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区塘坝小学校 402678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高质量地完成新课标的教学任务要求。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灵活多变、涵盖内容丰富的重要学科,需要采用一种全新高效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对此,本文将立足于新课标形式下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目标,以情境教学法的研究理论为依据,对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选入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史上经过锤炼的名篇,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诗词本身就颇具情感性,如:自然美、艺术美、道德美。这些具有美感的古诗词,都是作者的力作,无不是“情”的结晶。作为小学的语文教师的我们,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觉古诗词里面的真、善、美,把握古诗词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领悟诗词中跳动的感情的脉搏。只有这样,古诗词教学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才不再是枯燥的、简单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栩栩如生、呼出欲出的有血有肉的画面了。所以说,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情境教育和情感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一、教学中用情感传染情感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很容易感染到别人,因为情感具有极大的传染性。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感易传染的这一特点,以情育情。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一种亲切感、信任感。这是因为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反之,如果学生厌恶老师,那么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也自然失去了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并爱护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时时给学生以微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很可信,也很可亲。其次要充分地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再者,教师还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热烈高涨的情绪,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生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此,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探讨古诗词内容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引导和启发,尽量让学生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新认识自我,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更加敬佩老师,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热情。
二、激发学生想象,入情入境学习古诗词
爱因斯坦说过:“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古诗词教学将感情寓于一定的形象融于意境之中,启迪学生通过想象来体味与欣赏,令他兴奋、令他回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古诗教学时,我会引导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即让学生闭上双眼,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或在老师的诵读声中,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里呈现一幕幕古诗所表现的情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学生的脑海里会播放不同个性的“电影”,不管“电影”如何,学生们都会插上想象的翅膀,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学生熟读诗句并理解诗意后,我让学生做导演,演“电影”。看着学生自己导演的电影,老师和同学们也仿佛身临其境。
三、体会诗词感情可借助其他情景
教师要善于发现课本中优秀古诗词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古诗的境界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课堂上讲授《静夜思》这首诗时,它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月明星稀的秋夜,诗人于屋内抬头仰望明月的画面。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两句,通过对主人公动作神态的描写,深入表现其思乡之情。“望”字与前句的“疑”字相照应,意在指明诗人从朦胧中清醒,他抬头仰望着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他的故乡此刻也正被这轮明月照耀着,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低头思故乡”这句收尾的诗句。再如:《望天门山》,这首诗描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诗人在行舟过程中,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描写了天门山一带雄奇阔远的景色。由于没有目睹过这种雄伟壮阔的景色,学生很难产生情感的共鸣,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对此,教师可以将一些天门山雄伟、辽阔,以及其山间水流的图片或视频加入到课件中,把诗歌中描绘的景色带到学生眼前,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对整首诗进行讲解,使其能够更加明确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当前考核学生古诗词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考试,这种方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情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各种情景的创设,在活跃课堂的同时活跃学生的思维,抓住学生思维、性情、道德的最佳构建时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充分地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学在其中,乐此不疲。
参考文献
[1]梁小涵 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2]吴永梅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0),131。
[3]杨玉 体味诗趣,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5,(58),46。
论文作者:田桂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古诗词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情境论文; 教师论文; 古诗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