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和谐”是心理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_心理学论文

“心理和谐”是心理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_心理学论文

“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催化剂论文,和谐论文,心理论文,心理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实现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是中国心理学工作者们长期探索的课题。最近,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关于心理和谐概念的提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1] 中首次阐述了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关系,并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中共中央文件如此论述心理学问题还是第一次,这不仅对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于我国心理学界实现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努力提供了重要契机。

1 心理和谐要求心理学研究聚焦于中国和谐社会建构所必需的六大关系

什么是“和谐”?我们认为,和谐主要指的是处理与协调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是一致的。和谐社会的三个空间是自我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从心理和谐角度上说,围绕这三个空间,心理学必须研究以下六大关系的相关课题: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中国与外国的关系。

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主要涉及自我修养的准则,如“信心”、“谨慎”、“勤奋”、“朴素”等,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要求心理学建设注重自我和谐发展和身心关系的研究。所谓自我就是指主我对客我各方面属性或特征的综合反应,其中包括主我的机体、及其活动的状态,以及主我的地位力量、价值取向、责任义务、目的动机和行为效果等。个人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个人心理和谐是以自我和谐为基础的,即要做到了解自我,信任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设计自我以及满足自我。达到自我和谐既需要生理健康也需要心理健康,并且使二者得以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心理学深入揭示身心之间的关系和自我发展的规律。

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问题,主要涉及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又称“人己关系”,它包括友朋、同伴、同事、敌我、同志、亲子、上下级、长幼等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要求心理学注重人际关系和品德心理学的研究。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使个体对群体产生归属感,人的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从整体上来说,社会成员的品德状况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影响。品德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渐内化为一贯的行为方式。一个社会如果大多数人都具有比较高尚的品德,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将会大大减少,有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另外一个对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人际交往技巧。因此,心理学要加强对人际关系和品德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特别是提高未成年人人际交往技巧和品德水平,以加快在全社会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步伐。

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所谓“群己关系”,它包括个人对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社团、集体等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要求心理学注重社会性的研究。人类的社会化过程对人与社会之间是否和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人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会基本技能,掌握社会规范,确立生活目标,形成社会技能,培养社会角色。教育帮助受教育的个体社会化,使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完成基础教育的阶段,这就是青少年的社会化;社会化过程贯穿于个体的一生,这就是终生社会化。如果个体所获社会化能够与整个社会要求一致,人与社会的关系将比较和谐。对人类社会化的研究形成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社会性及其发展研究,它包括人格、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及其发展的研究。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涉及人类如何对自然进行认知和自然环境如何对人的心理及其发展产生影响的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要求心理学不仅要注重对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的课题,如自然观、自然智能和审美能力等进行研究,而且还要处理好自然面和社会面之间的关系。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周围的现实世界有比较清楚的认识,现实世界既包括物理世界,又包括社会世界,这就构成心理学两个研究方面:自然面和社会面。自然面的研究对心理学来说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力度,但心理学也决不可以忽视其社会层面。这样才能对现实世界有全面和清楚的认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机器的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主要包括计算机模拟心理过程、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人与机器之间的和谐,要求心理学要注重先进研究工具和手段的作用,但又不能丧失以人为本的原则。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各种先进的研究工具和手段被引入到心理学研究中来,这对深入研究某些心理学课题是有帮助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用先进工具和手段来模拟人的心理得到的结论并不等于真正意义的自然人的心理,更不能直接用来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干预和培养,而是应该用这些结论,来验证和延伸以真正自然人为研究对象的行为研究结论。

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中国与外国关系的课题太大,这里主要阐述中国研究与外国研究之间的和谐问题,它不仅涉及跨文化研究的课题,更要求心理学处理好国际化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中国心理学的国际化,是提高我国心理学学术水平的基本决策。这里的国际化,既包含着与国际同行交流、合作,又必须坚持国际心理学研究标准并和国际接轨。我们在坚持国际化的同时,必须坚持民族化,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科学的根本出路。在具体研究工作中,我们要与和国际同行密切联系、互相尊重、积极合作、和谐相处,逐渐在国际心理学界崭露头角,逐步与国际心理学的研究水平缩短差距。这样赢得大环境的和谐,有利于我国心理学的和谐发展。

2 心理和谐要求心理学工作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心理学以往研究中,比较重视对正常群体的探讨,但是社会是由正常群体和各种处境不利群体共同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各个社会群体都处于和谐状态,才能维持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从心理和谐的角度来看,构建社会和谐要求心理学工作者,尤其是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工作者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上,加强对各种处境不利群体的研究,提出改善他们不利境遇的方法和措施。关于处境不利群体的发展与教育研究课题,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留守儿童青少年。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迄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转移,即“民工潮”。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进城的同时把孩子留在了农村,并托付他人代为照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一个新的处境不利群体“留守儿童青少年”。在缺乏父爱或母爱的家庭环境中,如何使留守儿童青少年保持心理的和谐和健康,摆脱孤独感等,这些都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流动儿童青少年。农民工进城的同时把孩子也带进城里,这些随父母从农村转进城市的儿童,形成了另外一个新的处境不利群体,即流动儿童青少年,全新的环境给流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很多优势,但仍然存在很多阻碍其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如社会歧视感、社会适应不良等。那么,如何使流动儿童青少年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融入社会及其他们的教育安置问题(专门设置打工子弟学校还是融入主流教育),都为心理学研究提出新要求。

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是父母婚姻破裂而导致家庭解体后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当前,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和教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社会转型,离婚率持续上升,离异导致了子女和父母双方的压抑和不安。离异儿童青少年在社会性—情绪,在学业—智能指标上出现明显的问题;离异所造成的子女社会适应危机是一种长期的现象;父母离异对男孩的不利影响比女孩更大;离异家庭对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道德品质消极面相当大。如何使离异子女健康、和谐的发展也为心理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贫困儿童青少年。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贫困人口问题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这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城市贫困家庭的子女一直生活在城市中,时刻受到贫富差距的冲击,其心理极易产生不公平感,产生各种问题行为,甚至表现出反社会行为。二是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这对农村儿童青少年,尤其是农村贫困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因此,要积极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只有这样,才能使处于贫困环境中的儿童保持一种健康、和谐的心理状态,给他们提供适当的心理和社会支持。这都亟待心理学的积极参与研究。

艾滋致孤孤儿。随着中国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加,另外一个特殊的群体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感染艾滋病毒而成为孤儿,社会把他们称为艾滋致孤孤儿。2004年,卫生部估计中国至少有10万名艾滋致孤孤儿(中国中央电视台,04/2/2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预计在未来五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26万,其中年龄在10—14岁的艾滋致孤孤儿占80%。这些儿童得到的社会和情感支持非常少,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格外引人注目。但是,关于中国艾滋致孤孤儿的研究还比较少,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生存的社会环境、影响他们身体和心理发展的潜在因素的认识极其有限。加强对艾滋致孤孤儿的研究,促进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是体现和谐社会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心理学研究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3 心理和谐对中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更高要求

在一个和谐社会中,人们必然要具备健康和谐的心理。心理和谐是建设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基础,而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呵护和培养心理和谐的重要途径。心理学应该在已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积极面对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承担起构建与维护和谐心理的重任。为此,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心理学要注重开展如何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研究,改变过去那种零散的、无体系的心理咨询点局面,从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整体功能。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的经验,一个完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该包括:工作网络、教育网络和服务支持网络。工作网络分为三级:第一级工作网络是心理辅导指导委员会及其下设的专业机构,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方针和政策。第二级工作网络由心理辅导人员在接受了专门培训后与咨询者的直接接触,了解其面临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一些紧急情况做出预防和预警。第三工作网络由专门的心理咨询组织以及其他各级各类组织构成,强化心理咨询组织在维护人们心理健康方面的功能,并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人们认识自身,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教育网络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也分为三级:第一级教育对象是正常、健康的个体,通过常规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去指导正常人健康地生活,克服种种危机,防止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变态的发生,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完善的发展。第二级教育对象是轻度心理障碍的个体,如问题行为、职业倦怠、不良习惯,人际关系问题、环境适应问题、婚姻感情问题、抑郁、生活中的各种危机等。这类群体能认识到自己心理异常,且多数人能主动寻求帮助和治疗。第三级教育主要对象是严重的心理障碍者,此类患者的心理障碍表现包括:幻觉、妄想、思维错乱、行为怪异、情感失调、不能与人相处、不能参加工作,对自己完全丧失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都属于这一类。其中,第三级对象主要由社会心理健康治疗组织来承担。服务支持网络包括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网站,建立心理健康论坛,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大联盟和心理健康总论坛。总之,这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配合,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完整而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结构,从整体上维护和预防人们的心理健康。

塑造自尊的健康人格。自尊是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核心。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或自我)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和态度。自尊与心理健康各方面的测量指标都有着高相关。自尊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满意度,高自尊的人往往有着积极向上的情绪,对世界的看法也比较乐观。然而,过去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重视这个观点。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忽视了心理健康不仅包括正负两方面,还包括一种自我态度和体验。第二,还忽视了自尊是全面正面的自我评价,是一种对自我的态度。因此,我们应对自尊在心理健康中的地位有充分的认识。从心理健康的本质角度来看,对心理健康的比较公认的理解是,对自我或对生活的较为稳定的积极(消极)的主观感觉。而自尊是全面正确地自我评价,它是基于认知的针对自我的积极或消极感觉。从深刻性和稳定程度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而非随时变化的反应。由此可见,自尊比情感更适合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因此,心理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时,必须加强对自尊的进一步研究。从一个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其社会成员必定要有积极的自尊体验,从而形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自信健康的社会心态。

关注职业倦怠。和谐社会必然强调人们的安居乐业,然而,随着社会工作压力、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剧,职业倦怠在现代人中大有蔓延之势。职业倦怠是指从事高强度、高人际接触频率的人员所产生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症状。[2] 其中,情绪衰竭被认为是倦怠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特征是缺乏活力,有一种情绪资源被耗尽的感觉。由于情绪衰竭常伴有紧张感、挫折感的发生,所以人们会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无法致力于工作。职业倦怠会给个体、家庭和组织带来消极的影响。职业倦怠高的个体,常出现疲乏、失眠、头痛等身体问题和自尊水平下降、抑郁、易怒等心理问题,会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工作满意度、绩效的降低和离职率增高等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将会给社会和个体带来不可预测的伤害。研究表明[3],中国中小学教师中,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的比例约为16%,按这个比例推算,全国就有一百多万中小学教师处于职业倦怠的痛苦之中。但是,职业倦怠虽然令人心力交瘁、倍感痛苦,但它并不是世界的尽头,它只是人生的一个交叉路口,如果选择得当,就会让人们能够找到人生的新方向,不但将危机转化为转机,而且还能将转机变为再一次成长的契机。因此,心理学应加强开展职业倦怠的机制、职业咨询、干预和安慰措施的研究,帮助人们化解危机,增加更多的转机,为构建和谐心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4 心理和谐要求人们重构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指标体系

目前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是衡量我国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指标,这种评价体系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忽视了个体的发展状况和人民的生活感受。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个心理和谐的社会需要对人类发展的人文和社会因素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衡量,并进一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决策依据。建立客观反映人类发展人文和社会因素评价指标,要求心理学重视发展与教育各项指标的研究。参考荆其诚教授一次发言内容,经讨论后,我们认为目前主要的发展与教育指数有:

人类发展指数 目前国际上在评定社会发展的指标上,非常重视“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该指数的目的在于展示一个国家是如何使其国民长期享受健康生活的,它由寿命、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标准等3个指标构成。寿命以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测量;教育程度则以成人的识字率(占2/3权重)和国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占1/3权重)来测量;生活水平以真实的人均GDP测量,不过,这必须通过购买力加以校正[4]。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大于0.80,那么,该国家或者该地区属于高层次的人类发展水平;指数在0.50~0.79之间属于中等层次的人类发展水平;低于0.50则属于低层次的人类发展水平。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从1990年起,每年选择一个主题予以发布。联合国《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在一些方面经历了历史上人类发展最快的进步,自1990年起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上升了20位。中国人均收入翻了3翻,2005年排85位,比1990年上升了20位。财富的增长排名上升了32位,人类贫困指标在103个发展国家中排名第27位[5]。如何探索人类发展的人文和社会因素指数,这是一个心理和谐的社会需要心理学参与研究的测量和评价的课题。

幸福指数 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GNP)等经济指标曾一度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好坏的基本标准,亦即评价一个国家国民幸福程度的基本标准。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认为,GDP和GNP等经济指标并不足以评价个人和国家真正的幸福感。因此,主观幸福指数(index of subjective wellbeing)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国民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6,7]。有些学者开始为自己的国家编制测量主观幸福指数的工具,Cummins等[6] 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例。幸福是一种个人感受,早期对幸福感的评价有外界标准、内在情绪体验、个体认知三种指标;近20年重视三种成分:生活满意判断、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情绪维度、认知维度,这里的“认知”,包括自尊、乐观、生活目标、监控等因素。近年来,在我国有不少省市,如北京、深圳、西安等地,正在研究幸福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幸福指数的具体化问题。当前,我国国民主观幸福指数测量工具的编制和标准化,是摆在我国心理学家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 2001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根据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正在推行儿童早期发展计划(early child development),并且制定一个衡量儿童发展的综合指标,其目的是促进0到8岁儿童的发展,充分开发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会和体能等方面的潜力。这些实践为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儿童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所以,每个国家儿童青少年在体能、认知和情感,即身心发展上的状况,必然会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标如何制定,我校董奇教授已向科技部与财政部申请了一个上千万经费的课题“中国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标”,这是继朱智贤教授“六五”规划期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发展特征”后又一重大突破,何况研究经费如此庞大,是前人不能比拟的,是十分可喜的。在国际上,还有一个儿童青少年风险指数(risk index)。这是在1999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用来衡量儿童青少年面对风险可能性的指标。我国儿童青少年的风险指数高于非洲、亚太地区的平均数,而且接近美洲和欧洲的平均数,即列入先进国家的行列。我们认为可以把儿童青少年风险指数作为一个反证,列入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中。风险指数的内容是一个国家的儿童青少年总数与经历风险,如身体残疾、营养不良、心理障碍、性别歧视、家庭暴力和同伴欺辱等等因素的儿童青少年相对比例数。因此,我国儿童青少年风险指数测量工具的编制和标准化,需要心理学家的参与。

教育发展指数 根据《教育大辞典》“教育发展计划”的条款,应该把教育发展指数理解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部署与安排的指标。重要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综合考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提供的条件,以及教育发展现状,确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规模、结构、投入、规定教育发展的各项指标。今天,我国教育界很关心提高对教育的投入和教育的公平问题。我国现在教育的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只有2.79%,在“十一五”期间,将逐步把这一数据提高到4%的水平。2005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15%,初中毛入学率为95%,初中阶段毕业升学率为69.68%,但辍学率是比较高的[8];虽然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已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文盲率依然很高,其中2000年全国文盲绝对数有8507万,其中青壮年文盲有2000万,成人文盲率是8.72%,青壮年的文盲率是4.8%;[9] 我国整个教育发展还存在着不均衡现象,据一项统计显示,我国西部偏远地区有300万适龄儿童没有入学,其中4/5是女童。因此,在政府教育投入不断加大的前提下,我们应弘扬优良传统,使教育得以公平发展,同时使各级各类学校得以均衡发展,这样才能促使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持续发展。办好教育是心理和谐的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支柱。所以,参加教育发展指数的制定,也已成为我国心理学家一项义不容辞的义务。

标签:;  ;  ;  ;  ;  ;  ;  ;  

“心理和谐”是心理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