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健康论文,老年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逐步延长,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C)的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5.78亿,而发达国家中80岁以上的老人估计将占60岁以上人口的半数。我国目前已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现已超过了1亿,占全国人口的8.7%。根据预测,到2000年将增到1.3亿,占全国人口的11%。面对着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老年健康研究已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而研究老年人的身心特点,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和指导他们延缓衰老,增年益寿,则尤为重要。
在传统的公众心理中,“老年人”的概念是和体貌上的老态龙钟,体质上的衰弱多病,思维上的反应迟钝,思想上的保守陈旧,性情上的怪诞多癖联系在一起的。也有人认为,老年期乃是“丧失的时代”,包括四个丧失:身心健康的丧失,经济上独立的丧失,与家庭、社会联系的丧失,生存目的的丧失。这四个丧失发展下去,很快会产生出第五个丧失──“自己生存意义的丧失”①这种观念在论述老年期的特征方面有一定的根据。在我国,老年人退休后,由于不能尽快地适应社会地位的变化,在心理上造成了不平衡,往往产生失落感;认为年老了,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不再受人重视,往往产生泄气感;由于社会交往的减少,加上丧偶索居等特定因素,往往产生孤独感;由于经济收入降低,被赡养程度提高而压缩消费,便产生紧张烦躁感。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上都出现了一些变化:智能减退,内环境稳定性较差,思维灵活性下降,动作缓慢等,易出现焦虑、抑郁、怨恨、心神不定、失眠等不安情绪,并很容易患各种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加重,因而叹老嗟弱,恐惧死亡,出现衰亡感。这些情况,都影响了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成为老年人身心不健康的主要因素。据统计,老年人由于身心失调引起的各种疾病,占现代社会老年人全部疾病的50%,由于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而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死亡高达四分之三。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过健康老人的标准: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完满的状态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的状态。这里明确包含了心理健康的内容。我国中华老年医学会曾于1982年具体提出过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十项指标:1、有充分的安全感;2、对自己有自知之明,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能现实地对待和处理周围所发生的问题;4、能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能经常保持兴趣;5、能保持自己的人格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情绪豁达与控制适度;8、能保持良好的和适度的个性发挥;9、能在集体允许范围内作出适度的个性发挥;10、能在社会规范之内对个人基本需求作出恰如其分的满足。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老人应该智力正常,情绪良好,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和谐,反应适度并具有一定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和保持老年人健康的心理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重新认识“老年”和“衰老”这两个概念。在我国,衡量一个人是否进入“老年”,目前新的“社会尺度”尚未产生,仍然是采用传统的退休告老的概念。由于我国的退休制度是参照三、四十年代前苏联等欧美国家的模式而定的,于是男性60岁,女性50-55岁这个退休年龄也就被分别看作男性和女性进入“老年”的一个标准。显然这个标准和现在人们的可预测年寿差距甚大,但作为一种观念,一旦退休,周围群体都视其为老,退休者亦自以为老,从而由环境产生种种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旧观念是一种必须消解的“催老剂”。与这一问题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作为个人应该确立起“年老”并非“衰老”的自我意识。事实上,研究者们试图建立的能反映人的衰老本质的“衰老指标”至今还没有理想的标志。但能够得到认同的观念是:衰老过程是一个多向性的有生理、生化、免疫和行为复杂变化的总和,是时移性的,并不与年龄递增平行一致。②因此,年高者应该明察自己体质的实际情况,摆脱“年老意识”,培养和保持“心理年龄”的优势。
第二,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退休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突然改变,社会地位发生变化,工作量、活动量骤减,心理上往往会感到失落和寂寞。对迅速发展的社会生活闻见减少,人际关系淡化,子女结婚成家后的居住困难,子女有了儿女后关注的转移,都可能增加退休人员的失落感、孤独感。国外有研究表明,人变得衰老,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老年人应该乐观、开朗地对待环境的转变,并努力适应这种转变,以新的角色关系与社会和新生活衔接起来。要改变人一退休、身便赋闲的习惯,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参加适合自己的文娱、体育、游乐和交际活动。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中将养性、养气、养形三者统一起来,并认为“三者得其养,百疾不作;苟失其养,六沴干之”。③“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④,就是强调应当调节情志,以正确对待外界环境影响。精神愉快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也是生理健康的重要资源。古人认为“以乐治身守形,顺念致思,却灾。”⑤其中包含了传统医学的辩证思维。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调节脑细胞的兴奋和血液循环,能鼓起人们与疾病衰老作斗争的勇气。因此老年人应该积极评估自身价值,保持乐观的心境,善于控制自身之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不断自我调节,在新的角色位置上谋求主客体之间互适相谐的良好关系。
第三,注意科学用脑。大脑是人体生命的中枢系统,心理活动实际上是大脑的活动,大脑活动不衰退就能保持生命活力。从中年开始,人的大脑重量就逐步减少,但如果遵循科学原理,合理使用和保护大脑,是可以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的。多年来普遍认为人的神经组织一旦被破坏或衰老后是不会再生的,但最近国外有关科学家研究却发现,旧的大脑的神经纤维根能在新的刺激下萌发新的神经纤维,为延缓衰老,平时要勤动脑。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他的脑血管常处于舒展状态。同时还发现锻炼手指能促进大脑活动,改善大脑血液循环,预防老年性痴呆。因此,年老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可能的条件下,仍应从事一些专业技术活动,保持思维的连续性,挖掘老年创造性思维的潜能。非专业技术人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进行练习书法、绘画、写作等有益的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学习外语来锻炼大脑的记忆力、理解力、分析力。同时,注意养脑益脑,如常到公园或绿化地带呼吸新鲜空气,经常有选择地服用健脑食品,以延缓脑力的衰老。
第四,正确对待身体疾病。从客观上来说,人到老年,生理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周围血的天然T细胞(CD[,45]RA[+])相对减少⑥,天然杀伤细胞(NK)功能有所降低,身体的整体免疫防御功能亦呈下降趋势,细胞内信息转换易发生障碍,对应激刺激的应答反应能力下降,因而体力不断下降,各内脏器官亦相应地呈现退行性变化。因而老年往往成了“多事之秋”,或是原有的疾病逐渐加重,许多疾病由功能性的转变为器质性的,或是新病加身,缠绵不愈。因此许多老年人整日忧心忡忡,愁肠百结,觉得生存充满危机,生活没有意义,甚至微染小恙,便有末日来临之感。正确对待体内疾病,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这种正确对待,包含对病患危害的认识,对身体机能能力的评估,对治疗康复的态度,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治愈之后的保健和在无法治愈情况下的心态等各个方面。进一步说,老年人虽然机能有所退变,但仍应充满信心,提高生命质量。反言之,对待疾病惊恐不安,如履薄冰的心理,反而会导致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抗病能力下降,造成疾病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令人感兴趣的是,据最近美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报告,他们对数百名逾百岁的老人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惊讶:体弱多病者往往是长寿的。⑦究其原因,这些体弱多病的长寿者因深知有病,常能珍惜和保养自己多灾多难的身体,他们一般均能坚持健身运动,不敢稍有懈怠,有一种强者往往缺乏的韧劲,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多病的长寿者都较心平气和,以达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
以上讨论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意义及培养和保持老年心理健康需要重视的几个主要方面。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只要充分重视和认真研究老年心理健康,便能够在当今和未来的老龄社会中变得积极主动,桑榆之境,既寿且康是可望可即的社会图景。
注释:
①井上胜也、长纪一《老年心理学》第一篇第一章。
②⑥刘俊达《衰老的指标及检测意义》,《老年学杂志》1992年第12卷第6期。
③(明)胡翰《胡仲子集》卷二《医前论》。
④《素问·上古天真论》。
⑤《太平经抄》乙部《以乐消灾法》。
⑦陈立初《体弱多病多长寿》,《生活与健康》1994年3月15日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