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群众需求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 张思明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南京市第一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江宁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守正创新、系统谋划、整合资源、统筹推进,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努力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文明建设水平,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丰润道德滋养。
示范引领,构筑一体式、全覆盖体系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群众、坚持统筹推进、坚持务实创新,秉承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工作要求,着力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上下功夫,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传播新思想的阵地、传播正能量的阵地、传播新风尚的阵地。
按照一体整合、典型先行、分步实施、全域推进的总体思路,制定《江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导向与目标任务。以区、街道、村(社区)三级为单位,“三级”书记分别担任主任、所长、站长,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架构体系。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切实把任务落到人头,形成由区委主要领导全面履行实践阵地建设“总指挥”、区级实践中心“第一责任人”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牵头抓总本级实践中心推进工作的责任体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以街道、园区、相关部门为主的各成员单位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定期研究中心建设。39个成员单位、10个街道、201个社区均建立了组织运行、活动计划、推进步骤等工作机制,形成了三级联动、条块结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整合资源,搭建立体式、标准化平台
打造一系列服务平台,提升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质量效率,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线下标配“五平台三基地”。 瞄准省级试点走在前列目标,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标准。打破条块地域界限,全面统筹全区各类公共资源,打造以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体育、科技与科普、健康促进服务平台和传承新风尚、培育新市民、展示新形象基地为“标配”的文明实践“五平台三基地”。实施统一标识设置、统一制度上墙、统一队伍架构,形成由1个区中心、10个街道实践所、201个社区实践站、5个专业+2个行业服务平台和891个实践点编织而成的纵贯横通的三级五层全覆盖阵地体系。
线上开发“点菜式配送”。 依托区级融媒体中心,建立凸显江宁元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文明江宁”APP,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推送、多需求线上定制、大数据线上分析等功能,重点对实践活动需求、实践活动质效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实现以“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专家群众评单”的“四单制”精准设计、配送服务模式,推动志愿服务群体从“单一”向“多元”转变、服务时间从“集中”向“常态”转变、服务方式从“单向”向“互动”转变。
通过高温制曲的菌群演化规律分析,一方面可通过分析菌群演化特征,为监测曲块品质差异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优化制曲工艺,如缩短曲块储藏时间、改变储藏条件、调节曲房条件(如温度、通风)等,奠定基础。最终为提升与稳定酒品质、降低制曲生产成本提供科学依据。
聚焦重要活动,强化精准服务。 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进村入户面对面、文明实践手拉手”活动,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单位组建若干工作组团,按照“定点联系、定人到户、定时上门”的原则,重点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主流价值、阐释富民惠民政策、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收集梳理群众诉求。针对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进行统一编排、设计、配送服务,确保走访深、措施实、效果好。
培育引导,建立全科式、实干型队伍
聚焦重要主题,建立常态服务。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的五大工作内容,深入开展2019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月活动。坚持每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道德教育、文明引导、主题宣传、广场文化、群众实践等系列活动,形成修养身心、培养素质、涵养文明的深厚氛围。
[25]袁方成:《提升与扩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海外中国农村研究述评》,《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2期。
结合江宁实际,把握重点关键,打造一批有亮点特色、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
本文以状态图作为CNN的输入,利用CNN不断抽象、提取图像数据中的有效信息,以发现潜藏在动态变化下的模式特征,从而预测下一时刻的模式.
梯队培育+项目引导。 聚焦志愿服务重点难点,依托文明实践所和专业团队,建立志愿梯队培育机制,探索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系统化培养做法,激发志愿队伍内生动力。一方面,由普通志愿者发起服务项目,专业社会组织执行;另一方面,依托“公益创投”项目,由具备专业素养的精英志愿者发起专业服务,专业社会组织负责执行。
统筹协调,开展互动式、分众化活动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重要主题、重点工程、重点活动,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多元化、精准化。
调动各方力量,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队伍,保证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实效。
聚焦重点工程,打造多元服务。 根据阵地实际,组织引导志愿者围绕五大任务,通过讲、选、助、办、育、联等工作方式,开展全覆盖、分众化、菜单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重点实施“五百五千五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程,推选典型活动项目、阵地、基地、志愿者、文明户各100个,组织不少于5000场高质量实践活动,引导不少于50000名活跃志愿者常态参与实践活动。
条块整合+层层搭建。 按照理论、科技、卫健、文体、教育等条块一体整合的总体思路,建立以1支志愿服务总队为统揽、7支专业性志愿服务支队为支撑、10支综合性志愿服务支队为骨干、201支社区志愿服务队为依托、N个社区服务小分队为触角的志愿服务体系。重点依托全区志愿服务队、非营利社会团体,联动党政干部、理论专家、高校师生、乡贤、“百姓名嘴”等各类群体,分层分类遴选20万“志愿大军”。
面上推行“常驻+流动”。 紧贴基层实际,在各级阵地设置常驻服务队、流动服务队两支精干队伍。常驻服务队推出“乡贤激励”“心理解忧”“法律援手”三大品牌服务,常态定期开展特色服务。流动服务队推出“发展成果宣讲”“道德典型宣传”“科技文化强区展”等实践服务。
精准靶向,打造个性化、地域化品牌
分类培训+激励考核。 坚持把志愿服务培训与创新社会治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围绕志愿服务工作内容,与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理论宣讲、人才培育、志愿服务、成果展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确保每名志愿者理论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建立定期督查和考核评估机制,将试点纳入区高质量发展年度重点工作“十面红旗”扛旗竞赛内容、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推选。出台志愿服务礼遇办法,推行时间银行、积分兑换等方式,激发志愿服务队伍活力。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志愿者,广泛宣传道德模范、美丽江宁人、文明家庭、凡人善举等各类典型事迹。
针对特殊群体,重点打造地域特色品牌。 针对江宁人口快速集聚、城乡结构演变、社会诉求多元新形势,聚焦四类群体,重点打造助推创新创业、培育新型农民、服务新江宁人、关爱弱势群体等四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实践品牌。
结合五大平台,倾力打造行业特色品牌。 根据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体育、科技与科普、健康促进服务五大平台职能,引导部门结合行业特点,创新平台建设模式,打造诸如“四合源”校园行教育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健康促进服务、“江宁妇联品牌矩阵”、“书香江宁”文化服务品牌等行业特色品牌。
催吐必须及早进行,如超过3~4小时,大部分毒物已经进入肠道,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出现昏迷或者抽搐时不能进行催吐,以免在催吐的过程中发生窒息。
贴近基层实际,用心打造“一所(站)一特”品牌。 鼓励各街道、社区,结合不同街道、社区类型,以辖区群众的需求为导向,精心设计打造不同特色的文明实践所(站)、不同的活动载体形式、不同的服务项目内容、不同的运行做法,形成“一所一特”“一站一特”。目前已涌现出“六助六送”“十分钟服务圈”“八善八贤”等一批特色品牌,群众的知晓率、认可度不断提升。
黄河口“短穗花鼓”的历史嬗变和文化内涵…………………………………………………………………………李志强(2.83)
(作者系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宁
标签:文明建设论文; 实践工作论文; 群众需求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文;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守正创新论文; 整合资源论文; 思想保证论文; 中共南京市江宁区委论文; 南京市江宁区委宣传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