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分析及手术时机对于预后的影响论文_余维

(贵州省司法警察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3)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探讨手术时机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72例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送至治疗的时间分为急诊组和延迟组,急诊组38例,延迟组34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ICU监护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预后指标的比较中,急诊组均要明显优于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急诊组和延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的手术治疗,若体征平稳,诊断明确,则可以尽快实施手术,这样更有利于健康的改善,但对于需要观察后再行治疗的患者,应当观察病情变化再行手术治疗,这样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和并发症。

【关键词】腹部钝性外伤;肠及肠系膜损伤;手术时机;预后

【中图分类号】R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149-02

腹部钝性外伤在临床外科中比较常见,多因交通事故、意外坠落所致[1]。从临床对腹部钝性外伤的治疗来看,容易诱发肠及肠系膜损伤,增加病情的同时,也增加了诊断的难度[1]。因此,如何选择治疗的时机成为了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治疗的关键,也是临床治疗比较具有争议的地方。本研究将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纳入样本中,对其全部患者的疾病情况展开分析,了解手术时机的选择。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3月—2018年2月为样本收集时间段,将期间在我院寻求治疗的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的患者72例视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至手术的时间不同,分为急诊组38例和延迟组34例。急诊组:男23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32±2.57)岁;GCS平均(14.32±2.51)分;ISS平均(15.89±3.15)分;平均送往医院的时间(1.23±0.54)h。延迟组:男23例,女11例;平均年龄(46.54±2.61)岁;GCS平均(14.68±2.47)分;ISS平均(15.65±3.08)分;平均送往医院的时间(1.19±0.32)h。两组上述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GCS评分≥5分,ISS评分≤25分[2];(2)年龄在20~80岁范围内;(3)经腹部探查明确病例;(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它严重并发损伤患者;(2)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障碍;(3)基本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立即剖腹对腹腔进行探查,对于诊断不明确患者暂时观察。标准[3]:≥6h为暂时观察,<6h为急诊手术。这一标准也是分组的依据和标准。急诊组患者多数为探查明确伤情,患者的病情不断加重;延迟组患者的体征相对平稳,诊断不明确,且延迟手术可能取得更好地效果,更加有利于治疗的开展。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各项预后指标,包括ICU监护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计算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两组各项预后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情况分析

在CT检查方面,急诊组患者腹腔积液、肠壁增厚、游离气体比较明显,也比较严重。在肠及肠系膜损伤方面,主要表现为小肠系膜、结肠系膜、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挫伤、损伤、撕裂、缺血坏死等。在产生的变化体征方面,急诊组患者表现得更加明显,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体温升高、血红蛋白减少等,而延迟组的生命体征相对较平稳。

2.2 两组各预后指标的比较

相较于延迟组,急诊组的ICU监护天数、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各预后指标的比较(x-±s,d)

 

3.讨论

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通常能够达到5%~15%,并且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死亡[4]。诱发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的因素比较多,多因客观因素所致,如交通事故、意外坠落、他人致伤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因交通事故而出现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的患者占到总患者数的85%以上[4]。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的严重程度通常比较高,并且病情变化较快,对于部分急需治疗的患者必须立即采取手术治疗,否则患者将极有可能出现死亡。但是在救治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时,是否是也快手术越好呢?临床对此仍旧存在较大的争议。

有关研究认为,在6~12h的黄金救治时间,采取手术方案治疗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5]。也有相当一部分研究认为,尽管有可能错过黄金救治时间,但是对于诊断不确定性且需要进一步观察的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立即采取手术可能适得其反,对降低死亡率并无明显作用[5]。本研究针对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准,对于诊断明确且生命体征急剧变化的患者,立即实施手术治疗,而这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患者的各项预后指标和并发症都满足了患者康复的需求。对于其余诊断不明确,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病情有待观察的患者适当地延迟手术,暂时予以观察,而这也并未因治疗的延迟而增加并发症。

综上所述,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患者病情通常比较严重,但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地选择立即手术方案和暂时观察方案。

【参考文献】

[1]刘冬,郭勇,张连阳.腹部钝性创伤中肠道及肠系膜损伤的CT表现[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9):717-720.

[2]满国彤,张同琳,周孝思,等.严重腹部钝性伤致肠道损伤35例[J].中华创伤杂志,2015,17(4):243-244.

[3]张利,汪飚,张永川.钝性暴力致腹壁疝及肠系膜裂孔疝一例[J].中华创伤杂志,2016,28(3):258-259.

[4]韩杰,薛玉龙.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损伤的诊断延迟原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8,15(1):57-58.

[5]吴志伟.76例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分析及手术时机对于预后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4):676-678.

论文作者:余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腹部钝性外伤继发肠及肠系膜损伤分析及手术时机对于预后的影响论文_余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