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正观思想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论文

浅析公正观思想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论文

浅析公正观思想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

闫泓竹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 要】 随着十九大的顺利召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妥善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能否实现。公平正义是构筑和谐社会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通过具体分析公正观在缓解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优势,汲取公正观思想主要内容缓解社会主要矛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关键词】 公正观;社会主要矛盾;路径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缓解了人民群众基本的生存问题,人民由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多的期盼要求。[1]与此同时,生产资料、分配制度与社会体制的公正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生产各方面,公正观的培养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创新培养方式,开拓公正观新局面才能有效缓解社会主要矛盾。

一、公正观与社会矛盾的科学内涵

(一)矛盾与社会矛盾的内涵。 作为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矛盾就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斗争统一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存在于一切存在的事物中,所以,我们在看待事情,处理问题时不仅要承认矛盾的客观性与普遍存在性,更要坚持全面分析矛盾,防止片面、孤立地看问题。社会矛盾主要是指“社会现象或事物内部既同一又斗争的关系”。

(二)公正观的内涵。 公平和正义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公正观是公正在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上的现实体现,是人们基于对公正的认知,根据特定的公正标准,对现存的社会生活、道德关系做出判断时所产生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成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矛盾是属于上层建筑里面的意识形态部分的重要内容,所以全面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离不开将人民群众的经济需求和正当的物质利益相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我国分配制度一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同发展,因此导致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演变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不平衡不充分则分别体现在资源分配不均匀,城乡发展差距大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悬殊等方面,以至我国不同的行业、区域、收入等差距愈来愈大。

(二)文化因素。 一个国家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因为和谐的文化氛围能够缓解、包容甚至是化解社会矛盾,文化的兴旺发展也是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的体现,文化兴则国家兴。近年,部分国外敌对势力蓄意误导我国意识形态发展方向,蛊惑一些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人,导致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习气,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演变。

(2)该设备定位于回收以大于0.045 mm粒级为主的物料,实测脱水产物中该粒级总分配率为81.89%,同时还回收了17.03%小于0.045 mm粒级的细泥,脱水产物固体回收率为74.16%,分配粒度为0.047 mm,表明沉降过滤式离心机达到了工艺要求。

3.城乡差距仍然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的主要阻碍性因素。城乡差距影响均等化指数的系数为正,说明城乡差距使得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降低。

(一)转变公正观教育理念。 提高公正观教育的重视程度,公正观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教育部门对公正观教育的重视,这就需要首先明确公正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社会大众对公正观的理解和观念影响他们素质的养成和发展,直接关系到自身及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提高公正观教育的重视程度。[3]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运用公正观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

(三)社会因素。 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的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之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了一些社会条件的限制,使其不能被满足。

推荐理由:本书作者是一群热爱茶的年轻人,深入走访各个茶区,至今一共走访了十三个中国著名茶区,包括安溪、山东、大别山、峨眉山、蒙山、黄山、潮汕、台湾、武夷山、宣城、杭州、湖南、云南等。到了当地,会去了解其地理环境和植物系统,拜访茶人,学习各类茶的制作技艺、冲泡技巧等。

(二)明确公正观教育目标。 公正观教育作为一种价值观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最终目标的引导下去缓解社会大众面对公正产生的困惑。明确公正观的教育目标我们应当做到提高公正认知、增强社会公正观念并加强公正践行。社会主要矛盾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包括了对于社会公正的憧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公正观教育,保证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公正性,也可以说从某一方面缓解了社会主要矛盾。

(三)拓展公正观教育方式。 全面深刻地认识公正观,除了清晰掌握公正观思想的具体内容,还应以积极端正的态度评判公正现象,更需要将理论结合实践。通过理论传授与实践示范,使得社会大众既能依法行使自身权利,自觉树立起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公正价值观念。

(四)健全机制形成公正观教育合力。 完善公正观教育实施方案,必须结合一定的社会公正现实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应当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深入研究,为公正观教育内容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并在公正观教育的落实过程中,实现传统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结合。[4]建立公正观教育保障体系,必须保证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职业素养,发挥崇高的道德修养,对社会群众进行公正观教育,做到榜样示范。

参考文献:

[1]张晓飞.社会矛盾凸显期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杜丽佳.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7.

[3]李征.化解社会矛盾新的着力点[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刘澈.大学生公正观培育路径探赜[A].马克思恩格斯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 C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9)24-0232-01

基金项目: 西南石油大学学生文化素质提升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路径研究”(WH2017Y014)。

作者简介: 闫泓竹(1991-),女,四川广安人,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浅析公正观思想缓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