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 237005
【摘要】本文从高流量温湿化氧疗系统的概念、工作原理、优点、临床应用和护理重点等方面综述该系统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应用进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为该系统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高流量 温湿化氧疗 机械通气 撤机 综述
机械通气是指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和血氧饱和度,防止二氧化碳蓄积,帮助机体改善呼吸衰竭,为治疗基础疾病创造有利条件。在临床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需进一步接受氧疗,甚至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是患者耐受性较差;对于有人工气道的患者,传统的微量泵持续滴入法湿化效果不尽人意,并发症难以避免。而高流量温湿化氧疗方式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刺激性咳嗽,减少对气道黏膜的损伤,可以提高患者耐受性,提高氧疗效果[1]。
1.概念和工作原理
高流量温湿化氧疗系统主要由文丘里空氧混合阀、MR850温湿化装置、自动注水罐、RT308螺纹加热管和呼吸管路组成的一种新型氧疗通气模式。该系统主要通过温湿化装置对气体和湿化液进行加温湿化,再通过加热管路将湿化后的气体输送到病人呼吸道,为病人提供理想的氧疗,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
2.方法和优点
2.1方法
首先将MR850温湿化装置和自动注水罐连接,然后将自动注水罐外用输液器连接500ml灭菌注射用水,加水至最高水位线处,连接RT308螺纹加热管、感温探头和呼吸管路,打开湿化器开关;接下来连接氧气通路,根据医嘱调节氧浓度和流速;最后设置合适温度,将呼吸管路与患者相连即可[3] 。
2.2优点
与无创通气和微量泵持续滴入法相比,温湿化氧疗具有以下优点:①经温湿化后氧气可以使气道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稀释痰液以利于排出,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更好地促进气体交换[4]。②可以减少对患者鼻咽部和气道黏膜的刺激,增加舒适感和耐受性,提高氧疗效果。马雪婷等[5]研究发现,对ICU 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应用高流量温湿化氧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状况,提高氧疗耐受性。③改善预后,降低再次插管的风险,缩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研究[6]显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进行温湿化氧疗治疗后再插管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也相应缩短。
临床应用
机械通气可以帮助危重患者度过疾病的危险期,但长时间戴机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需要正确的方式帮助患者平稳的及时撤机。陈洁梅[7]等将温湿化氧疗应用在50例患者拔管后,对照组是50例传统湿化氧疗,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后发现:温湿化氧疗组在拔管后24 h痰液黏稠度、插管并发症及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沈芸[8] 对80例机械通气脱机患者氧疗方式进行对比研究,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湿化方式,40例实验组采用高流量温湿化氧疗方式,两组均给予24小时的吸氧治疗后发现实验组在PO2、SPO2和PCO2等各项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得出结论:高流量温湿化氧疗方式对于机械通气脱机患者而言,能够降低对患者的呼吸道刺激,有效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其气道自身湿化功能的减弱甚至丧失,气道容易干燥,脱机后气道易阻塞,有研究[9]表明温湿化氧疗与传统的氧疗相比,能有效地提高对患者的气道湿化作用,促进痰液的排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患者撤机后的舒适度.
4.护理重点
4.1病情观察
患者使用高流量温湿化氧疗时,护理人员需做好对患者的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及末梢循环的改善情况, 以及有无呕吐、 腹胀等胃肠道反应[10],如果发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医生处理并记录。
4.2气道管理
①妥善固定,松紧度适宜,无移位及脱出,每班监测气囊压力,保持气囊压在25~30 cm H2O;②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吸痰,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量,严格无菌操作,调节合适负压,动作轻柔,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S。③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必要时予震动排痰,促进患者痰液排出。④观察气道湿化效果,掌握判断气道湿化效果的标准。体液平衡对患者气道湿化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常规气道湿化时,还应注意考虑患者体液平衡情况[11]。
4.3 系统的使用护理
正确安装管路, 及时检查呼吸管路是否通畅并清除管路中的冷凝水;密切观察湿化装置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报警并处理;保证自动注水罐中始终有水并且在最高水位线以下,避免湿化罐干烧现象的发生;密切监测氧浓度和氧流量,注意氧气流量表设定的吸入氧流量与调节阀上标注的流量是否一致,调整合适氧流量和氧浓度,防止氧中毒。
综上所述,高流量温湿化氧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与传统的无创通气模式和微量泵持续滴入法相比,具有高效、实用、操作简便和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有效增加患者舒适性和提高氧疗效果,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发现异常要及时予以处理,从而保证治疗的安全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江方正,李雪,叶向红等.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8-130
[2]刘晓瑜,胡艳宁.经鼻高流量温湿化氧疗的临床应用进展[J]. 护理研究,2017,31(30):3786-3788
[3]周金秋,王振华,孙焕杰.文丘里氧疗温湿化技术在人工气道管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7):2123-2125
[4]蒋争艳.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2):1084—1086
[5]马雪婷.高流量氧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前沿,2018,7(27):261
[6]柴书坤.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6.
[7]陈洁梅,冯丽琴,黄春霞,刘衬云.加温湿化氧疗系统对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13:40-50
[8]沈芸. 试论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影响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4):133
[9]黄萍珍,颜溶溶,何鲤穗.温湿氧疗系统对呼吸机撤机后气道管理的效果[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1):153-155
[10] 韩秀娟,李瑞,朱虎林,陈翠.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杂志,2018,,37(7):999-1001
[11] 张华瑜,林蔚青,吴静冰,吴婉珍. 持续加温湿化氧疗系统用于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60例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4):144-145
论文作者:沈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患者论文; 流量论文; 气道论文; 机械论文; 呼吸论文; 管路论文; 效果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