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探讨论文_李玉国,伊西娟,彭雪占

国网山东昌邑市供电公司 261300

摘要: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继电保护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突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是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发展

一、继电保护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在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线路等被保护元件,以及自身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将会自动、迅速,从电力系统中有选择地切除故障元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故障范围继续扩大,同时确保无故障部分继续正常运行,同时保护故障元件防止继续遭受损害;继电保护装置应能根据电力系统的被保护元件出现异常运行状态做出及时反应,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维护条件,向运行值班人员发出声光报警,以及相应的图文信息等。为了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动作,或者误动作,当发生故障时,对继电保护系统一般不要求迅速动作,而是结合故障元件对电力系统及元件的危害程度设定相应的延时。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2.1选择性

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来说,所谓的选择性就是指借助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将故障切除,进而实现保护功能。通常情况下,在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发生拒动时,通过相邻设备、线路、断路器失灵等切除故障,完成保护。对于整定上、下级电网(包括同级)之间的继电保护,通常情况下,需要遵守相应的逐级配合原则,进而在电网发生故障时,选择性的切除故障。

2.2速动性

所谓速动性是指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降低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同时将故障波及的范围缩到最低,需要保护装置将短路故障尽快切除,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

2.3灵敏性

所谓灵敏性是指在被保护范围内,设备或线路发生金属性短路,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具备相应的灵敏系数。通常情况下,利用继电保护的整定值来完成。

2.4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在正常运行状态时,在保护范围内继电保护装置该动作时就进行可靠动作,不该动作时应可靠不动作。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线路、母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都不允许运行,通常情况下,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来说,可靠性是其最根本的性能要求。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当前,用电设备的数量、功率,以及发电机组的容量等,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力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同时人民生活对电力系统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因此,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进而对继电保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可以说,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先后经历了50年代的机电式继电保护时代、60年代中到80年代中的晶体管式继电保护时代、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的集成电路式继电保护时代、从90年代到现在的微机式继电保护时代。

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社会进步的背景下,各领域开始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这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共分为人工技能化、一体化、网络化与计算机化等方面。

4.1继电保护技术的计算机化

在计算机领域中,微计算机的网络化趋势与硬件更新速度均较快,尤其是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摩尔定律曾经指出,大约每隔18~24个月芯片上的集成度就会翻一番,这样除了能够迅速降低价格之外,还可以显著增加硬件性能,因此继电保护技术的计算机化就成为了未来的必然趋势。继电保护技术受到飞速发展的电力系统的影响,其在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能够长期存放大量故障数据及信息的空间,对数据进行快速处理的功能,良好的通信功能,和其他调度、控制和保护装置联网,从而将高级语言编程、网络与信息资源、全系统的数据等进行共享等都是继电保护技术在未来应具备的功能。

4.2继电保护技术的网络化

最近几年,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并且逐渐促进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而与计算机技术息息相关的网络技术也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融入了新的元素。电力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继电保护技术就是网络保护,这使得继电保护技术在未来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网络化。计算机网络在继电保护技术的实行过程中,能够促进各项保护功能的实现,从而共享继电保护数据及信息。而且网络技术能够使电力系统在继电保护方面的管理更加方便,有助于聚集分散的继电保护,使管理工作趋向一体化,更加方便、快捷。作为一种新型的继电保护,网络型的继电保护技术具有多种优势,其在未来的网络化趋势一方面是微机保护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性能得到提高的重要途径。整个电力系统的网络化继电保护过程中,一个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分站保护。分站保护系统的模式共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现有的微机保护,第二种就是构建新系统,分站系统的保护管理机完成了系统中各项保护功能的运行,使网络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4.3继电保护技术的一体化

近几年,由于电力系统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与复杂的用电环境,使得人们对于继电保护的要求逐渐提高,在继电保护技术实现网络化与计算机化的前提下,其一体化趋势就是综合自动化与继电保护有机结合的结果。我们所说的一体化趋势的含义是继电保护装置实质上发挥了智能终端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息集成和共享资源,从而保护整个电力系统。所有微机电保护装置除了能够实现继电保护之外,还能在计算机系统中录入变电时传输的数据,因此,达到数据通信、测量、控制与保护的一体化就是继电保护技术一体化。

4.4继电保护技术的人工智能化

在时代进步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智能化汽车、智能化手机等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十分普及,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逐渐影响到继电保护技术,使得其自身的智能化程度逐渐增强,并且发展、研究的层次逐渐深入,继电保护技术的智能化使继电保护显得更为高端,获得了明显的使用效果,极大提高了用电有效率,而且也方便了广大用户。作为继电保护技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智能化使得进化规划。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被逐渐应用于现代化的电力管理过程中,为继电保护技术开辟了心的发展途径。

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校验仪的应用使得系统更加智能化。通过采用单片机芯片、多功能显示、逻辑控制等单元,实现电流、电压等多种信号的测试,操作简单,按一个键即可输出并打印参数。校验仪的自身检验、报错功能也可以便于其维修检查。如图1所示。

结语

虽然我国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其在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大发展,在未来具有非常明朗的发展前景。持续增长的社会经济会向继电保护技术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向着人工智能化,数据通信、测量、控制、保护一体化,网络化,计算机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对其加强探索和研究,才能更加了解继电保护技术,保证其持续、稳定发展,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沈旭晓,刘雷,蔡伟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机电信息,2013(24).

[2]王峰.浅析电力继电保护装置问题及防范措施[J].广东科技.2011(14)

作者简介:

第一,李玉国(1988.04—),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 单位:国网山东昌邑市供电公司 地址:山东省昌邑市北海路451号

第二,伊西娟(1988.05—),女,山东临沂人,山东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 单位:国网山东昌邑市供电公司 地址:山东省昌邑市北海路451号

第三,彭雪占(1986.07—),男,山东菏泽人,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 单位:国网山东昌邑市供电公司 地址:山东省昌邑市北海路451号

论文作者:李玉国,伊西娟,彭雪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探讨论文_李玉国,伊西娟,彭雪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