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鉴于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相对复杂,施工时注意的事项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且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土建工程,属于建筑结构关键位置,对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影响极大,而其施工技术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高层建筑 主体 施工技术
1 高层建筑物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1.1结构施工枝术
高层建筑对使用功能的要求使得高层建筑内部的结构日趋复杂化,增加了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为了满足高层建筑不同高度的楼层结构受力的需要,通常应对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进行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部结构恰恰相反,应扩大轴线布置的空间范围。而这种构造恰恰与常见的普通建筑的施工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当中,应当采用机构转换施工技术,设置必要的转换层,来满足高层建筑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需要。
目前,功能指标相对完备,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结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结构剪力墙转换层施工技术、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等。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采用转换层施工技术,能够明显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确保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此外,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扩大简体结构中落地墙的厚度、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并适当的增设剪力墙、框架结构和简体结构,也能够起到提升高层建筑下层结构的强度,增强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的效果。
1.2建筑电气施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中在设计施工使用的电气技术也在不断增多,采用合理的电气施工技术,保障电气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对实现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降低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确保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高层建筑的电气工程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变电及配电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通信系统、安保系统、电路布线系统以及防雷接地系统等,电气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决定了高层建筑的电气系统具有电能消耗大、自动化程度高、对供电可靠性需求强等特点,对电气施工的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高层建筑的电气施工中,应当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严格的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布线与设备的安装,将维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电力设备的电源与民用线路分开,从而降低系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做好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保证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
1.3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是高层建筑建设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保证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为高层建筑创造更加稳定的运行条件,减少给排水设施故障给用户带来的损失。因此,在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当秉着高效、安全、连续、可靠、畅通的理念,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管网进行施工。在进行给水管道的布设时,要确保其不穿越重要的电气设施所在的位置,减少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并保证给水管道始终处于排水管道的下方,二者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15m,防止管道发生渗漏时,排水管道中的污水对给水管道中的清洁水源造成污染。在对给排水管网进行隐蔽铺设时,要尽可能避免管道穿越建筑的结构层,而应采用穿越地下室或建筑外墙的方式进行铺设,并在穿越屋面的管道外部加装防水套管,对墙体进行防水保护。
2 深基坑的支护结构
2.1支护结构一般分为支撑和挡墙两个方面
挡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钻孔灌注桩挡墙。钻孔灌注桩挡墙一般采用机械成孔的方式,向孔中灌注混凝土而形成的桩挡墙。常被用于城区施工。
第二,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是通过在地下修建一条沟槽,并在沟槽上修筑墙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主要目的在于拦截地下水,拦截土壤。地下连续墙产生的震动和噪音都比其他支护结构小,被广泛用于房屋地下室,铁道等地。同时地下连续墙带来的同期经济效益也是众多支护结构中的佼佼者。但是当地质为淤泥软土时,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很难进行。
第三,土钉墙。土钉墙是指通过原位土体来维护基坑土坡的支护结构,不过这种原位土体不同于一般的原位土体,它必须经过土钉加固后,并通过与钢丝网结合起来才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支护结构。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土钉墙的支护结构时要考虑土质条件和地下水位等因素,一般适用于粘土等非松散砂土的地层。土钉墙凭借其方便易用的施工特点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基坑支护结构技术。
第四,深层搅拌土水泥墙,深层搅拌土水泥墙是指使用经过深层搅拌的水泥筑墙来进行防护。由于水泥墙是用水泥筑成的,所以污染较少。
2.2支撑又可以分为几下几种类型:
第一,斜柱支撑。斜柱支撑一般用于机械开挖深度不深时的基坑。是指通过在将挡土板放在事先打好的柱子里侧,并在挡土板内埋土的支护结构。
第二,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混凝土,二是钢筋。按照一定比例将水泥和水,石头等混合形成的就是混凝土。混凝土唯一的弊端就是抗拉能力很弱,人们为了有效克服混凝土这个缺点,通过在混凝土中增设钢筋,用钢筋的特性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现如今,钢筋混凝土结构凭借其良好的抗压性,抗拉性,防火性性等优点,成为当今建筑施工中应用最多的结构之一。
第三,钢结构支撑。钢结构支撑分为角撑和对撑。角撑中常与腹杆同用,当为对撑时,多设琵琶用来减轻压力。钢结构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与上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相比,支撑能力较弱
3 高层主体的柱、梁、板
所谓柱就是用于承重各楼层的竖向的柱子,而梁与板是相连的,梁的横面就是板,板是修建在梁上面的楼板,板垂下来就是梁。柱梁板三个部分相互连接,共同构成建筑中的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梁板柱不可以同时浇筑,如果同时浇筑,则有悖于建筑体系结构的要求,很容易发生建筑倒塌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财力损失。
4 高层主体的结构施工技术
4.1钢筋工程
第一,要仔细辨别钢筋的制造厂家、质量等。对钢筋的性能做出一定的测试,只有符合标准的钢筋才可以进一步使用。
第二,钢筋的绑扎与焊接必须交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作业。钢筋一旦绑扎或焊接成功,须由指定人员检查验收。
4.2混凝土工程
上文已经介绍过混凝土,这里就不再赘述。
在用混凝土浇筑前,首先需要对材料、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严格计算。其次是要通过泵完成对混凝土的运输。再其次就是浇筑,因为柱梁板的浇筑不可以同时进行,所以用混凝土浇筑时应第一个浇筑柱,接下来依次是梁、板。浇筑完成之后要进行一些列的清洗养护等善后工作。
结语
高层建筑物的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大工程,且对安全性要求很高,因为这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施工技术至关重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理论研究不能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缺少验收标准和规范、管理体制问题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其中办法之一就是发展施工技术,在过去的工程建设中,大家总结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也在教训中得到启示,因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革新,这将给加快高层建筑工程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高层建筑承担着多种实用功能,是人们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在高层建筑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高层建筑的工程之质量,延长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保障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康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9).
[2]倪坚钢.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
论文作者:王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高层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挡墙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