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_邓小平理论论文

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_邓小平理论论文

毛泽东与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毛泽东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这是一百多年中国人民的梦想和追求,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旋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历史条件并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一、关于现代化观内涵的比较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其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一个绝对的,一成不变的现代化标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毛泽东本人也主要是从工业化角度来理解现代化含义的。他在《论联合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强调的就是工业化,即“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73页)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就开始围绕经济建设来思考、研究和阐述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从50年代中期开始,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的构思,由实现工业化逐步向实现现代化转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毛泽东、周恩来的讲话和党的文件里,已以不同的语言、方式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具有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1959年底、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转引自顾龙生编著《毛泽东经济年谱》第505 页)用“四个现代化”来代替工业化,不仅内容更为丰富,而且表明了毛泽东现代化观的内涵更为深刻了。

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实质上都是指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经济现代化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柱,没有经济的繁荣和腾飞,中国社会现代化将是一句空话。所以,邓小平从1975年起就着手整顿、抓经济的恢复和建设。1978年后,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但是,邓小平并没有把现代化局限在经济方面,而是在继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对现代化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1979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段话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作出了新的概括。1981年6 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规定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这里把“四个现代化”与“高度民主”、“高度文明”并提,增加了新内容。党的十三大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用“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提法代替了过去“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从而使“现代化”的内涵更加现实、完善、科学。

邓小平的现代化观可以简概为“富强、民主、文明”六个字。

二、关于现代化依靠力量的比较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总的思想,即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或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强大的建设力量,毛泽东总的方针是动员一切可能动员起来的力量,在这些力量中,“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他们是依靠力量,“同时也要争取中间势力”。对于反动势力,毛泽东采取了一种积极的观察和对待态度,他不是按常规方法,把他们看作是僵死的,不可变动的消极因素,而是指出:“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作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20—721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明确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党的十四大确立党的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由全体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巨大社会工程。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都是国家依靠的社会力量。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正确指导下,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在现代化建设依靠力量方面,毛泽东思想中强调的是依靠工人和农民;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现代化不仅要依靠工人和农民,还必须依靠知识分子,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三、关于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本世纪上半叶,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迥异于资本主义的创新模式而举世瞩目。建国之初,中国是以学习苏联经验拉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序幕的。毛泽东鉴于我们党所面对的新情况、新任务知之不多,经验不足的现实,提出了向苏联学习的口号。

毛泽东的探索起步是正确的,也提出了许多闪光的思想,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是,这些探索还只是在肯定苏联模式的基础和前提下,针对在具体方针和政策上的缺点错误进行的探索,并没有真正从理论上认识到苏联总体框架有什么问题。正由于基本原则没有改变,再加上毛泽东主观意识上向往纯而又纯,公而又公的社会主义理想,忽视了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这就在自觉不自觉中趋向重新肯定苏联建设经验,进而陷入苏联模式而不能自拔。由于他晚年思想僵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特征作了教条化的理解,最终还是没有跳出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窠臼。当党内有人要求进一步认识和改正错误时,他却不能冷静、客观地对待,反而认定是右倾机会主义的进攻予以批判,进而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掀起了所谓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误入歧途。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通过对这些历史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一是中国的现代化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中国的现代化要有中国特色,要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 页)“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

邓小平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反复强调必须“真正摸准,摸清我们的国情。”(《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6页)他经过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认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所以还不能搞单一的公有制,还需要有公有制以外的其它经济成份加以必要的补充。对此,他明确指出: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的同时,“我们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资金、技术,甚至欢迎外国企业到中国办工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样做不会也不可能破坏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 第117页)他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373页)

关于现代化模式,毛泽东虽然经过多年探索,但他仍然没有超出计划经济的模式;而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一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学说理论的重大突破,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四、关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比较

把经济上赶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发展目标,这是30年代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种普遍现象。中国的“赶超发展战略”酝酿于“一五”计划期间。毛泽东早在1955年10月就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超过美国的目标,他指出,大约15年左右,即三个五年计划左右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还要再加一点,大约50—70年左右,即十个到十五个五年计划左右,可以争取赶上超过美国。同后来的情况比,尽管这一设想缺乏严密的科学论证,但还是比较求实,比较谨慎的。

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期间,对原来发展战略的设想作了较大变更。在11月28日会议上,毛泽东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因为我和波立特等同志谈过两次话,我问他们国家的情况,他们说现在英国年产钢2000万吨,再过15年,可以达到3000万吨。中国呢,再过15年可能是4000万吨,岂不是超过英国了吗?(参阅倪大奇著《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往后,随着“左”倾思想的发展,超英赶美的时间表不断提前。1958年4月15日, 毛泽东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指出:“我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赶上资本主义大国,可能不需要从前所设想的那样长的时间了。”接着在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7年超过英国,15年赶上美国”的口号。6月22日, 毛泽东在薄一波的《两年超过英国》的报告上批示:“超过英国,不是15年,也不是7年,只需要2年到3年,2年是有可能的。”9月2日,毛泽东在写给刘少奇、陈云、李富春等人的信中说:“为5 年接近英国,7年超过美国这个目标而奋斗吧!”仅隔三天,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就说:“总而言之,明年是基本上赶英国,除了造船、汽车、电力这几项外,明年都要超过英国。”随着赶超时间的一再提前,现代化发展战略就越来越脱离实际。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毛泽东发动了旨在使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大跃进”,“浮夸风”、“共产风”最终导致人所共知的三年自然灾害经济困难时期,从此以后,再也不提“超英赶美”,而且也没有再提出新的发展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这一探索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2年,邓小平主要是确立到本世纪末要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和分前后两个十年两步走的战略部署。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 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与思想。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到那时,中国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982年5月, 党的十二大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中,明确地指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000亿元左右。其战略步骤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二阶段,从1982年到1987年,邓小平主要是确立从本世纪80年代到下世纪中叶我国现代化的长期发展战略和我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开始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跨世纪的思考,开始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放进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设计。1987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确立的目标不高。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花二十年的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到1000美元。在这个基础上,再花五十年的时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那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到下个世纪中叶,我们就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4页)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设计。

由此可见,毛泽东是以赶超战略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邓小平吸取了毛泽东的经验教训,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从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难、曲折的历史过程。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是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现代化思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创造性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崛起、腾飞指明了航程,规划了蓝图,而且为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开辟了新天地,显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和发展前景。

标签:;  ;  ;  ;  ;  ;  ;  ;  ;  ;  

毛泽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比较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