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644500
摘 要:在教师的心目中教研员是学科的权威、是上级、是领导,可尊敬而不可亲近,想虚心听取其建议、指导,却又只想敬而远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有很多的问题与困惑,需要教研员给予帮助和指导,而教研员有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有不少的思考与构想,却又没有办法与课堂实践相结合,需要有教学实践来检验和运用。学科教师和教研员之间本应是相互依存协合的关系,但现实中却没有真正地协作,更不用说共同成长了。究其原因,在于学科教师与教研员之间缺乏相互的了解。而要相互理解,就需要破除彼此的误解,寻找到沟通的方式与渠道。
关键词:理解 坚持 鼓励
一、正确看待自己,理解对方
教研员从事的是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承担着区域教育教学研究、指导、服务、咨询等职能。学科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上课的学科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教研员长于理论,善于总结,学科教师长于实践,有较丰富的经验,两者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一个区域的学科发展、教育科研、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教学评价等工作与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教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没有哪个人的方法是一劳永逸的,每个人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科教师和教研员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不断学习与实践,借助集体教研,同伴互助,相互交流以求实现共同进步。
二、搭建多条彼此沟通渠道
1.观课、议课,现场交流。对教师教的行为和课堂现象进行观察,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由此而引起的课堂现象进行诠释、理解、讨论和对话,提示其内在的关联,引发思考,探讨改进策略,目的在于促进一线教师的发展和成长,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2.网络连线,讨论交流。网络交流是一种全新的既便捷又经济的交流方式,它融入了现代高科技技术,使交流内容更加丰富、图文并茂。形式灵活多样,有电子邮件、QQ、微信等即时通讯,BBS等网上论坛、BLOG博客等可供选择。
3.任务驱动,分享成果。设计安排一些具体的任务与教师一起共同完成,比如阅读文章、设计教学、问题的思考,并各自形成自己的成果;定期进行成果的分享,如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设计、反思教学等。
4.同课异构,相互启迪。就某一个内容教学中,设计好教学,并相约开展教学实践,彼此观摩教学,探讨交流,用以改进课堂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坚持以诚相待,鼓励为主
1.平等沟通。教师与教研员之间存在着角色的差异,在彼此交流过程中,教研员要特别注意摘掉权威帽子,打破那种上级与下级无形的隔阂,给教师创造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注意真诚相待,推心置腹地谈各自对教学的看法,对于教师存在的问题要委婉地提出,并给予相关的建议,对教师咨询的问题要真诚以待、详细解答,而不能虚以应付马虎了事。
2.建议探讨。面对存在的问题要以探讨的口吻与授课教师交流,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和方法,供教师参考,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在交流讨论中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肯定鼓励。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研员在与教师沟通时要善于发掘优点、肯定优点,发现他们的成功,多用鼓励和激励的语言评价其长处,给教师以足够的信心和希望,调动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
四、关注沟通艺术
1.学会倾听,主动沟通。教研员要增强与教师沟通的主动性,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专业困惑;学会倾听,倾听有助于缩短教研员与教师间的距离,以便有效沟通。意见不统一时更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见解和观点,寻找产生不同意见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促进彼此专业的成长。
2.重视非语言的沟通。教研员在与教师沟通时注意多用商量探讨的语调、赞赏的眼神和笑容,借助竖大拇指等肢体语言表示对教师的肯定与认可,这样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往往会取得比赞美言语还要好的效果。
3.情感切入,拉近距离。教研员和教师的沟通不仅只谈教学和教学相关活动,还可谈谈别的话题,要善于抓住教师的家庭、健康、教育、生活等话题,把握沟通契机,创设以情动人的非正式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4.注意沟通时间、地点。教研员要懂得表扬,善于表扬,更要慎用批评、善于批评。对教师的公开批评,是对教师无情的伤害,对教师个人存在的“问题”与教师私下交流,教师更能接受,更愿意听从教研员的指导。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研员应该成为教师的教师,但教师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教研员只有与教师坦诚交往,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指导好当地的教学,才能更深刻地影响教师。
参考文献
[1]姜荣富 教研应成为针对问题的对话[J].人民教育,2011,(19)。
[2]王洁 在支持教师成长中成就自己——教研员专业成长的案例研究[J].人民教育,2011,(11)。
论文作者:何其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教师论文; 教研员论文; 学科论文; 自己的论文; 善于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