分布 |
4.6 本章小结 |
5.逐日太阳辐射直散分离模型 |
5.1 概述 |
5.2 既有直散分离模型建立 |
5.2.1 散总比直散分离模型 |
5.2.2 散射系数直散分离模型 |
5.3 基于降雨量的直散分离新模型建立 |
5.4 直散分离模型误差对比分析 |
5.4.1 模型估算精度分析 |
5.4.2 模型综合性能评价 |
5.5 直散分离通用模型建立 |
5.6 本章小结 |
6.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网格数据计算 |
6.1 概述 |
6.2 辐射参数空间分布计算方法 |
6.3 基于DEM的局部地形遮挡因子计算 |
6.3.1 坡度、坡向计算 |
6.3.2 地形遮挡因子计算 |
6.4 考虑局部地形遮挡的辐射空间分布计算模型 |
6.4.1 直接辐射地形遮挡计算模型 |
6.4.2 散射辐射地形遮挡计算模型 |
6.5 反距离加权法 |
6.6 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网格数据计算结果 |
6.6.1 遮挡因子计算结果 |
6.6.2 无遮挡的空间分布网格数据计算 |
6.6.3 考虑地形遮挡下的空间分布网格数据计算 |
6.7 本章小结 |
7.太阳能利用室外计算辐射 |
7.1 概述 |
7.2 太阳辐射逐时化模型 |
7.3 室外计算辐射统计分析方法 |
7.3.1 室外计算辐射分类及使用目的 |
7.3.2 室外计算辐射统计分析方法 |
7.4 室外计算辐射结果分析 |
7.4.1 太阳辐射逐时化模型误差分析 |
7.4.2 典型城市选择 |
7.4.3 室外计算辐射取值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无辐射台站信息及分类结果 |
附表2:主要城市冬夏季设计日室外计算辐射 |
附表3:主要城市累年辐射最小月的月平均日辐射参数 |
附表4:主要城市累年平均年总辐射量参数 |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
(6)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绪论 |
1.选题缘由及意义 |
2.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 |
4.创新和不足 |
第1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状况及调整 |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1.2 湘潭县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调整 |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调整的成绩 |
1.4 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
2.1 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 |
2.2 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 |
2.3 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措施 |
2.4 对湘潭县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
第3章 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及启示 |
3.1 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 |
3.2 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绩与不足 |
3.3 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概念界定 |
0.2.1 空间人类学 |
0.2.2 聚落 |
0.2.3 空间形态与结构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1 地理学领域 |
0.3.2 社会学领域 |
0.3.3 人类学领域 |
0.3.4 建筑学领域 |
0.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0.4.1 研究对象 |
0.4.2 研究内容 |
0.4.3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空间人类学的视野与架构 |
1.1 人类社会组构 |
1.1.1 文化与社会 |
1.1.2 社会系统 |
1.1.2.1 系统概念 |
1.1.2.2 功能主义 |
1.1.2.3 先赋地位与获致地位 |
1.2 生计模式视野 |
1.2.1 调适 |
1.2.1.1 调适单位 |
1.2.1.2 文化生态 |
1.2.1.3 文化核心 |
1.2.2 经济体制 |
1.2.2.1 农耕生活 |
1.2.2.2 集约农业和非工业城市 |
1.2.3 分配与交换 |
1.2.3.1 互惠 |
1.2.3.2 再分配 |
1.2.3.3 市场交换 |
1.3 社会组织视野 |
1.3.1 婚姻与家庭 |
1.3.1.1 婚姻 |
1.3.1.2 核心家庭 |
1.3.2 亲属网络 |
1.3.2.1 居住模式 |
1.3.2.2 扩展家庭 |
1.3.2.3 继嗣与继嗣群体 |
1.3.3 共同利益群体 |
1.3.4 社会分层 |
1.3.4.1 阶级和等级 |
1.3.4.2 流动 |
1.4 政治宗教视野 |
1.4.1 政治 |
1.4.1.1 政治组织 |
1.4.1.2 社会控制 |
1.4.2 宗教 |
1.4.2.1 多重解释 |
1.4.2.2 信仰准则 |
1.4.2.3 宗教实践 |
第二章 生计模式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
2.1 土地利用与资源控制 |
2.1.1 地形作用 |
2.1.1.1 自然山体 |
2.1.1.2 沿河而居 |
2.1.2 土地划分 |
2.1.3 水利工程 |
2.1.3.1 水网系统 |
2.1.3.2 桥梁工程 |
2.1.3.3 排水供水 |
2.2 农业经济与乡村聚落 |
2.2.1 农业经济 |
2.2.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
2.2.2.1 乡村中心 |
2.2.2.2 村巷空间 |
2.2.2.3 乡村边缘 |
2.2.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
2.2.3.1 稳定分散 |
2.2.3.2 匀质分布 |
2.3 商业经济与商业聚落 |
2.3.1 商业经济 |
2.3.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
2.3.2.1 集市广场 |
2.3.2.2 商业街道 |
2.3.2.3 滨河地带 |
2.3.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
2.3.3.1 集聚向心 |
2.3.3.2 层级分布 |
第三章 社会组织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
3.1 住宅类型 |
3.1.1 住宅与家庭人口 |
3.1.2 住宅与家庭组织 |
3.1.3 住宅与家庭等级 |
3.2 家族与家族聚落 |
3.2.1 家族 |
3.2.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
3.2.2.1 核心空间 |
3.2.2.2 血缘组织 |
3.2.2.3 邻里组团 |
3.2.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
3.2.3.1 封闭排外 |
3.2.3.2 等级分层 |
3.3 行会与行业聚落 |
3.3.1 行会 |
3.3.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
3.3.2.1 中心空间 |
3.3.2.2 业缘组织 |
3.3.2.3 行业居住区 |
3.3.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
3.3.3.1 开放包容 |
3.3.3.2 阶级分化 |
第四章 政治宗教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
4.1 社会控制 |
4.1.1 正式的社会控制 |
4.1.1.1 安全防御 |
4.1.1.2 法律法规 |
4.1.2 非正式的社会控制 |
4.1.2.1 社会规范 |
4.1.2.2 文化濡化 |
4.2 信仰与行为模式 |
4.2.1 价值系统 |
4.2.1.1 象征体系 |
4.2.1.2 庇护功能 |
4.2.1.3 聚居起源 |
4.2.2 组织与约束 |
4.2.2.1 社会管理 |
4.2.2.2 仪式庆典 |
4.2.2.3 生活规范 |
第五章 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动因与机制 |
5.1 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 |
5.1.1 生长 |
5.1.1.1 集聚 |
5.1.1.2 扩散 |
5.1.2 变迁 |
5.1.3 消亡 |
5.2 聚落空间演变的动因 |
5.2.1 基础动因 |
5.2.2 主导动因 |
5.2.3 动因转换 |
5.3 聚落空间演变的机制 |
5.3.1 自下而上 |
5.3.1.1 自组织 |
5.3.1.2 “有机的”聚落空间形态 |
5.3.2 自上而下 |
5.3.2.1 主导控制 |
5.3.2.2 “规划的”聚落空间形态 |
5.3.3 双向机制 |
全文结论 |
一、本研究总结 |
1.空间人类学视野 |
2.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 |
3.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结构 |
4.城乡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重新审视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1.构建聚落空间研究整体性的认识视野 |
2.建立聚落空间研究结构性的组织关系 |
3.探索聚落空间演进适应性的演变机制 |
三、后续研究方向 |
1.深化聚落空间演进适应性机制研究 |
2.实践的检验与指导 |
参考文献 |
中文学术论着 |
译着及外文论着 |
期刊文献 |
学位论文 |
图表目录与来源 |
绪论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8)基于LUCC的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及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1.1 总体趋势分析 |
1.2.1.2 网络和热点分析 |
1.2.1.3 研究分布情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2.1 总体趋势分析 |
1.2.2.2 研究主题分析 |
1.2.2.3 研究分布情况 |
1.2.3 分主题研究进展 |
1.2.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1.2.3.2 服务价值时空分异和分区 |
1.2.3.3 影响因素或驱动力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特色和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介绍 |
2.2.1 自然状况 |
2.2.2 社会经济 |
2.3 数据预处理 |
3 京津冀地区的景观特征分析 |
3.1 土地利用景观的遥感解译 |
3.1.1 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方法 |
3.1.1.1 LUCC遥感解译流程 |
3.1.1.2 遥感影像的选择和处理 |
3.1.1.3 遥感解译标志的确定 |
3.1.1.4 质量控制与检查 |
3.1.2 土地利用景观解译结果 |
3.2 土地利用景观特征及空间分布 |
3.2.1 土地利用景观结构特征 |
3.2.1.1 土地景观格局总体特征及变化 |
3.2.1.2 分省土地利用景观结构特征 |
3.2.1.3 各土地利用景观子类型结构特征及变化 |
3.2.2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分布特征 |
3.2.2.1 土地利用景观总体空间分布 |
3.2.2.2 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分布格局 |
3.2.2.3 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分布格局 |
3.3 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的转换 |
3.3.1 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的转换 |
3.3.2 分省土地利用景观的转换 |
3.3.3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转换格局 |
3.3.3.1 耕地景观转换的空间格局 |
3.3.3.2 林地景观转换的空间格局 |
3.3.3.3 草地景观转换的空间格局 |
3.3.3.4 转为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 |
3.4 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程度指数 |
3.4.1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
3.4.2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
3.4.2.1 地区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
3.4.2.2 分省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 |
3.4.3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及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地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和分区 |
4.1 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替代市场法估算 |
4.1.1 生态服务价值物质量估算方法 |
4.1.1.1 NPP物质量估算方法 |
4.1.1.2 水源涵养量的估算方法 |
4.1.1.3 土壤保持量的估算方法 |
4.1.2 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估算结果 |
4.1.2.1 NPP物质量的估算结果 |
4.1.2.2 水源涵养量的估算 |
4.1.2.3 土壤保持量的估算 |
4.1.3 生态服务价值替代市场估算法 |
4.1.3.1 气体调节价值 |
4.1.3.2 水源涵养价值 |
4.1.3.3 物质循环价值 |
4.1.3.4 土壤保持价值 |
4.1.3.5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
4.1.3.6 有机物生产价值 |
4.1.4 生态服务价值量的估算结果 |
4.1.4.1 气体调节价值 |
4.1.4.2 水源涵养价值 |
4.1.4.3 物质循环价值 |
4.1.4.4 土壤保持价值 |
4.1.4.5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
4.1.4.6 有机物生产价值 |
4.2 地区生态服务价值效益转移法估算 |
4.2.1 非建设用地价值当量的空间修正 |
4.2.2 基于空间分层抽样的生物量的测定 |
4.2.2.1 空间抽样统计过程和方法 |
4.2.2.2 耕地生物量的统计推断 |
4.2.2.3 林地、草地生物量的统计推断 |
4.2.3 建设用地单位面积价值的确定 |
4.2.4 地区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 |
4.2.5 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汇总 |
4.2.5.1 分市生态服务价值分析 |
4.2.5.2 分区县生态服务价值的统计分析 |
4.3 不同估算方法结果的比较分析 |
4.4 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和分区 |
4.4.1 生态服务价值的分区方法 |
4.4.2 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 |
4.4.3 生态服务价值的综合分区 |
4.5 本章小结 |
5 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和趋势 |
5.1 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
5.1.1 探索性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
5.1.1.1 全局自相关 |
5.1.1.2 局部自相关 |
5.1.2 空间权重文件的创建 |
5.1.1.1 基于邻接关系的空间权重 |
5.1.1.2 基于距离的空间权重创建 |
5.1.3 总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5.1.3.1 总生态服务价值的全局自相关 |
5.1.3.2 总生态服务价值的局部自相关 |
5.1.4 基于面积比率的空间自相关 |
5.1.4.1 1990年基于面积比率的空间自相关 |
5.1.4.2 2000年基于面积比率的空间自相关 |
5.1.4.3 2010年基于面积比率的空间自相关 |
5.1.5 基于人口比率的空间自相关 |
5.1.6 基于GDP比率的空间自相关 |
5.1.7 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自相关结果 |
5.2 价值重心与社会经济重心演变特征及耦合关系 |
5.2.1 生态服务价值重心的偏移特征 |
5.2.2 社会经济因子重心的偏移特征 |
5.2.3 重心变动的耦合性和一致性分析 |
5.2.3.1 重心变动的耦合性分析 |
5.2.3.2 重心变动的一致性分析 |
5.2.4 未来重心偏移的分析 |
5.3 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分室情景模拟 |
5.3.1 分室情景模拟分析方法 |
5.3.1.1 分室模型模拟 |
5.3.1.2 情景分析法 |
5.3.2 土地利用景观转换的分室模型 |
5.3.3 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景观模拟 |
5.3.4 不同情景下生态服务价值的模拟结果 |
5.3.5 分室情景模拟结果的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地区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机制 |
6.1 自然因素的全局影响机制 |
6.1.1 生态服务价值变量的确定 |
6.1.2 自然因素影响因子的筛选 |
6.1.3 自然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 |
6.1.4 自然因子的全局影响机制分析 |
6.2 自然因子的局部影响机制 |
6.2.1 自然因子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6.2.2 自然因子的局部影响机制分析 |
6.3 社会经济因素的全局影响机制 |
6.3.1 生态服务价值变量的选定 |
6.3.2 社会经济影响因子的制备和筛选 |
6.3.4 社会经济因子的全局影响机制模型 |
6.3.4.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社会经济回归模型 |
6.3.4.2 社会经济因子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
6.4 社会经济因子的局部影响机制 |
6.4.1 社会经济因子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6.4.2 社会经济的局部影响机制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福建自贸区内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与衔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
(一) 福建自贸区的特殊性 |
(二) 工伤保险在劳动力流动中的重要性 |
三、研究现状 |
(一) 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
(二) 社会保险转移衔接方式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工伤保险转接的理论基础 |
一、劳动力流动理论 |
二、领域原则 |
三、公民权理论 |
四、社会权理论 |
第二章 福建自贸区与台湾地区工伤保险制度比较分析 |
一、福建自贸区工伤保险制度概述 |
(一) 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 |
1、前期阶段:1951年—1996年 |
2、现阶段:1996年至今 |
(二) 工伤保险制度内涵 |
1、工伤保险法律关系 |
2、工伤保险事故认定 |
3、工伤保险给付待遇 |
4、工伤保险基金 |
二、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制度概述 |
(一) 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制度的发展 |
1、劳工保险有关规定 |
2、劳动基准相关规定 |
3、职灾劳工保护相关规定 |
(二) 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制度的内涵 |
1、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法律关系 |
2、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事故认定 |
3、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待遇给付 |
4、台湾地区职业灾害保险基金制度 |
三、福建自贸区与台湾地区工伤保险制度异同点总结 |
(一) 工伤保险法律关系 |
(二) 工伤保险事故种类 |
(三) 工伤事故认定基准 |
(四) 工伤保险基金 |
第三章 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问题分析 |
一、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上的问题 |
(一) 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上的户籍壁垒 |
(二) 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上的转接制度缺失 |
1、国家层面转接制度的缺位 |
2、福建省层面转接制度的缺失 |
二、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衔接上的问题 |
(一) 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
(二) 两地工伤保险制度差异问题 |
(三) 两地货币制度差异问题 |
第四章 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制度的构建 |
一、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必要性 |
(二) 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可行性 |
二、确立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原则 |
(一) 尊重与包容差异原则 |
(二) 平等原则 |
(三) 自主性与单一性原则 |
(四) 就近原则 |
三、构建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具体转接制度 |
(一) 设立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接专管专辖机构 |
1、设立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机构 |
2、打造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争议处理平台 |
(二) 促进两地工伤保险制度的交流与优化 |
(三) 建立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互认机制 |
1、参保人员范围互认 |
2、费率模式互认 |
3、工伤认定标准互认 |
(四) 制定福建自贸区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计发办法 |
1、确立劳动关系所在地或工作地便利缴费原则 |
2、投保薪资分段计算 |
3、待遇统一核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10)不同LID规划情景下南京金陵小学雨洪调控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市水文效应的不利影响 |
1.1.2 城市新型雨洪管理模式的兴起 |
1.1.3 LID成为重要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LID |
1.3.2 土地利用格局相关概念辨析 |
1.3.3 生命周期评价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场地尺度层面的LID研究进展 |
1.4.2 国内外雨洪调控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1.4.3 国内外城市雨洪管理模型研究进展 |
1.4.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数据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基本特征 |
2.1.2 研究区海绵基底特征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基于SWMM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型构建 |
3.1 SWMM模型简介 |
3.2 模型汇水区划分与参数设置 |
3.2.1 模型汇水区划分 |
3.2.2 基本参数设置 |
3.2.3 模型参数校验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LID规划情景下金陵小学雨洪调控效应分析 |
4.1 基于SWMM模型的LID规划情景设置 |
4.1.1 LID措施比选 |
4.1.2 LID措施参数率定 |
4.1.3 LID规划方案设置 |
4.2 降雨事件遴选 |
4.3 不同LID规划情景下金陵小学的雨洪调控效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金陵小学雨洪调控效益评价 |
5.1 STEP-LID-TOOL简介 |
5.2 LID措施全生命周期成本体系构建 |
5.3 不同LID规划情景的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 |
5.3.1 绿色屋顶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5.3.2 雨水花园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5.3.3 雨水桶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5.3.4 LID规划情景的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与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国书刊审查政策研究[D]. 王目坤. 吉林大学, 2020(03)
- [2]鲁东南地区的社会变迁 ——朱村研究(1949-2000)[D]. 黄润青. 山东大学, 2020(09)
- [3]苏州地区大型超市节能设计研究[D]. 余天翔.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
- [4]《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5]逐日太阳辐射估算模型及室外计算辐射研究[D]. 周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6]湘潭县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D]. 黄晓月. 湘潭大学, 2019(02)
- [7]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D]. 倪震宇. 东南大学, 2019(06)
- [8]基于LUCC的京津冀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及影响机制[D]. 朱振亚.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福建自贸区内台籍劳工工伤保险转移与衔接制度研究[D]. 林宇莹. 福州大学, 2018(03)
- [10]不同LID规划情景下南京金陵小学雨洪调控效益评价[D]. 刘梦茜. 南京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