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目的:药学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的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 2017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的用药治疗,给予观察组15例患者采用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NI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药学干预应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患者干预后出现的不良用药反应明显降低,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关键词:药学干预;脑梗死;临床疗效;提高
脑梗死[1]是一种由于突发性的脑部供血中断而引起的脑部组织坏死,出现血管粥样性的硬化病变,常有血栓生成的疾病。脑梗死好发的人群为:高血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高脂血病患者等,据临床研究可知,该病的的致死率高[2]。为了有效的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情况,因此本实验将药学干预的方式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本实验采用2017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以下为实验的研究成果汇报:
1.研究对象的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6个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患有脑梗死的患者30例,根据患者的脑部CT检测结果,可知本实验选取的30例脑梗死患者符合实验的纳入标准。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在55~87岁,平均年龄为(71.63 ± 4.47)岁;观察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在51~86岁,平均年龄为(69.85 ± 6.6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患病病程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该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本实验采用的药物为:氯吡格雷,每次50mg,每日服药2次。
观察组:给予该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药学干预。具体干预如下:1)常规病史采集: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进行问诊,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用药过敏史,以确保药剂的正常使用治疗。2)知识普及: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药物使用剂量、次数、服药最佳时间、以及服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等知识进行普及,以保证患者的服药正确性以及治疗的积极性。3)用药观察: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用药治疗、病情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出现等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以利于实验结果分析。4)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应该对患者再次进行用药嘱咐,以保证患者回家后能够照常用药治疗。
1.3疗效指标
临床有效率指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患者的脑部症状消失且神经功能损伤修复良好;有效:患者的病症情况改善明显,用药过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无效:患者病症无改善趋势,用药过程中出现中度、重度的不良反应。
NIHSS评分指标:痊愈:评分下降>90%;好转:评分下降50%~90%;未改善:评分下降<50%。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全面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将两组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好发原因多,好发人群较为集中,致死率高,因此提高该病的临床疗效十分重要。本实验采用的方式为药学干预,药学干预是一种合理性较高,措施完善的有效的治疗途径,有临床实验表明,该种治疗途径具有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降低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率、经济实惠等优势[2]。本文对比常规治疗与药学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疗效提高程度比较可知,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患者的NIHSS评分改善情况(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均p<0.05。综上所述,将药学干预应用于治疗脑梗死患者,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患者干预后出现的不良用药反应明显降低,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参考文献:
[1]邵腾飞,葛卫红.药学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7,25(1):67-69.
[2]王进,霍颖浩,李德强等.临床药师干预对急性脑梗死介入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0):939-941.
论文作者:潘治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患者论文; 药学论文; 疗效论文; 脑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情况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