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转换论文_孙梅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转换论文_孙梅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实验小学 442200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即将实施。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多少年来,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教育的主宰,于是常常不自觉地以教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而今天,我们却认识到了这种判断其实并不符合实际。教育面对的是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改变的不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完成。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醒悟到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实是学生本身。这种醒悟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我们必须把为教师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这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支撑这一重大突破和改革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教师应当成为研究型的学者。

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生长时,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就会意想不到地被激活。作为一个优秀教师,不仅需要有深厚的学科知识根基,更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研究青少年发展的规律。作为研究型的教师,必须站在教学的第一线上,对教育实践过程进行研究。研究情感、动机、兴趣、意志、烦恼、挫折、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并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障碍,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教育科研活动真正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其次,教师应该重视与其他教师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学生的发展特点与需要,探讨教育规律,使教育工作更全面、更客观。第三,教师必须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学习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改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最后,教师也应该与学生家长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使课程改革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更广泛的教研空间。

二、教师应当成为人格魅力的使者。

一位好的教师,做人是第一要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代教育对教育本质的深入研究表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最有教育意义的不是客观知识,而是教师自身,是教师的人格。只有具有和谐人格的教师,才能造就一代英才。它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热爱生活,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常言说得好:“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试想,如若教师不注意检点自己,表现出“软弱、贪婪、自私、不负责任”等行为,或者有不良嗜好,甚至违纪违法,都会破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教师宁静的沉思,潜心的创造,爱心的奉献,执着的追求,从容的表达,启迪智慧、张扬道义和公正的人格魅力,在教学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学生人生价值的生活准则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为人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相比,应有他的独特之处。

三、教师应当注重方法的引导。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面对新课程,教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工夫,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促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饱满。在当今这个时代里,新知识以爆炸的速度更新和递增,人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得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因此,教师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把浩如烟海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更何况这些知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可能很快就会过时。而要成为方法型的教师,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人;同时还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尝试,并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四、教师应当成为知识的引领者。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意味着通过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互动,教师在作为新型的知识传授者基础上,承担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角色。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角色,包括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引导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在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的已不是获得多少已有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获得知识经验过程中新的、独特的体验。这是教师无法传授的。然而,体验是在学习探求中的体验,这样特定的学习探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和手足无措的,对教师来说则是掌握了的和熟练的,所以教师应该而且能够给予学生以引导。就一般意义上说,教师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形成健身智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心智慧。健康智慧,是人在身体及其各个部分的生长发育和人格及其各种因素的发展中,建构并保持协调和谐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自觉状态,分为健身智慧和健心智慧。小学孩子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历着人生道路的认识、选择和定向。教师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是全面而艰苦的,其中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与自己条件相符合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养成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的信心和恒心,形成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神,从而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论文作者:孙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改中教师的角色转换论文_孙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