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黄科睿

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黄科睿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基坑的排水是其中极其重要的步骤,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开挖基坑时的渗水或者积水现象,那么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水平就很难保证。本文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基坑排水进行概述,并对基坑排水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基坑排水项目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基坑排水;水利水电;应用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逐渐发展,其项目总数在我国也逐渐增多,而基坑工程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性项目,与工程整体质量息息相关。并且由于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坑项目中,一般地表或者是地下水位比建筑的表面更高,所以更易发生渗水以及降雨积水的现象,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十分不利,所以必须重视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一、基坑排水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分类

重视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工程基坑项目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也十分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以基坑排水在实际施工中的进度水平以及所需要的排水时间,可以将水利水电工程的基坑排水划分为两类:基坑挖掘前的初期排水以及基坑挖掘后的再次排水。

1.1 基坑挖掘前的初期排水

基坑挖掘前的初期排水是在进行基坑施工之前,必须经过的步骤。这种基坑排水主要是对基坑内部原有的水分进行排除,可以有效增强围堰以及坝坡结构的稳定性能,同时还可以妥善处理土层的渗水、漏水现象,防止由于局部渗水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为工程解决隐藏的质量问题。

1.2 基坑挖掘后的再次排水

通常情况下,在基坑挖掘后,仍需要再次进行基坑排水的施工步骤。再次排水同样是为了将基坑中渗入的雨水以及积水等进行排除,并且通过再次排水的施工工艺,一方面能够除去基坑中的残余水分,另一方面还能够让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得到加快,从而缩短施工时间。

二、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基坑挖掘顺利进行下去,还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提升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水平。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基坑排水技术将基坑内的水分排除后,可以有效的提升接下来的基坑挖掘工作的施工进度,从而达到基坑挖掘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运用基坑排水技术是十分必须的。下面将对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具体论述。

2.1 基坑排水的目的及其作用

通过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基坑排水技术,可以提升基坑挖掘的质量,同时对整体工程的质量也有着有利影响。在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要妥善的应用基坑排水技术,从而保障基坑挖掘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使工程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不仅保证了工程的质量也让施工进度得到了提升,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的作用。利用基坑排水技术,能够排除基坑内部的渗透水和积聚水,降低基坑施工的难度,防止由于积水使工程建筑出现软化现象,降低基坑建基面的质量以及稳定性,使基坑工程的施工在较为干燥的环境下施行。因此,运用基坑排水技术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步骤,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2 基坑的初期排水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在围堰合龙闭气之后,才可以进行基坑排水的步骤,对基坑内部的渗透水以及积聚水排除,以保证工程的基坑挖掘是处于干燥的环境条件下,此步骤即为基坑的初期排水。基坑的初期排水成功与否,将会对基坑项目的整体施工产生重要的影响,优质的初期排水处理,可以让后续基坑施工均处于较为顺利的条件下进行。所以,在围堰合龙闭气之后,再进行基坑的初期排水步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1 排水量的计算方式及组成

排水量的计算包括可能的降水,以及在基坑的覆盖层中所存在的水。可能的降水量是以在抽水的过程中,常年的每日平均的降水量为基础来计算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基坑的初期排水的排水总量需要根据基坑施工的具体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总体难度及要求、整个工期的时间跨度、施工设备的配置等条件,还有以实际进行基坑施工时的各种参数,通常用下列公式进行排水量的确定:

(1)

其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Q:指的是初期的排水流量;

V:指的是基坑积水的体积;

T:指的是初期排水的时间;

&:指的是结合实际进行的基坑施工,参考的经验系数,一般情况下,根据施工的实际环境,&取3~6,但是在覆盖层厚度偏大同时渗透性能较好的情况下,&为最大值。

如果是经常性排水工程,那么就应当科学的计算围堰渗水量,同时对其所排水的具体来源进行一定的了解。在进行基坑排水量的来源及组成分析时,一定要对降水量采取严格的把控,将每日最大的降水量值考虑在内,作为依据,从而保证对基坑进行施工时,避免将降水量的值以及弃水量的值进行重复性的采纳计算,保障了基坑排水量计算的精确性。

2.2.2 积水的降低速率

对于土质的围堰而言,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对其基坑的水位降低速率必须进行掌控,使其在一个合理的速率区间中。一般来说,排水刚开始进行的速率应控制在0.5到0.8m/d;在接近临界点,将要把所有水排干时,其速率可以控制在1.0到1.5m/d。

而其他不同样式的基坑,其最主要需要进行控制的并非是水位降速。例如,对于混凝土的围堰,以及修建了防渗墙的土石围堰而言,如果河槽在退水时,其速度较快,但是水泵的降水能力,不足以达到基坑水位降低的需求,此时围堰有着被反向的水压力破坏的危险。在上述情况下,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以及论证,来判断需不需要进行退水闸或逆止阀的安装[1]。

2.3 排水方式

基坑的排水主要有下述两种方式:明沟排水以及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1)明沟排水

这种方法被大量的使用在了各种岩石类型的地基,以及颗粒较大且渗透率高的砂卵石覆盖面。

(2)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在实际施工中,有着许多的人工方式,对地下的水位进行降低。依据其不同的排水机理,可将其分为:电渗并点排水、管并排水和真空并点排水。在工程项目中,需要以施工的具体环境、土质条件等方面为基础,选择适当的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

2.4 排水设备的选择

(1)泵型的选择

离心式水泵具有多种利用效果,即可用作供水设备,也能用为排水设备。正是由于这种多用的优势,常常被应用于基坑排水技术中。离心式水泵的主要特征为:构造简易、运行稳定性高。在众多型号的离心式水泵中,SA型单级双吸清水泵和S型单级双吸离心泵被使用的频率最高,尤其是在使用明沟排水方式的时候。一般来说,进行初期排水,应当使用的水泵为容量大、水头低;而在降低水位的阶段,则应当选择的水泵为容量小、水头高;而把基坑里的积水排至围堰之外,则需要选择容量大、水头高的水泵。

(2)水泵台数的确定

初步选定水泵型号后,根据水泵所承担的排水流量的大小来确定水泵的台数。备用水泵容量的大小,应不小于泵站中最大的水泵容量[2]。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坑排水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稳定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相关建设时,必须重视基坑排水技术在工程里的应用,以施工的实际环境和地质条件为基础,科学的选择合理的排水方法,从而保证基坑排水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提升整体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光辉.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09):75-76.

[2]谷元龙.论述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4,(03):210.

论文作者:黄科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黄科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