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电力负荷不断增加。为此,对配电网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针对配电网系统的特点,本文分析了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管理和多级技术管理及应用,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配网电力;技术工程;可靠性;研究与探讨
引言
电力系统,是指发电厂、输配网、配电网和各级各类以用户为主的电力整体。发电厂的规模和发电量的总和反映了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与此同时,配电网运行状态也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效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严重影响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我国企业和居民对电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这就要求配电网中的输配网络及其相关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1配网系统技术主要特点
电力系统中经常涉及的配电网系统是一种具备有效统筹管理的完善系统,它可以有效地将各级用户的网络接线图(如图例1所示)、地理图和用电数据集成到整个输配网络中,从而实现合理的功率分配和持续的监督管理。最重要的是,在分布式系统的应用下,可以实现有效的离线管理,在管理上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与其他系统相比,该系统的操作必须在非常安全的网络条件下运行,以确保它能有效地适应各种通信方法,并在良好运行光纤、配线等通信手段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无线通信。此外,该系统具有易用性、开放性、可靠性等特点,逐渐成为输配电网中较为实用的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我国的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需在今后的运行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特别是配电网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亟待优化。因此,有关电力部门应全面、系统地研究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运用先进技术和手段,尽可能保证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2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研究
通过对整个配电网运行机理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发现影响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技术因素是短路和高压,以上两种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恶劣的天气造成的。其次,在影响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相关因素中,工程建设造成的破坏等外部因素也是配电网突发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
2.1外力破坏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蓬勃发展的特殊时期,各行各业及居民日常电力需求均急剧增加。我国当下配电网等电力系统的建设还不能够承担如此巨大的电力需求,电力系统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也是导致上述问题的重要因素。例如,在以前的配电网建设中,输配电主要是通过架空线的方式进行。在此过程中,架空线可直接接入日常用电网,存在一些用户不按要求私自接线或拉线现象。其次,在主干线路上连接空线的操作,往往导致用电过度和安全性低等问题。建筑物高度过高也会对电路的可靠性带来不良影响。其次,目前使用的电网设备和线路不足以满足电力负荷的巨大需求。此外,老城区电力设施存在老化现象,加之未定期进行维修,导致经常发生电力事故,影响居民日常用电。
2.2短路
由于电网线路长期工作电压高、绝缘状态好,一旦线路表面污染含盐量超过一定限度,就有可能发生短路现象(如图例2所示)。其次,大量的污染会对线路造成严重的冲击阻力,难以承受过强的电压冲击和雷电冲击,造成接地单一、短路等现象。此外,严重老化的绝缘设备和恶劣的运行环境也会导致设备电压和电阻下降,导致短路等现象。
2.3过电压
在配电网运行的情况下,由于一些特殊原因的存在,导致电压严重超过设备和线路的可负荷范围,通常将这种情况称为过电压。一旦发生过电压,这将严重影响配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这就要求相关技术管理部门根据实际问题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及时改进。例如,在一些线路复杂、运行环境较差的老城区,由于设备老化失修,配电网无法承受雷击和过电压。其次,我国现阶段采用的供电和配电方式以架空线路为主,供电电压分别为35kv、1OkV、0.4kv。这种供电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综上所述,短路、外部损耗、过电压等问题已成为影响配电网电力工程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用户用电安全。因此,有关电力管理部门应从供电和配电安全可靠性的角度对供电方式进行优化改造,不断完善配电网结构,有效控制影响电网可靠性的供电需求。
3对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3.1优化供电方式,提高配电网整体可靠性
目前我国配电网建设多为架空线路,供电电压系数一般设置为35kV、10kV、0.4kv。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工业化的不断完成,我国当下的供电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用电需求。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应该致力于完善配电网的电力运输,优化供电模式,使我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拥有最安全可靠的电力运输系统。
3.2简化电压等级
采用逐级降压的方法,能有效地保证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将110kV高压输电网络逐步减少到35kV以下,并进行了合理的线路设计。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调整解压次数时,应充分遵循用户的要求。当下的这种运行方式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相关电力技术管理部门应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结合具体配电网简化电压等级。
结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逐渐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就进一步对电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改进电力系统,使其在高峰时段安全可靠地运行。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军凯.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解决[J].科技创新导报,2012.4(05).
[2]李赛玲.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分析 .广东科技,2011.12(22).
[3]沈宏宇,解蕾.农村配电系统用电可靠性分析[J].科技风,2010.7(08).
[4]侯海娥.供用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O10.4(O8).
论文作者:郑丹1,朱景伟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配电网论文; 可靠性论文; 电力论文; 过电压论文; 系统论文; 电压论文; 我国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