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对策分析论文_赵艳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对策分析论文_赵艳

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原因,进一步探讨其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5月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的一共54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相关记录、整理并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子宫收缩乏力39例,胎盘因素8例,软产道损伤6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子宫收缩乏力的治疗对策为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宫腔填塞砂条、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次全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好转。结论:据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对控制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产妇危险性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分析;治疗对策分析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strategies.Methods:A total of 54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May 2017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subjects.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corded,analyz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 main factor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were uterine contraction in 39 cases,placental factor in 8 cases,soft birth canal injury in 6 cases,1 case of coagulation dysfunction.Uterine contraction of the treatment of fatigue measures for the massage of the uterus,the use of oxytocin,intrauterine packing sand,B-lynch suture,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sub-hysterectomy;all patients are improved.Conclusi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trol the risk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reduce the risk of maternal risk by taking the risk factor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taking preventive and therapeutic measures.

Key words:postpartum hemorrhage;cause analysis;treatment strategy analysis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称为产后出血,它是产科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此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若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不但可以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导致产妇出现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研究通过对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干预对策等,以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防治水平,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5月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一共54例作为观察对象,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27.4±1.4)岁。54例产后出血患者均符合产后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经产妇 8例,初产妇46例,阴道分娩32例,剖宫产22例。

1.2具体方法

出血量测量方法为自然分娩测量方法:将弯盘置于产妇臀下至产后2h取出,测量弯盘中的血量,即为产妇的出血量,以称重法计算24小时的出血量。剖宫产测量方法:负压瓶内收集的血液、带血纱布的含血量以及回病房后阴道出血量的总和。还可以采用血红蛋白下降推算法:患者入院前1周内及产后3天常规查血常规,大出血患者,输血患者于产后当天及输血后第2天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下降10g,相当出血量400ml.首先手术过程中严格采用无菌技术,产妇要在指导下正确利用腹压,在进行阴道手术时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动作要轻柔,切忌过早,必须在抬头露出时切开,密切关注切口出血。治疗原则为依据出血诱因,首先止血,然后补充血容量,保证供血充足,同时做好感染防治。具体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不同的治疗,子宫收缩乏力的治疗对策为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宫腔填塞砂条、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次全子宫切除术,并且使用刺激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缩宫素的使用,肌注10~20u或者是肛门放置或舌下含化200ug米索前列醇,效果不理想时可以依次使用凝血酶纱条填塞宫腔法、填塞宫腔法、结扎子宫和盆腔血管法、次/全子宫切除手术进行止血。剖宫产多数是以宫缩乏力、产程异常或妊娠合并症施术,因其对软产道的损伤及手术时间延长会增加产后出血机率。因此,要求我们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宫产指征,提倡自然分娩,降低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2]。

2.结果

在经过本院的积极治疗后54例产妇无1例死亡,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子宫收缩乏力39例(72.22%),胎盘因素8例(14.81%),软产道损伤6例(11.11%),凝血功能障碍1例(1.85%)。由此可见,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主要因素,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多见与严重妊娠并发症患者。子宫收缩乏力的治疗对策为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宫腔填塞砂条、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次全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好转。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一种产科临床常见疾病,可对产妇身体健康产严重的影响作用,甚至可导致产妇死亡。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大约占到分娩总数的2%-3%,其中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影响子宫收缩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如产妇平时体质虚弱、精神因素、产次、多胎、巨大儿、急产、滞产,疤痕子宫、羊水过多等;胎盘部分或全部粘连在子宫壁上,无法剥离导致出血;产道损伤的原因是子宫腔完全排空后,宫缩良好,阴道仍持续流出血液,色鲜,对产道进行检查会发现其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医疗人员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预防产后出血应从孕期抓起,加强孕期系统保健,加强高危孕妇的筛查和管理工作,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与发展,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各种并发症。正确处理各产程,掌握使用镇静剂和缩宫素的合适时机。产后正确计算孕产妇的出血量,出血较多时应使用器皿收集,避免贻误抢救时机[3]。此外,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有无副胎盘、有无产道损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治疗时在充分暴露软产道的情况下,查明裂伤部位,注意有无多处裂伤,及时进行缝合。血肿应切开,清除积血,缝扎止血或碘纺纱条填塞血肿压迫止血,24~48h后取出。小血肿可密切观察,采用冷敷、压迫等保守治疗。

产后出血发病较为突然,病情变化快,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产妇生命安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经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初产妇高,胎次越多,产后出血机率越大,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因此,应当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控制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产妇生产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1][刘金环,赵文杰,彭玉芳.地塞米松及葡萄糖酸钙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2016,05(07):656-658.

[2]叶茶香,余德元,俞燎源,等.产后出血简易防治方法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1(01):117-119.

[3]金惠芳,孙彦青,杨朝霞,等.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后出血术后成功妊娠分娩一例[J].中国医药,2016,07(13):380-381.

论文作者:赵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对策分析论文_赵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