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可行性分析论文_冯振华1,陈颖2,赵丹 1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可行性分析论文_冯振华1,陈颖2,赵丹 1

冯振华1 陈颖2 赵丹 1

1.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454000;2.河南焦作市人民医院 454002

摘要:目的:探析腹外疝运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外疝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指标和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随访3个月-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较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外疝进行治疗,不仅可以使疗效提高,还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腹外疝;可行性

腹外疝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腹部外科疾病,其中腹股沟疝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为90%左右,其次为腹股疝,占5%,还有白线疝、切口疝、造口旁疝以及脐疝等比较常见[1]。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腹外疝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传统疝修补术的复发率较高,约为15%左右,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2]。因此,本文对腹外疝运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外疝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中31例为男性,18例为女性,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为(52.6±7.3)岁,其中腹股沟疝40例,直疝9例,8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6例合并心功能不全,5例合并肺气肿;观察组中33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为(52.8±7.4)岁,其中腹股沟疝38例,直疝10例,10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5例合并心功能不全,4例合并肺气肿。两组患者的合并症、疾病类型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指导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后,选择腹股沟韧带上方做一个长度约为3cm的切口,将腹外斜肌键切开直到内环,对精索进行游离,分离筋膜和睾肌,将疝束找到,给予高位结扎,对补片进行修剪,放在腹横筋膜前,将近内环口剪开进行补片,并固定补片。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指导患者保持平卧位,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后,选择耻骨结节为手术入路,做一个切口,长度约为5cm,充分暴露趾骨结节和外环,然后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对腱膜内面进行分离,运用Bassini手术方法对疝囊进行处理。游离精索并将其提起,对疝囊进行高位游离,近内环口处将疝囊横断,将近端疝囊封闭。然后在腹内斜肌浅面、腹横肌腱弓以及腹外斜肌腱膜下放置10cm×6cm补片,在补片尾部圆孔内套入精索。将患者的腹股沟管内侧角形状作为基本依据,修剪置入补片,在精索处向上牵拉,缝合补片的圆角和耻骨上腹直肌时,应该采用不可吸收的缝合线,并在腹直肌鞘上方2cm处缝合补片。同时,对补片下缘和腹股沟韧带进行连续缝合,在补片置入外侧做一个切口,形成上下两尾片,使精索位于两个尾片之间。此外,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将切口关闭,结束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手术指标,包括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同时随访3个月-1年,统计两组的复发人数,并计算复发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1.5统计软件分析本次试验中的全部数据,运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

对照组(n=49)57.57±7.83 7.56±2.31

观察组(n=49)50.11±9.07 4.21±1.82

t值6.5598.624

P值<0.05<0.05

2.2两组复发率比较

随访3个月-1年,观察组1例复发,复发率为2.04%;而对照组9例复发,复发率为18.3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腹外疝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外科疾病,有调查发现,与直疝相比,斜疝在儿童和青壮年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但是在老年人群中,直疝具有较高的发病率[3]。随着现代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发展成为临床上治疗腹外疝的一种首选方法。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势主要为运用人工生物材料制作补片,修补后周围组织不存在张力,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理组织结构,具有分明的层次。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迅速康复,由于手术操作简单,能够使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降低,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不会增加周围组织张力,能够满足生理组织结构要求[4]。同时,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出现局部隆起,使牵拉发生率降低,使患者的疼痛感得到缓解,并且补片材料为单丝聚丙烯,具有较强的张力强度、抗感染能力以及黏合度,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手术治疗效果[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7%,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较短,说明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外疝进行治疗,不仅可以使疗效提高,还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天文.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2:196-197.

[2]李辉,张旭升.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08:122-123.

[3]史贤杰. 用改进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8:220-221.

[4]叶群立.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14,12:107-108.

[5]张志家.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应用效果[J]. 吉林医学,2015,15:3355-3356.

论文作者:冯振华1,陈颖2,赵丹 1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可行性分析论文_冯振华1,陈颖2,赵丹 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