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过程控制研究论文_黄泽欣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介绍了原材料、配合比设计、运输与浇筑、维修与养护等方面对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几个几个重要方面,说明了原材料、配合比设计、运输与浇筑、养护等几个方面的有效控制能够获得非常好的高性能混凝土质量。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浇筑

引言

所谓的高性能混凝土就是具有优异耐久性的混凝土,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高强度、高抗渗性、高工作性能和高体积稳定性[1]。以往经验认为混凝土只是依照经验,用胶凝材料、骨料、外掺剂等配制而成的建筑材料。从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制工艺到施工应用都是比较简单的且是具有可循性的。但是从上个世纪70 年代末期开始,混凝土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展,混凝土所能达到的强度也已经远超出了实际所要求的范围。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又一种新型混凝土涌现出来。混凝土能否长期作为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其本身必须具有高强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等性能,因此高性能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大部分学者主要集中于水泥、掺合料等胶凝材料的影响,相对于这些因素,本文认为其高性能混凝土的过程控制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过程高效控制,其一方面是极大的减少施工成本,第二个方面是提高工作效益,推进施工进度。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质量过程的控制,

1.高性能混凝土质量过程控制的意义

高性能混凝土为一种能满足特殊性能和特殊用途的混凝土仅采用常规材料、普通拌和、浇筑和养护等措施达不到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而是必须通过提高原材料品质的严格控制、设计配合比的反复试验、浇筑过程的精细控制、浇筑工艺的熟练炒作等过程控制来提高混凝土的长期力学性能、初期强度、刚度和体积稳定性以及延长其在恶劣环境的使用寿命。经过扶典口特大桥实际施工的过程,依照本文的过程控制的思想指导,混凝土质量取得很好的控制,并取得混凝土结构物很好的外观质量。

2.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过程的控制

2.1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主要控制的是影响水泥混凝土的关键性指标,以下是我们施工过程中总结的一些关键性指标(表1)

2.2配合比的试配与确定

扶典口西江特大桥具有相对固定原材供应,优先考虑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中的重量法进行配合比计算。试配时必须采用有代表性的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水;应考虑到不同季节混凝土性能的差异,特别要考虑高温天气施工或者较低温度施工对混凝土造成的不利影响。充分考虑骨料吸水率对混凝性能的影响,吸水率大的骨料会引起新拌混凝土坍落度的额外损失,这时可采用先润湿骨料的办法来检测新拌混凝土的性能。实际试配中,对砂率、用水量、减水剂掺量等的调试以达到最好的效果。符合设计坍落度、和易性好,符合现场施工,同时混凝土试块28d抗压强度合格。

2.3混凝土的计量与搅拌控制

混凝土搅拌机的计量系统按规定定期校核,计量设备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准确称量出施工配合比的材料用量,其称量精度满足标准要求。外加剂的计量按期进行检查。凝土必须充分搅拌,直到外观均匀一致,各组分分布均匀,充分搅拌的混凝土从同批拌合物的不同部位取样试验,其密度、含气量、坍落度和粗骨料含量等各项指标无差异。搅拌的时间须符合规定,为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较好的和易性、流动性,推荐搅拌时间为120s。

2.4 运输与浇筑过程中的可控环节

为避免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延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浇筑,具体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1)前、后场的沟通必须及时到位,前、后场人员跟踪到位,应对突发情况及时处理;

(2)施工现场具备施工条件下再通知拌合站出料,避免因施工条件不符造成的混凝土浇筑延迟;

(3)现场施工情况有变,应及时通知后场控制出料,避免因信息沟通不畅而造成的混凝土浇筑延迟;

(4)杜绝在现场随意加水;

(5)罐车在等待浇筑期间不能停止滚动;

(6)振捣混凝土时,应防止过振引起混凝土的离析。

2.5 混凝土结构物养护过程的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较低,而低水胶比混凝土的养护显著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所以在浇筑完成后要格外关注现场混凝土结构物的养护,采取洒水养护、滴灌养护、薄膜养护等方式,养护时间要持续到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耐久性之后。需要注意的是,湿养护期间要防止两次洒水时间间隔过大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因为干湿交替会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甚至开裂。

3.高性能混凝土的精细控制

我国仍旧处于基础建设的时期,各项建设原材有较大的需求量,尤以混凝土为基础建设的材料,而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能够满足国家节能、少污染、原材料高利用等方面的要求,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简单的振捣而能达到密实,在水化阶段体积稳定、水化热低、温差小,早期强度发展比较快;硬化后的使用阶段的混凝土具有所需的28天强度和后期强度,质地密实,耐久性好,体积变形小,抗渗透性能优良等性能[2]。

4.结论

高性能混凝土已经在各个领域逐渐扩大,广泛应用于房建、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等工程实际中,混凝土相关产业是传统的原材,基础建设离不开这些传统工业,现在主要的研究方向在于减少原材的消耗、减少过程中的生产损失,需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改变生产观念,做好工程实体的精细管理,可以断言,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和推广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过程控制应该会是我们施工管理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寅, 关萍.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因素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05,07:1-

[2]冯玉全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 工程科技

论文作者:黄泽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  ;  ;  ;  ;  ;  ;  ;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过程控制研究论文_黄泽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