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弱化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内容浮华不实;合作学习步入误区。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教师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手段,开展网络平台下的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传统的“你讲我听、你写我记”讲授式向“师生、生生互动”的探究式转变,教师的角色由“统治者”向“组织者,引导者,助学者”过渡。在学习方式上,更多地的采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多媒体教学还没有普及的时候,语文课一般都是由教师先作范读,然后再指导学生朗读、默读,整个课堂书声琅琅,声情并茂,文学气氛非常浓郁。而现在教师只要一躬身,轻点鼠标,从网上下载的名家范读就开始了,接下来就是多采的画面以及课文主要内容、结构一一展现,学生欣赏完了录音和画面,教老师就提出几个重要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激烈的讨论后是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最后教老师又一躬身,轻点鼠标,现成的小结又呈现在学生眼前,一堂轻松、愉快的语文课结束了。整节课上教老师“点”得多、“说”得少,学生“说”得多、“读”得少。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充分体现“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它包括默读和朗读,二者各有所长,可兼而用之。运用得好,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清代学者唐彪说:“读而不看,不能默坐沉思,以求其精深,岂能得文中巧妙乎?看而不读,文不能熟,其弊又与读而不看等也。”从提取信息、把握文本意义的角度看,默读的效果优于朗读;从吸收语言、生成语感的角度看,朗读的效果优于默读。把握思路,可以默读为主;品味语言,应以朗读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教学内容应切合实际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缺乏:缺乏对教材内容的转译,有的照本宣科,抄教科书于黑板,无深入分析挖掘,学生不想听,注意力涣散;缺乏实效性,有离开课本而另搞一套的,浮华不实,教学效率不高;缺乏整体思索,教学内容孤立、静止、无联系;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对比、归纳和整体系统化;缺乏对旧知识的分析应用、螺旋上升的应用设计;缺乏对教学内容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事实上,教材安排的知识层次性、密度、广度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将课本中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 教师具备了所教学科的知识,,并不等于掌握了里教材,,还必须有一个认真阅读、分析和研究教材的过程。教师只有将教材与自己的知识融为一体,变成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才能得心应手地的转译输出。教师要达到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必须要掌握好教材的结构,进而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为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出好的方案,做到重点突出、联系紧密、前后呼应,既不照搬教材,也不背离教材。
现在的语文课,不少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在教学形式上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的画面背景姹紫嫣红,教学在袅袅歌声中进行。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学生发言掌声不息,课堂上笑声不断。一节课下来,没有教师的讲授,没有教老师的板书,这种教学模式的缺陷就表现在只注重形式的新鲜有趣,却没有深入钻研课本;学生感觉课上得很“开心”,真正效果却并不理想。
传统的语文教学具有其宝贵的优点。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能用三言两语把某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它是任何现代技术都不能替代的。语文教学中的板书仍然是非常必要的,这是由板书自射的性质决定的,它不是书写一般的教学表层信息,而是勾勒出随着教学的深入而体现出来的作品深层意蕴和结构脉络,它主要以言简意赅的形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要点,有利于学生完整、全面地理解所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这一功能是多媒体课件所无法承载的。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必要的,这种辅助教学手段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教学的主导毕竟是教师,多媒体代替不了教师板书、语言、教态的变化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如果教师不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定位,就极有可能被多媒体喧宾夺主,这就完全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身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的本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立足文本阅读,根据需要恰当运用先进教学手段,要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形式与内容相结合。
三、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合作,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用得不好就会步入误区,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内容不合理、合作学习时间不充足,忽视了弱势学生、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等。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内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合理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想象像能力。哪些内容需要合作讨论、怎样合作讨论,教师课前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既然是合作讨论学习的问题,那必然会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学生思维发展不成熟,思考问题的时间肯定要长,且思考之后还要组织语言进行汇报,所以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在教学中,教老师提出问题后一两分钟就要求学生回答,这就无法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优生往往有更优秀的表现,他们基础好、反应快、发言积极,而弱势学生则刚好相反。如果教师忽视弱势学生的反应,那么合作学习就成了优生的“独角戏”,弱势学生就成了“听众”和“看客”,将永远处于被动和落后的地位,“全员参入、全面提高”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学生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他们对课文的解读也有深浅之分和正误之别,这就需要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积极诱导、科学组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有些教师在学生合作讨论时站在一边,袖手旁观或放任自流,忽视了有效地组织和引导,这样的合作学习必定是无序和低效的。
论文作者:万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教材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知识论文; 板书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