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先进性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共产党只有具备和保持先进性,才能始终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才能在历史舞台上大有作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也必然是具体的历史的。我们党要在新世纪不断保持和体现先进性,就必须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就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只有在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中,才能具体地历史地体现和保持党的先进性。
一
党的先进性是一个具体概念和历史范畴,对党的先进性的判断也必须有具体尺度和历史标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判断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他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也是历史的,具体的和历史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特征,二者密不可分。所谓具体的,是指事物不是抽象的或虚无的,而是实在的、客观的。所谓历史的,是指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特定的环境及条件相联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具体地历史地看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马克思曾经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12页)按照辩证法的本质要求来理解,党的先进性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去先进,现在先进,并不等于将来永远先进。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就是说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先进的理论基础和阶级基础上,而且体现在它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能够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能够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最终推动历史的前进上。先进性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先进性的内容和范围必然随之而发生变化。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是指党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体现出来的。人类社会始终是一个动态的具体的发展过程,党的先进性要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就必须把握这种动态的具体的发展过程及其本质特征。也就是说,党的先进性始终是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时代变革和具体实践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历史阶段、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是要坚持“三个代表”要求,自觉把“三个代表”落实到我们党的一切活动、一切政策当中。同时,在实践“三个代表”要求时,要抓住先进性这一核心,深刻理解先进性的本质所在、要求所在,根据时代的变化,自觉在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和体现出党的先进性,把党的先进性具体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二
一个政党是否先进,具有什么样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在实践中发挥和体现,并通过实践结果来检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过去到现在都具有先进性,一方面在于它本身具有先进的属性,即它的先进的阶级基础和先进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是指它能够肩负起推进时代发展的历史使命,其先进性随着实践的发展与时俱进。
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9页)同样,党的先进性一旦被人民群众所认可,并以此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就能够在实践中化为无穷的物质力量,将党的先进性转化为人民群众生动的实践,转化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果,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党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客观要求,致力于解决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课题,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本身就是不断具体地历史地体现党的先进性的过程。在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浴血奋战,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戴。此后,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段曲折后,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企改革;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解决温饱问题到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生产力获得空前的解放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空前繁荣。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成就,具体地历史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和指导思想上的失误,我们党过去在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工作重心等重大问题上,都曾经有过认识和实践上的失误。在民主革命时期,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曾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和曲折;“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阻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拉大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些情况不同程度地延误了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党的形象,妨碍了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但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社会进步的历史要求,以及中国共产党具有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拨乱反正的勇气,流淌在党的血液之中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了中国共产党纠正错误、克服困难的强有力的动力和武器,使我们党能够深刻反思、认真总结、汲取经验和教训,重新走上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恢复和体现党的先进性。
历史和具体实践证明,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在先进阶级的基础上,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中,通过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我们党的先进性就会转化为先进的具体的实践,不断推动历史前进。
三
党的先进性既不是一个先验的判断,也不能靠自我标榜,而是社会实践的具体规定和历史过程,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和保持下来的。因此,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必须随着历史条件和具体实践的变化和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调整自己的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客观情况来确定党的先进性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明确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建设的具体任务,反映特定时代的要求,历史地体现党的先进性。
新的实践推动着新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新的实践也迫切需要不断创新的理论来指导。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前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新的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们要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统一关系;深入理解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自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各项工作的强大理论武器,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贯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在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文化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具体地历史地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必须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拓宽党的群众基础。巩固与拓宽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实质上就是扩大和增强党的代表性和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深刻认识我们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我们肩负的历史任务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完成,我们的阶级基础越坚实、群众基础越宽厚,我们的事业成功就越有保证。改革开放拓展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内涵与外延,赋予中国工人阶级新的使命,增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知识分子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人阶级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了党的先进性的文化属性和价值属性。在今天,一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包括守法的、爱国的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民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都是党在新时期的群众基础,是党能够依靠的力量。我们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只有把那些经过长期考验、符合条件的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使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
具体地历史地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必须把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勤政为民,真抓实干,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直接同人民利益相联系。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说到底,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党能否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主要就看它能否通过自己的纲领和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起美好的社会生活秩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繁荣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当前,我们要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积极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减负,以实际行动促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改善。
具体地历史地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还在于这种先进性是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的言行具体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不断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把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与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每一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切实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为了永葆党的先进性,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进程,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中永远保持和体现党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