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课堂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世波

河北省隆尧县教师发展中心 055350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综合的特点,又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具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形成地理能力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呢?

一、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确地图的范畴

地图因主题和种类不同,用途也各不相同。为了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就要使学生明确地图的主题和种类。初中地理教学用图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理事物分布图:如地形图、气候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2.原理图:如季风示意图等。3.地理统计图:主要形式有:降雨柱状图、气温曲线图、土地利用扇形图等。4.景观图:如热带雨林景观;油棕、袋鼠等动植物图;污水处理厂图;巴西狂欢节盛况图等。5.地理漫画:多以表达人地关系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主题。

二、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地图和教材文本的相互转化能力

1.用语言描述地图,是指将图像及图表中的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如:对照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把我国农业的南北分布差异表达出来:耕地类型,南水北旱;主要作物,南稻北麦;熟制南多北少。这样读图分析出来的结论形象、直观,比单纯的语言结论要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和记忆力。

2.用地图揭示地理规律和特征。地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地理概念、地理特征等内容面广量大,枯燥难学,在教学中可以以直观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如:在学习中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时,可让学生先准备一张空白的中国地图,然后把中国地势三阶梯分界线在空白图上一一标出,再进一步把高原、平原分布落实到图上。这样,繁琐的地理事物可一目了然地显示在图上。

三、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用图能力

综合性是地理课程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利用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其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东南亚》一节时,为了突出马六甲海峡航线的重要性,可联系日本的“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对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通过对比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图和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图可发现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经济的重要性。这样既加强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学生通过绘图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引导学生绘制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在学完“地球的公转”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参照 课本插图绘制地球公转示意图,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问题: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地轴北极的指向;二分二至的位置、日期;直射点的位置;晨昏线与极圈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时间一样长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使得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有何差异?四季是怎样形成的?这样,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绘图、解图、析图的能力。

五、利用板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内容的提纲挈领。地理课堂板书设计要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八年级上册“农业的地区分布”板书:

农业的地区分布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一目了然。这也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课堂教学中学生读图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兴趣培养。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关键是学生有兴趣、有读图、用图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图,恰当选图,在课堂教学中保持用图的良好习惯,用言行影响,激发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趣。

2.读图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即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又要符合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展。初一学生着重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读图与填图能力,初二学生还要掌握一些初步的绘图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树立起信心。

3.课堂阅读地图时,要对地理信息的提取提出明确的要求,注意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顺序。读图时一次提出较少的目标。干扰因素少,学生意力集中,容易获取目标。学生有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用图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平常的教学中,多层次、多角度启发、引导学生用图来解决地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地图的形成。日积月累,学生头脑中逐步树立起地理事物的直观、立体的形象,“死图”变“活图”,读图能力才能提高。

论文作者:张世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初中阶段课堂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世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