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图书馆建设的影响_图书馆论文

论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图书馆建设的影响_图书馆论文

试论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图书馆建设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文化论文,中国论文,试论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围绕着“图书馆与社会”这个问题,几十年来有不少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提出了许多观点,例如:社会需要决定论、经济制约论、科学技术影响论、法律决定论等等,但较少从文化的层面去系统和深入地探究,因此,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对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的贵族意识对现代图书馆建设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对古代传统文化的解析

1.1 文化的特征

著名中国思想史家韦政通说:“每一问题,追根究底都是一文化问题。”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有别于纯粹自然界的“人化的自然”,它包含着物质、制度与精神性的文化等层面,而且彼此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的。从狭义上来说,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精神性的,它包括一切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等观念形态的文化。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而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时间存在状态的文化,从时间纬度看,它不仅是指文化的过去式,又是指文化的现在式和未来式,“传统文化是一种延绵不绝、前后相承的时间之流。”它是经过长期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文化兼具认同与求异的二重性,认同性是文化继承的保障,而求异性则是文化发展的条件。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本文仅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封建的贵族意识这种观念形态文化对现代图书馆的影响这一视角进行阐述。

1.2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是大一统的农业文化,因此具有统一性、稳定性、保守性和封闭性,它不同于商业民族竞争的观念形态文化。在秦统一中国以前几百年,中国处于战国时代相互兼并,连年混战,民不聊生,人们渴望稳定和统一,孟子的“定于一”的理想就代表了广土众民的思想。秦始皇灭六国后,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制度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因此在思想、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便围绕着大一统的集权制的统治方略进行,便形成了封建的集权的贵族文化环境。为了统一思想,便于统治和管理,在意识形态方面,特别是自汉以后,中国社会便形成了一种以儒道互补的意识形态结构,建立了以伦理本位的家国同构的等级制度,如《左传》所云: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或如孟子所说,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与此相应,在观念上则形成了一种重道轻器的传统,《周易·系辞传》说:“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这种道器之分的价值观念,与劳心劳力之区分是相适应的,科学技术被看成是一种“奇技淫巧”。这种封建等级观念和忽视器用价值的文化,造成了士大夫与生产过程的隔离,在思维方式上则是长于综合,而短于分析,缺乏科学的认知态度,“认知态度就是人对物而不是人对心的一种态度”。而发展科学研究,就必须要有劳心与劳力相结合的文化环境。在古代中国,实验成果只占科学技术结构中的7%,缺乏科学实验的精神,坐而论道,“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在教育制度方面,则自从隋唐时期起就创立了科举制度,以四书五经为取士之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工匠之事,儒者不屑为之”、“艺成而下”。士、农、工、商为古代四个等级,因此在经济方面则一直采用“强本抑末”的经济政策,即“农业是本,工商是末”。这种几千年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推行的统治之策,便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等级的观念形态文化。

与此不同,在西方近现代科学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却始终伴随着那种对等级观念的扬弃。在古代希腊和罗马,那时社会是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的,理论知识与实用的知识是分离的,实用的知识连同劳动是受到轻视的。经过了中世纪基督教的熏陶,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者的理论思维与工匠的劳动及实验传统的融和,普通人的劳动开始受到尊重,知识和文化开始普及到一个更广大的阶层。学者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持一个统一社会内部的等级和秩序,科学的研究意味着一种枯燥、繁琐、艰苦而又危险的劳动,一种奉献精神,是要有助于对自然的认识和大多数民众生活的改善。正是这种科学观念文化和环境造就了像居里夫人、阿基米德、牛顿等许多这样的科学家。

1.3 古代的贵族传统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也许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及图书馆发展的一些特征,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时代性和传统性,其发展从来都是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同步的,始终离不开大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据有关史书记载,我国早在商代就有了档案图籍的收藏,到了周代已有专门官员管理图书。从汉代初年就开始整理先秦典籍,以后有广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立经学博士,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群书,编撰了现存的最早的一份文献目录。但是对图书的管理及藏书楼等也必定带有封建贵族式的封闭和垄断的文化的时代特征,它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也必定以维护大一统的治国方略为宗旨而运行,而不是对民众的教育。西方近现代平民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因此需要那种普及化的图书馆事业,而中国古代藏书楼的藏书以单一的正统经史等为主要内容,排斥异端,轻技艺,像墨家学说和《淮南子》等科学巨著都被打入冷宫,它的服务方式必定是贵族式的服务方式,而非多层次、多元化的。藏书如同“祖传秘方”秘而不宣,它的服务对象只为少数统治阶级和贵族,“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藏书楼的藏书只是用于统治的需要,而没有教育的职能。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古代藏书楼在保存中国古代文化遗产方面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但也阻碍了中国古代文化向多元化方向的发展。

2 从传统藏书楼到现代图书馆的转型

2.1 现代图书馆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一种“和合”文化,就具有包容性。特别是自从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坚船利炮使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整体反思,掀起了以科技救国、教育救国、开启民智、知识面向平民的文化运动,在这种文化运动中,1904年中国建立了第一所公共图书馆,标志着科学、民主、平等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封建藏书楼才真正突破了封建垄断的藩篱,藏书服务、藏书组织、藏书流通和藏书管理从单一垄断趋向于平等多元化、从形而上趋向于形而下、从为少数贵族服务趋向于为多数平民服务的文化方向发展。从洋务运动到戊戍维新,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运动,提出了“科学、民主、平等”的精神,中西文化在不断地冲突和融合。陶行知说:以“适不适”作为“去”或“取”的标准。“继承”与“吸收”是为了“自新”。在这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人们对教育强国、图书馆面向平民、知识面向平民的民主平等的理念已经形成了共识,封建的藏书楼变成了面向平民的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民主平等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光大,从近代到现代,各地纷纷建立了许多各类不同的图书馆。从图书馆发展的轨迹我们不难看出,文化观念对图书馆事业的影响的重要性,相同的地点、相同的人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宏观发展政策,图书馆事业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教育部组织建设的高等教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CALIS)、由文化部组织规划建设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工程“金图工程”以及由科技部等部委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建设项目,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绩。

2.2 残余封建意识对科学文化环境的影响

“科学”、“平等”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文化有着明显的传承性和稳定性。图书馆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决策、布局、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始终带有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贵族意识的影响,缺乏科学平等的平民意识,政府对图书馆的建设仍然是倒金字塔式的,国家级、省级图书馆是高大全,而基础图书馆是小而少,《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月14日刊登了章淑的文章,认为北京市建立了第一所民工图书馆之所以能够成为新闻,是因为一些图书馆即使对北京本地人也存在着较多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的淡薄以及封建贵族意识的浓厚程度。当然国家图书馆保存着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国家投入巨资,一些珍品、孤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全国每个人都浏览一遍,但是必须按照读者需求建立各类不同级别的金字塔式的图书馆系统,就像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提出的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三适当”(三R)和三最原则,即“在适当的时间,给适当的读者,提供适当的图书;为最大多数读者,以最低的花费,提供最好的读物。”因此,图书馆应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平民化,消除等级差别,消除封建贵族意识。

2.3 图书馆研究中与读者的疏离

中国历来就有“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胡适说:“中国的知识阶级只有文学的训练,所以他们活动的范围只限于书本和文献。”因此,由于受古代这种传统的贵族意识文化观念的影响,图书馆界比较注重定性研究而较少进行定量研究,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没有定性研究作先导,定量研究就没有正确的方向,反之,没有定量研究作基础,定性研究只能是盲目的、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因此,不可失之偏颇,而需使宏观与微观达到统一,同时,定性研究较多地与形而上的贵族传统相联系,而定量研究恰恰就是“器”的表现,在本质上是面向普通民众的,因为从量上来说,民众是占多数的。图书馆学科属于科学的范畴,而且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离不开定量研究,而以读者为主体的服务就是属于形而下的范畴,为读者服务就离不开大量的定量和实证的研究,这意味着是一项长期的、大量的,细致、枯燥、繁琐的工作,但却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之基础,是图书馆科学采购、科学决策的依据。在西方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就非常注重定量研究,不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等所有领域都离不开定量研究和实证研究,仅从他们所有的图书馆期刊的文章上就可见一斑。读者的每一个咨询都记录在案,作为采购时决策的依据,而不是整日等客上门,坐拥书城,对读者始终有着一种“官与民”的贵族作风。此外,过分强调技术,唯技术而技术,在一些情况下也扩大了图书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其实技术只不过是工具而已,就像外语是工具一样。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图书馆改革和建设中,技术设备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缩小了,但在为普通读者服务的观念和方式上仍然带有浓厚的等级意识,各种人为的等级限制和鸿沟仍然存在。因此对图书馆来说,服务才是根本,也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所在,而服务必须要有科学和实证的认知态度和民主平等的意识,这样才能形成科学文化的环境。这需要政府和图书馆人的共同的、长期的和艰苦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3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之对策

3.1 发扬科学、民主和平等的公共图书馆精神

当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改变了人类文化的生态环境,在网络文化环境中,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的传统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馆的网络功能、数字化功能、文化休闲的功能在增加和延伸,而传统的传递和教育功能在减弱,网上搜索器、网上书店、网络咨询服务公司越来越多,如目前Google已经与纽约公共图书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密西根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等五家图书馆达成合作协议,联手打造网上图书馆,Google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图书馆。图书馆人应该有忧患意识,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有科学的认知态度,消除贵族意识,树立科学、民主和平等的文化观念。要真正做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要使“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这是图书馆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使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可持续发展,才能在信息文化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3.2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方式

为适应这种信息文化的环境,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和对策,提高服务质量,并且还要按照读者的各个不同层次如:专家教授、特困生、残疾读者等等提供充分服务和分层次服务,就像阮冈纳赞所说的,使每位读者有其书,使每本书有其读者。对不同的读者给予不同的服务,如专家、教授科研经费充裕而时间珍贵,网络实时在线的服务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对于特困生来说,这种方式只能增加他们的自卑感和不便,因此进行任何先进的服务方式不能搞一哄而上,要使传统服务与现代先进技术服务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将其割裂开来。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就是平等的最好体现。

标签:;  ;  ;  ;  ;  ;  ;  ;  

论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图书馆建设的影响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