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韩继兰

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四川大竹 635100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神经内科偏瘫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运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指标上,观察组95%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7.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改善不良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问题,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神经内科;偏瘫;康复治疗

偏瘫主要是因为脑血管有关疾病引发的肢体一侧或者部分的运动功能障碍,可以是上肢或者下肢,也可以是面部舌头有关肌肉组织,进而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状况,甚至导致患者无法自理[1]。本文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分析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80例神经内科偏瘫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从56岁至74岁,平均为(59.2±3.1)岁;疾病原因中,脑梗死为27例,脑出血为13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从53岁至79岁,平均为(57.1±2.9)岁;疾病原因中,脑梗死为25例,脑出血为15例;两组患者在疾病状况、性别、年龄等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运用综合性康复治疗,内容如下:

1.2.1 心理康复引导

患者能够有效的康复,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极为重要。患者由于偏瘫引发的生活无法自理以及生活质量下降,需要积极的做好对应的以安抚疏导。运用音乐疗法、放松疗法等来促使患者身心松弛[2],对治疗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态度,多提供成功案例来达到积极的心理暗示。要多与患者沟通,促使患者心理压力的疏导,避免压力过大引发的焦虑、抑郁等情况。每天需要做一次心理治疗工作,时长半小时左右。

1.2.2 运动康复指导

医护人员需要辅助患者做好对应的运动功能训练,可以进行肩部、肘关节、膝关节等各关节组织的活动,做好伸展、收缩、旋转与垂直上下活动[3]。可以被动刺激来促使患者脑部信息的传递,相关信息传递左右侧属于互通,因此可以通过一侧的运动来带动刺激另一侧。在运动活动上,也需要通过跑步机、推车与其他康复器械来辅助。活动频率可以循序渐进的展开,可以逐步的提升强度与频次,由此来促使肢体功能更好的恢复。

1.2.3 语言治疗

患者因为疾病会导致语言功能障碍,需要做好语言功能训练。每天从单音节开始,逐步到多音节、简单句子的过渡,由此来更好的促使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训练要每天坚持,每天2至3次,每次时长半小时。循序渐进的展开,让患者有足够的适应空间。同时在训练中需要多鼓励患者,避免患者挫败感与焦躁的心理状态。可以引导患者看电视、聊天等,促使患者表达能力的训练。

1.2.4 针灸与电疗

可以依据情况做好针灸与电刺激治疗干预,针对不同患者偏瘫情况做好穴位的选择。运用低频电子脉冲配合处理。

1.3 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治疗疗效、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治疗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为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可以生活自理;有效为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得到改善,可以达到部分的生活自理;无效为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没有改善,无法生活自理。治疗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的总和。心理状态HAMD汉密尔顿抑郁评估量表进行,评分越低代表负面情绪越少,情况越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将治疗所得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护理后患者消极情绪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见表1,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不同护理后患者消极情绪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对比(`x±s)

注:两组对比,p<0.05

3 讨论

神经内科偏瘫情况较为常见,恢复相对较慢,需要让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的开展。具体处理上,康复治疗实质上是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修复,其原理基于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通过多种训练与刺激,促使疾病损伤的休眠大脑皮层得到更好的再生与活化,有助于脑组织得到修复重组。而电刺激可以有效的促使肌肉兴奋,有助于肢体产生生理性收缩,由此来更好的减少肢体远端疼痛。

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可以发挥每种治疗的优势,针对不同偏瘫情况做好对应干预。不仅注重生理上的恢复,同时关注心理层面的康复,从而配合治疗工作的展开,塑造更为健康的心理状态,由此来更好的提升治疗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蔡葵.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研究[J].医疗装备,2016,29(8):24-24,25.

[2]关博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200-201.

[3]唐冬,文艳.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母婴世界,2018,(12):51-52.

作者简介:韩继兰(1988—),女,汉族,本科,主治医师,四川大竹人,工作单位: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要从事康复医学科。

论文作者:韩继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_韩继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