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对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论文,文化论文,学生论文,社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社区文化作为一定的社区规范、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地域心态等,对社区内学生的道德社会化产生着重要影响。社区文化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机制是文化传播。社区文化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途径有家庭、学校、社区学生同辈群体、社区大众传播媒介和社区文化设施。社区文化以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进程和价值取向。优化社区文化是促进学生道德社会化正常发展的保证。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社区内,从居民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共同心理和文化特性的结合体。包括一定的社区规范、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理想目标、地域心态等。社区文化为特定社区人们共同创造、共同承载、共同分享,对特定社区成员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社区文化的影响因素众多。社区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及行政因素等都对其发生影响,而社区文化又对学生的道德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笔者曾对苏南无锡县和苏北泰县两社区进行了考察,通过比较研究获得了社区文化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一些认识。
一、社区文化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机制、途径和方式
(一)社区文化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机制
道德社会化是个体形成某种道德理想和信念,能够按照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准则支配自己行为的过程。学生道德社会化是通过“文化”这一中介实现的,而文化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也就是个体文化过程,是个体文化的形成过程。社区文化通过传播机制影响学生的个体文化。
文化传播是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社区文化传播是社区内部成员之间的文化交往活动,是社区文化与个体文化相互交流、选择、矫正的过程。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本文所说的社区文化对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只着重分析文化传播中社区文化影响个体文化的过程。
文化传播是社区文化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机制。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在社区中的学生依靠社区文化传播的程度越来越高。一个人离开了文化信息,就会不知道自己处于何种文化环境下。只有当他理解和认同了社区文化、接受了社区文化传播的指示,才可能确立自己的行为规范,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二)社区文化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途径
社区文化通过文化传播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社区文化传播媒介也就成为社区文化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必要途径。社区文化传播媒介多种多样,可以是人、是物,也可以是社会组织机构等。对社区中的学生而言,除了家庭和学校以外,社区文化还通过社区学生同辈群体、社区大众传媒、社区文化设施等媒介实现文化传播。
1.家庭
社区文化对学生的影响,首先通过家庭这个途径实现。家庭是社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中的父母或其他成人是社区居民的主干部分,他们创造着社区文化,又分享着社区文化。孩子与父母有着密切的亲子关系,父母在与孩子频繁交往中不知不觉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被孩子逐渐认同,并把这些态度、观念内化成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而父母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正是一定社区文化在社区居民价值选择中的表现。对孩子来说,家庭是社区文化的传播者,是社区文化影响个体文化的中介和重要途径。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给孩子传递着社区、社会规范;家长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又成为孩子生活理想的指导;家庭群体则不断使孩子适应着社会角色。
家庭教育作为一个过程,与家庭生活合而为一。社区文化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观念、内容、方式、水平、质量以及儿童道德社会化的程度、质量和方向。重视道德价值的社区,家庭教育中多重视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道德行为能力;保守、封闭的社区,家庭教育方式也多带着封闭、专制的特点。家庭教育观念体现在家长期望、家庭气氛、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苏南无锡县、苏北泰县学生家长对学生升学的期望,把家长期望分为考上大学、考上中专(高中)、分配工作三类,结果发现两社区学生家长升学期望在总体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差异检验X[2]=44.629[***]。
家长对学生的升学期望受不同社区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社区文化的影响特点。泰县是比较典型的农村社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交通不够发达,社区成员中小农意识浓厚,行为多受传统道德准则支配。农村家长深受传统读书观的影响,他们望子成龙、光宗耀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高考金榜题名。在当前条件下他们更期望孩子能跳出农门,有高达74.7%的家长期望子女考上大学。而无锡县农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家长较少受传统束缚。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就业机会骤增,许多家长不再把读书升学作为至高的家庭培养目标,商品经济带来的多维化思维也使他们允许孩子的多样化发展,因而选择上中专(高中)、分配工作的人数明显多于泰县的家长。差异检验X[2]值分别为7.02[**]和12.5[**];无锡县农村家长期望孩子上大学的人数虽然也在半数以上,即占57.8%,但与苏北泰县家长期望孩子上大学的人数比较,X[2]=5.15[*],差异显著,无锡县家长期望孩子上大学的人数明显少于泰县的。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同社区的家长对孩子升学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随着经济对科技要求的提高,无锡县家长仍期望孩子能升学,但是求知在他们看来已远远不是经济利益的唯一需要,而是作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的需要。
2.学校
学校主要接受和传递社会主流文化,它与社会主流文化密切相关。但任何一个学校又都建在一定的社区内,不同社区的学校受不同社区文化的影响,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学生传播着社区价值气氛,使学生的成就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社区文化的影响特点。社区文化影响学校的学风,并以其核心社区价值观影响社区教师的价值观,使其对教育目的、地位、作用、方式、方法等的理解、判断和选择上一定程度地体现出社区文化价值取向,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校风等方面亦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苏南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逐步发生变革。培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一教育目标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看重,并普遍影响到无锡县的学校,不论中学或小学都十分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观念;全县34所完中有25所学校高中逐步实行“2+1”模式,即两年的文化基础教育加一年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行部分分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而在把读书看成唯一出路,把考上大学作为唯一成才标志的社区,学校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一切活动都围绕高考“指挥棒”,拼命减少和压缩“无关”课程。笔者在泰县某中学了解到,实行了五天半工作制的学校,有时周六下午竟安排连续三场考试,只要不排正课就算“休息”。在这样的学校里,学生把分数价值看得最重,往往忽略了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教师尽管应该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但他们受社区文化影响,所带的社区烙印也是无法抹去的,这是泰县教师作风总体上趋于民主又显著少于无锡县的根本原因。至于泰县、无锡县教师在专制、放任自流作风上没有显著差异,究其原因,或许与长期以来的传统师生观的影响有关。“师道尊严”等传统观念影响着所有的教师,即使在民主气氛日益浓厚的苏南地区,有些传统师生观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转变的。
布拉弗德(L.P.Bradford)和李皮特(R.LiPit)曾通过实验研究教师作风与学生自我管理之间的关系,①,结果显示教师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如果教师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将向着情绪健康、态度友好、主体意识强的方向发展;如果教师作风是专制的,学生易于产生情绪紧张、态度冷漠、甚至攻击性行为;而如果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则无组织无纪律。学校教师作风是社区文化在学校中影响体现的一个方面,具体分析它受社区文化影响又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有助于理解社区文化通过学校这一途径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过程。
3.社区学生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分制度性群体和非制度性群体,学校以外闲暇时间学生的同辈群体主要是指学生自发形成的非制度性群体。同辈群体成员或共同崇拜某个歌星影星,或都对足球感兴趣,也可能是反社会的打架斗殴偷盗集团。社区文化影响学生同辈群体的组织结构、类型和文化特点。台湾熊智锐在这方面的研究表明,低阶层社区、中上阶层社区、山地及偏远社区学生同辈群体由于受各自社区文化的影响而体现出不同的特点。②
由于学生个体与同辈群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学生便通过社区同辈群体接受社区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学生同辈群体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成员有着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归属感和排他性。从童年到青年这一发展期的学生,随着对同辈群体力量的依赖及其利害关系的发展,他们遵从群体压力的要求日益迫切,受群体的影响越来越大。群体组织结构的松散与否,直接影响个体的组织纪律观念;群体的种种见解、信奉、爱好与憎恶也极大地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的学生宁愿违背教师与家长的教导,而不愿脱离同辈群体价值观的约束,可见同辈群体对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意义。社区文化通过同辈群体的组织结构、价值观等对个体文化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4.社区大众传播媒介
社区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区的报刊、有线电视、录相、宣传栏、广播、电话网等。笔者在无锡县、泰县学生中调查发现,中学生回家后多数时间用于看报纸、杂志、看电视、听音乐、听广播。学生生活于社区,与社区的直接接触和联系比较多,对社区事物自然也更加关心,社区大众传媒与学生的关系就十分密切。社区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又由于其经常、普遍、直观、轻松、快捷而为多数学生喜爱,对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极大,成为学生获得社区价值观、风俗习尚等感性而直接、有效的途径。社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区大众传媒的价值导向和内容,社区大众传媒则以最直观、形象的方式体现着社区文化,向学生展示着社区道德价值取向,如崇尚责任意识、义务感、集体精神等,对学生道德社会化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5.社区文化设施
作为学生文体活动基地的社区青少年宫、文化馆、纪念馆、公园、科技站等是传播社区文化的极好场所和设施。它们对学生提供的影响既非学校那样正规系统,也不象大众传媒那样使学生较被动地接受,它们的影响一般是低强度、间歇性的。但是作为学生娱乐、学习、实践合为一体的环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在其中娱乐自己、表现自己、充实自己。在公民资格、责任、公民意识和道德观念、道德情感等方面对学生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比较突出。无锡县的吴文化公园就是一个典型的社区文化设施。公园中的现代雕塑、民俗器物、出土文物、图片资料等向人们翔实而生动地介绍了吴地风俗民情和吴地人民在自然中求生存,在社会中求发展的聪明智慧,展示了“变革、开放、开拓”的吴文化的历史变迁。中小学生们游览吴文化公园时,可以从各个方面领略家乡的历史缩影、智慧缩影、文化缩影;了解和理解祖辈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感受家乡人民在当今改革开放中积极不懈的奋斗精神;由此影响他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标准。
二、优化社区文化,加强道德教育的社区化建设
(一)优化社区文化,保证社区文化传播内容的正确性
文化传播是社区文化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机制,文化传播内容的正确性,将使这一机制对学生道德社会化发生积极的正向作用。作为一个社区,必须有正确的社区规范、明确的社区意识、全社区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标准。这样,学生才能在与社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社区文化传播,把与社会主流文化性质一致的社区规范、意识和行为准则等内化于心灵,从而促进其个体文化的形成。因此,大力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是优化社区文化,确保学生接受正确的社区文化影响的关键。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多方面素质、规范社区居民的社会行为为核心。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区一切力量,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地进行。社区行政机构应首先提出本社区统一的、明确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其宣传、导向功能,创造和强化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力量和价值气氛。社区要广泛开展具有社区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精神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精神追求,保证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另外还要加强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净化社区文化环境。学校要坚持社会主流文化方向,主动与社区联合,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其对社区精神文明的导向、辐射作用。
(二)加强道德教育的社区化建设,提高道德教育效果
在优化社区文化,保证社区文化传播内容正确的前提下,学校还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道德教育的社区化建设。
1.立足各社区实际,提出脚踏实地的道德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应体现社区特色,充分反映社区文化的特点和社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考虑特定社区文化背景下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特点。例如,通过对无锡县、泰县两社区文化差异的比较分析,以及对两社区学生价值取向特点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在两社区道德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实施上有所侧重。如无锡县可侧重学生协作精神、责任意识等的培养;而泰县则可把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独立精神等放到重要位置。
2.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充实道德教育内容。作为有系统、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道德教育,统一的教育大纲和基本要求是必要的,但在道德教育内容上大可不必规定得过死。应鼓励学校挖掘和利用社区文化资源,使道德教育内容取之于社区生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获得道德认同。
3.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促使道德教育方法的开放、综合。道德教育目标、内容的社区化,必然要求实施开放性、综合化的道德教育方法。这是道德教育社区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教育力的必然之举。
(三)重视道德教育的潜课程设计
社区文化以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隐性方式在学校中主要通过学校潜课程实现。潜课程主要有学校校风、学风、师生人际关系、教育方法等,其教育结果主要有文化风俗和价值等的学习,这正是道德教育所关心的。潜课程的非强制、非灌输特点、以及要求的隐蔽性,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社区文化一般通过教师作风等道德教育潜课程影响学生道德社会化。学校作为相对独立的社区单位应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变被动接受社区文化影响的潜课程为主动精心设计的潜课程。通过创设一种能唤起学生高尚情感、激发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来感化和陶冶学生,以达到深层次的道德教育效果。为此,学校一方面应充分认识社区文化特点,吸取其中的精华,在潜课程设计中强化体现这些精神;另一方面,学校还要充分认识社区文化的不足之处,对其在校风、学风、人际风气等方面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行预料、控制和积极改善,保证学校的潜课程对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是积极有效的。
注释:
①林崇德著《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07-210页。
②熊智锐著《中小学教育情境研究:开放型学校经营策略》,(台)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