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华医院内二科 610066)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两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锻炼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BI指数、肢体功能、NIHS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I指数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NIHSS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都更低,而临床总有效率则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锻炼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障碍,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措施
急性脑梗塞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急救成功患者也会出现认知障碍、肢体障碍等后遗症,因此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措施也应将康复过程囊括其中,本文将早期康复锻炼及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5例,女38例,年龄在55-74岁之间,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此前无脑血管疾病史,未见精神异常或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按照数字表分组法将103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男38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7±2.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在2-8h之间,平均时间(5.4±0.5)h,合并有高血压者21例,高血脂者13例,糖尿病5例,对照组44例,男27例,女17例,平均年龄(62.9±2.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在1-10h之间,平均时间(5.2±0.8)h,合并有高血压者16例,高血脂者9例,糖尿病2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早期康复护理
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介入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护患交流,告知患者和家属治疗过程、康复锻炼的方法、作用及配合等,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和信任,多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接受康复锻炼的信心。生活及环境干预,限制病房出入人员数量,合理控制好病房温湿度,定期对空间环境、设施设备等进行消毒,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家属多同患者聊天,帮助患者按摩,给患者语言或行动上的鼓励[1]。康复锻炼干预,康复锻炼分为生活能力、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锻炼三个部分,生活能力锻炼内容主要包括进食、穿衣、洗漱、如厕等,初期进行精准度要求不高的活动,后期可逐步进行扣扣子、刷牙、书写等精准度要求较高的活动;认知功能锻炼主要内容包括观看视频、看家庭照片、语言交流、绘画和朗读课文等,认知功能的训练效果缓慢,期间要多鼓励家属和患者不要放弃;肢体功能训练主要内容包括良肢摆放、肢体主动或被动训练,良肢摆放对于维持患者肢体关节功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患者正确摆放肢体位置,并要求定时变换体位,以防止压疮或血液循环不畅,肢体运动锻炼内容包括大腿内肌伸缩,行走、自主翻身、站立、平卧起立、上下楼梯等,肢体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天锻炼时间以患者不感觉疲劳为宜,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BI指数、肢体功能、NIHS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采用巴氏消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采用NIHSS量表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简易Fugl-Meyer量表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价,其中BI指数和Fugl-Meyer量表与生活能力、肢体功能呈现正相关,而NIHSS评分与认知功能呈现负相关。采集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前后的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评价康复干预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将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有效及恶化五类,其中将前三类视为总有效率[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比较
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Fugl-Meyer量表评分及BI指数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经早期康复锻炼及护理干预后,患者肢体功能评分及BI指数相比对照组都更高,说明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观察组干预后血清CRP水平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血清CRP水平降低说明由脑梗塞导致的组织器官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炎性反应减轻有助于病灶周围组织修复,加速侧循环建立和神经组织重组代偿,从而有助于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改善,显著改善患者成活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谭高小,卢雪云,陈汝专.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193-194.
[2]张海燕. 82例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5):129-131.
[3]王雪.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6,28(5):118-119.
论文作者:魏秀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功能论文; 认知论文; 两组论文; 血清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