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中医院 湖南永州 426100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心理和饮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接收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心理和饮食护理。结果:对观察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饮食情况分析后,进行对应的护理方式,能树立患者信心,使其更快速的配合医生,主动接受治疗,最终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较明显(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不同情况、不同时段的心理及饮食护理分析,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透析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关键词:维护性血液透析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项病程较长且需要长期治疗的病症,血液透析法可以有效的对此进行治疗。但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厌食情绪等。就要求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照顾时,应注重心理的疏通和饮食的搭配,根据不同病人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最终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接受治疗,达到最佳的透析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接收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5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20例,年龄为16-69岁,平均年龄(38±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25例,年龄15-67岁,平均年龄(37±5)岁。两组患者均为肾功能衰竭晚期,其中包括高血压肾损害、梗阻性肾病、慢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临床资料方面对比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对应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心理症状以及心理护理
第一,心里症状。其一恐惧、紧张心理。恐惧和绝望是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常见心理状态,对于晚期的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方法,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在透析过程中,会面对穿刺、插管、费用、家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一直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在治疗中患者也会听到各种负面语言如,离开人世、无法治愈等。很大程度上给患者带来恐惧、紧张心理。其二,孤独、抑郁心理。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受到威胁时,会出现恐慌、悲愤、抑郁的状态,缺乏信心,孤僻,病情也会随之恶化。其三,绝望、失望心理。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会了解到 血液透析是最后的治疗方案,恢复的机率小之又小,此时患者就会出现抵触不配合治疗的现象,失去活下去的信心。
第二,心理护理。首先,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应建立一个良好关系。血透室的护士应具备全面的护理知识,除医护知识外,还应掌握伦理学、社会学等,在患者需要时对其进行全面培训和教育,让患者相信我们,使其拥有安全感。还应告知患者病魔并不可怕,应有战胜病魔的心,增加患者的自信,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其次,应时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其全面了解病症,更清楚的认识病理和血透原理。时刻提醒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体现自我价值。
1.2.2饮食护理
患者在进行血透过程中,会对食量和饮食结构进行控制,因此把握好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和透析间隔时间是必要的。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饮食知识宣传。血透会带来慢性并发症,这时应教育患者遵循饮食原则,了解饮食知识的重要性。其次,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以及消化能力定制相应的食谱,向患者讲解饮食的规律和注意事项,让其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最后,对患者及家属发放饮食刊物和饮食知识教育,让患者和家属更多、更全面的了解饮食知识和饮食治疗的重要作用。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差异性用t检验,p<0.05为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病例资料的分析得出结论。
2.1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进行规范的心理和饮食护理的观察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精神状态和健康指数:10为满分。具体对比如表1,(p<0.05)。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属于弱势群体,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低落状态。因此在实施血液透析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状态,主动关心、照顾他们。定期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疏通,与其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并对其多鼓励和安慰,增加治疗信心。护理人员也应注意定期培训患者及家属的饮食知识和饮食规律,让他们了解到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多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提升治疗效果。
在研究过程中,观察组采取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方式,能树立患者信心,使其更快速的配合医生,主动接受治疗,最终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较明显(p<0.05)。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治疗过程中,应进行不同情况、不同时段的心理及饮食护理分析,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最终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接受治疗,达到最佳的透析效果,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歆晖,朱爱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J].现 代 医 学,2012,40(5):507-510.
[2]何春燕.维持性血透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医药,2013,26(3):541-542.
论文作者:陈香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饮食论文; 血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过程中论文; 状态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