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年轻白领基督徒的沟通方式_圣诞节活动论文

朋友圈:年轻白领基督徒的沟通方式_圣诞节活动论文

“教友圈”:青年白领基督徒的交际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友论文,基督徒论文,白领论文,青年论文,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5)01-0055-0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年白领日益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职业集团。[1]研究他们的日常交际生活,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社会主流的生活方式。而在宗教自由的政策下,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宗教也同其他文化一样,逐渐融入了大众生活,开始成为青年白领们日常交际的一种特殊的方式。随着这些年轻人的加入,基督徒“老三多”(老人、妇女、文盲多)的结构也逐步改变。《中国宗教报告(2010)》的中国基督徒入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不论是我国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25-44岁的青年群体在当地基督教徒总人数中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城市教会信徒已经开始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2]在上海这样一个人口结构、文化形态多元化的城市中,笔者发现,青年白领的“教友圈”——这样一个基于共同宗教信仰的群体,逐渐开始出现,并成为他们沟通有无和获得情感支持的途径。本文以青年白领基督徒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他们的“教友圈”,来考察宗教与青年白领群体社会关系网络之间的联系。

       一、宗教活动创造社会网络:研究争论的问题

       宗教能否有效地创造社会网络?对这一问题,西方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宗教活动对社会资本的创造和维系有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另一种观点则对此持有保留的态度。

       作为市民社会理论的代表人物,普特南(Putnam)在《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一书中明确地指出:“参加宗教活动本身能‘创造’社会关系。”[3]不仅是普特南,一些宗教研究者也抱有相似的观点。[4]宗教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斯达克(Stark)认为,通过参加宗教活动,信徒们最大限度地保留或者扩大了原有的亲友网络,宗教活动成为他们与他人进行人际互动,并借此巩固关系网络的方式。[5]洛克哈特(Lockhart)通过对宗教公益活动的研究再度支持了普特南的观点。他提出:基督教的介入,使参与活动的人们之间达成了一种互相尊重与平等互助的价值规范。在宗教价值规范的约束下,人们形成了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关系。[6]

       查维斯(Chaves)等学者则对这一观点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参与教会活动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网是短暂的和不稳定的,而不是“长期的、面对面”的。[7]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宗教与社会网络的问题被更多的学者关注。[8]其中,对于宗教在创造社会关系过程中对民族、地区、社会阶层等网络壁垒的超越性业已被一些学者所发现。[8-11]

       那么,宗教活动究竟能否有效地创造或维系社会关系网络?在中国大城市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究竟哪一方的观点更符合实际情况?

       二、小众聚会:“教友圈”的形成条件

       所谓“教友圈”,就是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连接起来的一种社会网络。如很多学者所说的那样,宗教活动为年轻的基督徒互相认识和熟悉创造了条件。“教友圈”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各种宗教活动为契机的。在笔者接触的年轻白领基督徒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新上海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背景,背井离乡,独自来上海寻找发展的机会。但是,基督教信仰是他们共同的地方。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通过基督教教友圈拓展人际网络,成为十分常见且有效的方式。笔者发现,很多小群体的宗教活动,最容易建立起教友网络。例如,教会中青年聚会的学习小组,各种青年基督徒自发组织的查经聚会,以及小规模非体制教会的日常活动等。

       首先,小众化的聚会,使参与者之间的沟通更为频繁。斯达克曾在研究美国教会时指出,教会规模通常与教会内社会网络的密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因而随着教会规模的扩大,教会成员内部互动和联系会被削弱。[12]就笔者的观察,情况的确如此。小众化的宗教活动氛围不如大型活动那样拘谨,参与活动的人,不论是不是基督徒,都可以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自由交流。并且,由于是小群体活动,每个人实际的参与率会比较高,不像每周日的基督教礼拜,到场的大多都是倾听者和沉默者。频繁的互动,促进了小众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每个人的性格如何,爱好是什么,做事风格怎么样,都在点点滴滴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每个人都有机会表现出自己,让其他人认识自己。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青年聚会小组或查经小组内部,参与者对其他人的姓名、职业等信息都会有一定的了解,而不像大型活动参与者之间都是陌生的。

       其次,在小群体活动中,组织者也会有意识地设置各个环节,促进大家的交流。比如,在青年聚会的分组讨论这类小众活动中,主持人会让大家自我介绍,等大家对彼此的基本情况有一个了解之后,才开始正式活动。活动中,也经常鼓励参与者积极发言,或者设置一些互动讨论环节,增进彼此的交流。比如在一次青年聚会的分组讨论上,主持人就提议大家做一个小型的互动。参与者被两两分组,互相介绍认识,然后轮流由两个人中的另一方来向其他人介绍自己。笔者注意到,在“找朋友”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找了相同性别或者看上去年龄相仿的人作为自己的伙伴。通过十几分钟的简单交流,每个人都对自己的伙伴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等轮到自己的时候,各人都按照交流的情况介绍自己的伙伴。有趣的是,笔者发现,稍年轻一些的基督徒,除了介绍对方的姓名年龄之外,更多涉及的内容是对方的兴趣爱好。而稍年长者则更加偏重于对方的背景情况,比如是否受洗、在哪里工作、家庭情况等。据笔者了解,有些青年基督徒,就是因为那次交流互动而结识,逐渐成为好朋友。

       宗教活动产生的一个有益的功能,就是创造了一个类似于同乡会的社会网络。在这个网络里面,“神亲”取代了“地缘亲”,成为维系这个关系网络的纽带,成为该网络提供情感支持的内在动力。另外,这个网络也有些类似同好会。只不过共同信仰取代了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提供归属感的依据。在宗教性活动中,年轻的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们,一起交流思想,分享自己的经历,学习和沟通宗教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在身心上都得到了满足。

       由于基督徒年轻化与高知化的趋势,上海绝大部分的教会都有专门针对青年基督徒的宗教活动。这些活动是独立于周日礼拜之外的,一般也会由教会的牧师或传道人负责组织。同时,活动一般还由一群教会的青年信徒来辅助,这群青年信徒都是教会的义工,称为“青年事工团队”。按照大部分教会的规定,青年事工必须是受过洗的青年基督徒。

       对许多青年白领来说,基督教信仰带给他们的,除了精神上的慰藉与依靠之外,还有更加实际的意义。这一代的青年白领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随着上海的不断开放,许多不在上海出生的年轻人纷纷来到上海打拼,成了“新上海人”。缺乏同龄人的交流,加之有些年轻人还背井离乡,缺乏家庭的关怀,因此,这一批年轻人渴望交友。教会活动,既是一种精神生活,让年轻人们在精神层面找到寄托,又提供了一个平台,把同龄人聚在一起,彼此交流。“平时工作压力很大,来到教会可以充分放松下来,有时候,教会就像是一个俱乐部。”一名青年白领基督徒这么说:“一个星期下来,感觉自己没能量了。来到教会,和大家一起唱唱赞美诗,读读圣经,感觉能量又加满了。下周又没能量了,又来教会。就这样周而复始。”在教会里面,可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在信仰观念上接近,在年龄上相仿,因此不容易产生代沟,同时,在行事风格和兴趣爱好上也可能一致。

       三、各类活动:“教友圈”的主要互动方式

       年轻的基督徒通过各种宗教活动,彼此间建立起了关系,从陌生人逐渐变成熟人,有的甚至通过宗教活动认识成为知己好友,或是彼此成为生命中的另一半。对于白领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通常处于快节奏、高压力的氛围中,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需要一个缓冲地带。宗教活动正是诸多缓解压力的方式之一。除了以教会名义组织的宗教性活动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活动是青年教友之间的日常交际活动。教会组织的宗教性活动,其目的更多是提高青年白领基督徒们的宗教意识与灵性修养。而年轻的基督徒自发组织的活动,则更加注重娱乐性。

       (一)青年聚会

       绝大多数的教会都针对年轻的信徒开设有青年聚会。青年聚会其实就是由教会组织起来的一种青年团契,相对教会每周日的礼拜,青年聚会的活动形式更加活泼和多样化,活动的氛围也相对自由和轻松。因为考虑到青年基督徒白天要上班,青年聚会的时间通常安排在工作日的晚上。据了解,上海绝大多数教会都将每周一次的青年聚会安排在周三或者周五晚上的七点钟开始。根据当天活动的实际情况,可以持续到晚上九点至十点钟结束。

       从教会的角度说,青年聚会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平台,将年龄相仿的年轻基督徒们聚集到一起,使他们在信仰的道路上互相扶持,共同成长。而对于青年基督徒来说,每周一次的“青聚”,也是他们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结识“主内”朋友的好机会。值得一提的是,教会的青年聚会一般是完全对外开放的,也就是说,教会方面十分欢迎非基督徒的参与。事实上,经常有青年基督徒带自己的家人、同事或朋友一同参加青聚活动。就教会组织方看来,青年聚会是一个向大众传播福音的窗口,因此他们非但不反对,反而支持青年信徒把没有皈信的“慕道友”带来教会。而对活动的参与者来说,青年聚会形式活泼,相对每周的礼拜,更加具有亲和力。在青年聚会上,还能认识不少朋友,身心得到放松和愉悦。

       一般来说,教会的青年聚会每周都会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开展活动,活动的形式包括布道讲经、唱赞美诗、学习圣经、分享交流、专题祷告,等等。

       1.敬拜赞美

       敬拜赞美,是基督徒们的说法。其实,这种形式就是众青年信徒一起唱赞美诗。所谓“敬拜赞美”,就是通过唱赞美诗来赞美耶稣基督的意思。教会通常有三五个年轻的基督徒是负责敬拜赞美这项活动的。他们的嗓音条件都比较好,又有较好的乐理基础,有些信徒还擅长乐器。敬拜赞美所需的人员配置可繁可简,最简单的是一名领唱加上一个司琴就可以了,在人多的时候,可以有数名领唱。从音乐风格上看,大致有古典风格与现代风格两种。古典风格由钢琴伴奏,领唱在台上带领。现代风格则可能有一只小型乐队,包括主唱、键盘手、主音吉他手、贝斯手以及鼓手等。在敬拜赞美的过程中,会穿插各个环节。比如,唱完一首之后,会有介绍新朋友的环节,请第一次来青年聚会的信徒或慕道友做自我介绍。唱过几首歌之后,也会安排信徒之间互相问候,或是以边唱边跳的方式互相打招呼,彼此之间认识与交流。整个活动的流程都由领唱来推动。

       2.查经聚会

       所谓“查经”,就是学习探讨《圣经》的意思。查经聚会一般由教会的牧师或传道人亲自主持。聚会中,牧师或传道人以日常讲道的方式,上台宣讲他或她对经文的理解。同每周礼拜上的布道不同,青年聚会是小众化交流,因此台上台下的互动明显要频繁很多,讲道结束之后,根据时间剩余的情况,还会有问答环节,以及每个查经小组的分组讨论。

       3.祷告聚会

       祷告聚会,顾名思义就是所有青年信徒聚在一起,在专人的引导下,为某些事项进行祷告。《圣经》里面说:“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马太福音》第18章:19)笔者询问了牧师和一些基督徒,他们对这段关于祷告的经文的理解,大多离不开两点:第一,两个人以上的祷告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在基督徒中,有一种称谓叫作“代祷卫士”,他指的就是除自己以外,愿意不厌其烦地为自己祷告的人。在需要获得安慰的时候,“代祷卫士”就可以和自己一同祷告。很自然地,自己的父母、配偶或者亲属,就成为“代祷卫士”最合适的人选。一些恋爱中的基督徒情侣,也通常成为彼此的“代祷卫士”。第二,就是“同心合意”四个字。按照字面理解,基督徒要彼此同时,并且真心实意地为某一特定的事情祷告。大多数情况下,祷告聚会的具体形式就是根据这四个字而来。由一个人带头,大家同时开口为一件事情祷告,这样起码在形式上做到了“同心合意”。

       因此,许多基督徒在一起,一同为某些事情祷告的形式,对基督徒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笔者注意到,基督徒互相代祷的事项,通常与个人的疾病、工作中的困难、生活的苦难有关。通过彼此代祷,基督徒之间实际上传递着一种关怀。基督徒群体,依靠“神亲”维系群体的归属感。祷告,则是他们互相传递情感最普遍,也最容易办到的方式。和给予物质帮助不同,祷告带给对方的是“福音”,是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安慰剂。同时,基督徒也借着祷告将自己的内心敞开,把自己遇到的困难与大家分享,然后由其他基督徒一起群策群力,互相鼓励。

       4.交通聚会

       所谓“交通”,就是交流沟通的意思。交通聚会,就是基督徒通过聚会分享与交流在信仰经历中的想法和发生的故事。笔者曾经参加过一些小组的交通聚会。讨论的时候,青年基督徒们有时候会围坐成一个圈。不同于传统礼拜单向布道的方式,小组交通一般采取随机发言的方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一般比较活跃。有人在生活中遇到感恩的事情,会拿出来分享;有人在家庭或工作中遇到不顺心,也会说出来,由大家帮忙出主意,给予安慰。更多的是每个人都会分享自己的信仰经历。

       交通聚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参与聚会的年轻人们在基督教里面找到一种基于“神亲”的归属感。一名年轻的基督徒曾对笔者说:“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要有一个团契的生活。因为大家平时在各自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人人都会有软弱,更何况当周围的人都不信主的时候,你根本不可能感受到主带给你的爱。我们在团契里面,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一样。弟兄姊妹都是你的亲人。有开心,大家一起分享;有苦恼,大家也替你分担。”

       (二)宗教节庆

       每年的宗教节庆,教会都会组织相应的活动,不论是不是基督徒,都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增进同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圣诞节。基督教在一年当中的盛大节日并不仅仅是圣诞节,例如圣瓦伦丁节(情人节)、复活节、五旬节、耶稣受难日、感恩节等,对基督徒来说都是盛大的节日。但是,在国人较为熟悉的节日中,圣诞节、情人节和感恩节的接受度和公众参与度,就笔者看来是最高的。相比较下,就上海来看,圣诞节更为大众所熟知。在商家和舆论媒体的追捧之下,圣诞加元旦构成的“双旦节”,已经俨然成为人们辞旧迎新的标志性节日了。

       每年的圣诞节,教会都会举办盛大的节庆活动。一般来说,教会都会举行音乐崇拜仪式,或者圣诞主题活动。笔者曾亲身参加过三个教会举行的圣诞节庆活动。每次活动现场都是人山人海。2013年圣诞节,笔者参加了上海国际礼拜堂的圣诞音乐崇拜,那次经历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天的音乐崇拜时间是晚上七点钟。笔者为了保险起见,当晚到达的时间差不多是六点,距离开始的时间尚有一个小时。还未走近国际礼拜堂的门口,笔者远远就发现马路上排起了长龙。沿着队伍走了一段,才发现原来这些人都是排队等候进入国际礼拜堂的。粗粗算来,队伍中至少有八九十人。后来,笔者联系了提前进入教堂的好友才知道,他们先到的人,已经提前放进去了,现在教堂的主厅已经座无虚席,排在外面的人是等候进入教堂其他副厅的。无奈,笔者只能排在队伍最后。在笔者前面的,是一对青年情侣,攀谈之下,他们也刚到,两人都是上班族,也不是基督徒,但是觉得教堂的唱诗挺好听的,同时也觉得在教堂过圣诞节挺有气氛的,所以就来了。没想到提前了1小时,还是有那么多人。之后进入了教堂,笔者看到,教堂里面拖家带口,或是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比比皆是,更有不少人,是年轻夫妻或是情侣结伴而来的。在教堂里面,台上是教会的青年事工团队依照预定的程序,布道、敬拜唱诗以及表演各种节目,台下面的听众或交头接耳,或窃窃私语,每一个节目结束之后,大家都报以掌声,俨然有一点音乐会的味道。节庆活动进行了大约两个小时,笔者在最后一个程序没有结束之时就离开了座位。来到教堂主建筑外的草坪,眼前的景象又让笔者为之一叹。只见草坪靠前排用投影实况转播着教堂主厅的演出,投影后面密密麻麻地坐着人,在最后几排,椅子放不下了,但是还熙熙攘攘地站着三四排的观众。在室外,大家不必顾忌要保持适当的安静,相互之间有说有笑,有的更是相顾笑着高谈阔论。12月的傍晚,气温接近零度,但是整个教堂内的氛围十分热烈。见到笔者走出来了,大厅外面负责迎宾的信徒带着微笑询问演出是否好看,还亲切地送上他们教会预备的圣诞小礼物——十字架形状的钥匙扣,留作纪念。

       当天的活动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堂的圣诞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的人流。不论是不是基督徒,都去教堂听音乐崇拜。其次,是笔者深刻体会到了教会活动对人际社会网络的促进作用。圣诞节是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利用这个机会,家人、恋人、朋友纷纷结伴成群来到教堂,借着这个机会沟通感情。小小的一个教堂,到处洋溢着人们辞旧迎新的喜庆和与亲友相聚的欢乐。类似于这样的宗教节庆活动还有很多。在基督徒之间,各种宗教节庆活动为他们经常性沟通感情、增进了解提供了机会。在一次一次的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年轻的教友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

       (三)查经聚会

       查经聚会是青年信徒自行组织,一起学习探讨《圣经》知识的聚会,和教会青年聚会的形式不同。有些官方体制内教会①的青年聚会小组,在常规教会活动之外,也会自行组织小组成员查经。查经聚会的时间一般是比较随意的,因为是小众聚会,有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灵活安排。笔者参加体验的这个查经聚会的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安排在每周五的晚上。这是考虑到参加查经聚会的都是白领上班族。每次的查经聚会,都由一名对圣经比较熟悉的年轻基督徒主持。

       查经聚会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开始时,由新来的年轻人做自我介绍,和大家互相认识。接下来,大家会唱两三首赞美诗,然后经过祷告之后,大家开始正式进入查经环节。一般每次的查经范围是《圣经》当中的某一章,大家根据这一章的内容,先讨论内容的主旨,然后根据这些内容展开讨论,分享与之相关的信仰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交流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分享生活中的心得。有人遇到困难,就彼此鼓励、安慰,一起为他出谋划策。经过长时间的交流和熟悉,查经聚会的成员形成了比较亲近的关系,平时也会经常联系。

       四、网络平台:青年白领教友的沟通手段

       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友圈之后,日常活动就能够在这样一个固定圈子中间开展。网络信息化的手段,则是他们互通有无、传递信息的方式。最常见的是微信群。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几乎成为每个年轻人都使用的沟通方式,而微信中的许多功能,也能够帮助青年基督徒们很方便地组织活动。

       一种是活动的“发起”功能。这种方式比较正式,用于年轻的教友们自发组织活动。比如临近圣诞节,一对基督徒小夫妻想邀请大家到他们家一起共度圣诞节。他们就在微信群中使用“活动发起”的功能,招募愿意参加者。愿意参加的基督徒,同样通过这个功能进行“报名”,在设定的截止日期当天,发起者就能在手机上直接查看报名的人数以及具体人员。

       还有一种则不那么正式。比如有一次,青年查经小组的组长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获取了一个信息,在某教会周六播放《耶稣受难记》的影片。他很想去看,也想借这个机会大家聚一聚。所以他将这条信息“分享”到了教友们的微信群中间,并提议大家一起去看。然后,愿意一起去的人就在下面跟帖,大家约好提前10分钟在那家教堂门口集中。除了微信,QQ群也是较为常用的方式。相对微信来说,QQ群的即时性比较差,因此通常是被用来分享一些《圣经》学习心得,或者个人信仰经历。如果遇到重大活动,通常会同时使用这两种渠道进行通知。

       五、“教友圈”拓展其他关系网络

       当然,青年基督徒们的社交活动,并不局限在与基督教相关的领域内,应该说,他们在大部分时间是置身于此范围之外的。他们的社交网络广泛而丰富,又处于人生的上升期,这个群体不断通过各种机会参与其他的社交活动,并以此积累社会资本。笔者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友圈是他们特有的人际关系网,而通过教友圈,年轻的基督徒们发掘出了一条独特的渠道,以扩展他们的人际圈子。

       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友圈”之后,通过一些教友发起的活动,这个圈子就会扩大到一些非基督徒的人群中去。以微信群为例来说。有一次,一名叫Ben(化名)的青年基督徒在查经小组的微信群里面发布了一条信息,是组织大家一起玩野战CS的。CS原本是一个电脑上有名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野战CS就是这个游戏的真人版。Ben来自上海,是一名90后,平时爱好广泛,喜爱交友。活动的发起原因,是Ben在其他群里面接到朋友的活动通知,组织他们周末一起玩野战CS。因为这是一个群体活动,每次游戏起码需要20个人才行,因此他的朋友希望能够多拉一些认识的朋友一起去,免得游戏当日都是和陌生人一起组队。于是,Ben就在他的两个教友微信群里面发布了活动时间和简要介绍,让有兴趣的年轻基督徒在他这里报名,然后他再把人数报给他的那位朋友,让那位朋友事先订票。活动当日笔者也去了,通过Ben的教友微信群而参加的,包括他有5个人,Ben的其他朋友有6个人,一行共11个人就组成了一个队伍。和另外不认识的11人进行团体对抗。那天大家一起玩了3个小时左右,结束之后,有8个人留下来一起吃饭。饭桌上,大家自我介绍,就都认识了。除了Ben的教友,笔者发现,另外几个年轻人也都是出生在88年以后的年轻人。他们并不是基督徒,都是踏入职场没几年的年轻人,也都和Ben一样,是喜爱户外运动的。通过那次活动认识之后,大家就不时地组织聚会和娱乐活动了。

       微信只是一个网络媒介,透过这个媒介,不难发现,“教友圈”和其他人际关系圈子,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有交集的。正是这些交集,为“教友圈”的拓展创造了条件。一方面,以“教友圈”为联系,青年基督徒们认识了教友的朋友,拓展了外联性社会资本。另一方面,有些不认识的基督徒通过这些活动互相认识,或者原本认识的彼此之间加深了了解,这使内聚性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得到增强②。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关系网络,“教友圈”是青年白领基督徒人际交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这种关系,网络同青年白领的其他人际关系圈子具有紧密的联系,彼此产生交集,因此它也具有拓展其他关系网络的可能性。频繁的小众化聚会,是“教友圈”形成的有利条件;各类宗教活动,是“教友圈”互动的主要方式;网络平台,是“教友圈”沟通的手段。本研究用上海的经验,支持了普特南、斯达克和洛克哈特等人的理论假设,认为宗教对于青年白领基督徒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促进作用。

       注释:

       ①也即“三自教会”。关于“体制内”与“体制外”教会的区分,参见黄海波:体制外的信仰表达:组织合法性理论视角下的基督教家庭教会,http://blog.sima.com.cn/s/blog-643320d90100jg6p.html。

       ②关于外联性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与内聚性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的概念,参见普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

标签:;  ;  ;  ;  

朋友圈:年轻白领基督徒的沟通方式_圣诞节活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