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融合在康教结合中的实践应用
山东省临沭县特殊教育学校 刘 勇
[摘 要] 在残疾儿童康教结合实践中,康复技能、康复器械、康复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精力的不足、训练时间的短暂不能满足残疾儿童康复需求,生活场景因模拟而不真实,因此必须调动残疾儿童家长参与康教结合实践的积极性,实施家校融合,更好地完成康教结合任务,提高康复效果,本文从“康教结合”理念下的家校融合现状分析、家校融合有效途径、形成家校融合的工作机制、家校融合康复效果的前后比对四个方面论述了家校融合在康教结合实践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 康教结合 家校融合 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家校融合是特殊儿童的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树立康教自信心,运用康教理念掌握康教技术与方法,在家庭中创设康教情境、延伸康教时间、巩固康教效果,并将在家庭引导过程中摸索出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达到家长与学校教师的高度融合,使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更有效、更快捷、更持久。康教结合是指特殊教育教师把相关的康复知识、手段与方法,在教育教学、日常生活中和教育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解决单纯用教育方法无力解决而又对特殊儿童终生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的问题。要做好康教结合实验工作,必须做到家校高度融合,让家长积极能动地参与康教结合实验工作。
一、“康教结合”理念下的家校融合现状分析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成长环境,但多数残障儿童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焦虑、渴望心理占据家长的心理,但如何实施康复缺乏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这给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因素。
1.智障儿童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家长认识度不够,剥夺了智障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阶段。很多家长在得知孩子智力低下后到处求医问药,可惜的是药物手段对大脑的器质性损伤不可逆转,等到能入学的年龄,把孩子送入培智学校接受教育,已经延误了早期教育、康复训练的良机;康复训练不足,家长对智力落后儿童认识和教育的理解有很大误区,把早期教育认为是智力教育,而忽视对其正确的品德、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家长不能持之以恒,失去了对智障儿童的爱心与信心,康复心切不如愿时,家长们对自己的劳动产生质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很多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后,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学校,认为自己可以坐享康复成果了,忽略了与老师配合的必要性。
2.切实改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共同生活在同一家庭,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接受康复训练的自然教室,残障孩子康复最好的环境也就是家庭生活环境和氛围,这里有他的亲人和熟悉的生活物品,这些都在康复教育中经常用到的。学校也要创设与家庭相似的环境,力求生活化的教学,减少残障学生在康复教育过程中的不适性。
二、“康教结合”理念下的家校融合有效途径
构建动态平衡的“家校融合”方式,探索家校融合的有效途径,让家长亲自参与,让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使他们能生存,会生活。
1.转变观念,通过家校融合实践,利用取得的康复效果让家长自觉地认识到与学校、与教师配合的教育功效,不再是把教育责任简单地放到学校,一推了之。
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灵活的教育教学工作机制来促进家校融合,我校开展的家校融合各种活动,取得了很大进展,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3.每天与家长交流康教效果。家校融合的形式离不开家长们的支持,家长使整个过程顺利进行,学校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家校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解决共性问题,达到对学生共同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是形成家庭和学校教育合力最有效的方法。
2.成立家长学校。主要通过班级设置、成立家长学校、家访活动、建立家长联系档案、建立学生思想品德反馈表等一系列活动,有效促进了学校家校的顺利创建。通过“今天怎样做父母”、“父母的身教胜于言教”、“教育理智重于开发智力”、“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做什么”等讲座开展家校活动;定期出版《家校融合小简报》(家长期刊)总结宣传家校融合与康教结合的经验和成果,经常性地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讲故事来推进家校活动的进行。
三、形成家校融合的工作机制
2.以家为本,从每一个家庭出发,针对残障学生提出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为每个家长私人订制一套康复教育方法与技能指导方案,开展“以家为本”的家校融合指导探索。
1.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借鉴1975 年美国颁布《全体障碍儿童教育法案》,由学校与家长共同制定针对每一位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致残原因、鉴定结果、康复方案、技能运用、器械选择、动态测试等项目。家庭康复与学校教学相配合,结合特殊儿童一人一案的建立,将家庭的配合训练也纳入到个案中,尝试开放课堂实行亲子同训,逐步探讨出家校融合的有效途径形成开放的家校联系机制。
图像压缩系统把前端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转换为LVDS数据电平传入到FPGA中,并存储在FIFO中作为缓存,然后读出图像数据到ADV212进行压缩,最后上传到上位机,用专用图像分析软件显示出图像。原始图像大小为640×480=307 200 byte,压缩后图像大小为6 400 byte,完成了对图像的48:1的压缩比例。
3.开发利用优秀的家庭教育资源,建立家校融合培训机制。只要开通网络我们就能够找寻到丰富的声像、图文资料等自己需要的内容,可以选用一些家庭教育课程资源来完成对家长的专业化培训,完成班主任教师的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工作,突破家校融合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
有研究表明,大型组织由于员工素质较高,灵活性更强,更可能应用已经被其他组织实施并规范化的制度。为此,制度扩散的内部决定模型认为经济和组织特征也能预测制度扩散和创新过程,城镇化程度高、经济规模大和发展速率高的政府更倾向于创新。相比于一般城市和三线城市,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一线和二线城市的经济实力更强,声誉更佳,可调配资源更多,创新意识和能力更强,进行人才政策创新的概率也更高。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推断经济规模越大、速度越快、第三产业比例越高和财政收入越多的城市,其人才政策创新的倾向会越强。这个观点得到了Damanpour和 Schneider、Towns等人研究的部分佐证。⑯据此,提出假设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股骨中下段术后患者48例。纳入标准:临床诊断股骨中下段骨折,行切开复位髓内钉/单钢板内固定术;年龄18~55岁。排除标准:伴有膝关节内骨折、韧带损伤、周围神经损伤,或合并全身多发性骨折等,合并严重心、脑、肺、肝、肾疾病;既往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病史等陈旧性损伤患者;骨肿瘤或肿瘤转移等原因导致的病理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康复知情同意书》,48例患者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4.提供亲子互动平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认识、思想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有的孩子与家长的观点不同,还有的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隔阂,有了话也不愿意和家长交流,甚至有的孩子性格变得很孤僻。亲子互动家长可融洽学生、家长彼此间的关系,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家校融合康复效果的前后比对
通过家校融合教育,不仅能让家长们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还可以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康复目标。我们家校融合康复训练小组在训学生共12 人,每天每人至少保证2—4 课时的康复课程,每节康复课时间为30 分钟,在学校家长也是学生,教师在教学生的同时家长更要认真听课,为课后回家再次学习做准备,就这样经过一年的时间家校融合康复训练以后,在训的12名学生在不同的康复领域均有明显的康复效果。
家校融合在康教结合实践中的探讨,有效帮助了教师及学生家长认识到家校融合在康教结合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运用康教结合的新技术、新手段与新方法进行综合康复,解决或改善学生在运动、感知、言语、语言、认知、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问题,真正实现让残疾孩子在康教结合中实现融合共享,阳光成长。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通过几代学者的努力,西夏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内容从语言文字扩展到西夏的历史文化、考古、经济、军事等更加广泛的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82—1983年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发掘了黑城,弄清了地层关系和城市布局情况,发现了大量文书和其他文物,文书中有汉文、西夏文、蒙古文、藏文、古阿拉伯文等各种民族文字,为研究黑城以及西夏、元朝社会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黑城也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
[1]张坤霞.家校融合教育研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章依文.“医教结合”为个性化的特殊教育提供支持[J].上海特教, 2012.
[3]赵蕴楠.美国特殊教育法案的发展与影响研究[C].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标签:康教结合论文; 家校融合论文; 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论文; 山东省临沭县特殊教育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