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到的法国“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活动论文,法国论文,我所论文,中学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11月间,我随教育部组织的中国赴法国“做中学”科学教育考察团,在法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期间,听取了“做中学”项目的介绍,观摩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些实例,并与中小学教师、培训人员、科学家、志愿者进行了交流,使我对法国“做中学”的理念和实施有了深入的了解。
一、法国“做中学”的主要做法
“做中学”活动最初是由199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法国学者乔治·夏帕克倡导的,1996年由法国科学院付诸实施,得到了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广泛响应和支持。“做中学”作为法国小学、幼儿园教育中的实验活动,是旨在加强科学教育的一项改革措施。该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观察、发问、实验和讨论,从而使学生从中学习科学知识,学习独立做事,学习记录与表达,养成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习惯。“做中学”活动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整个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中学”活动的一个实例
我们在法国南部的马孔市贝尔兹幼儿园观摩了“豚鼠喜欢吃什么食物?”的教学活动过程。老师让一组4~5岁的孩子们围在放着豚鼠的网篮边,让孩子们猜想豚鼠喜欢吃什么食物。孩子们提到喜欢吃生菜、苹果、面包。胡萝卜等,不吃糖果、巧克力、奶酪等,老师拿出制作好的彩图表格,上面食物名称与食物图片一一对应,老师让孩子们分别说出食物名称。接着老师发给孩子生菜、苹果、面包和胡萝卜,让孩子实验。生菜豚鼠吃了,面包和胡萝卜豚鼠不吃;豚鼠起先也不吃苹果,老师把苹果弄碎,豚鼠吃了。然后孩子们用画画来记录刚才的实验,4岁的孩子在老师准备的食物卡片中,选择豚鼠喜欢吃的贴在记录纸上,5岁的孩子用蜡笔画出豚鼠喜欢吃的食物。老师逐一审阅孩子的记录,在为食物注上法语单词的同时,让孩子说出每一件食物的名称。
另一组5~6岁的孩子讨论“豚鼠怎样寻找食物?”孩子们知道豚鼠喜欢吃生菜,但是如何寻觅生菜?有的孩子说,它听见放生菜的声音;有的说,它听见了别的豚鼠吃生菜的声音;也有的说,它看见了生菜。老师让大家共同来做实验,她拿来一张绿色的纸,揉皱之后,极象生菜。她把生菜和纸同时放进网篮,豚鼠闻了一下绿纸没有吃,然后调过头来去吃生菜了。老师又把生菜拿走,只是重新放入揉皱的绿纸,豚鼠在绿纸面前东闻西嗅,还是没有吃。老师把纸拿走,重新放入生菜,豚鼠等了一会,走过去吃了。老师还让孩子把头凑近网篮,用嘴发出嚼生菜的声音,看豚鼠会不会寻声过来觅食。孩子们边做实验边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做完实验,老师并不总结,而是提出甚为关键的问题,比如,豚鼠不吃绿纸只吃生菜是它闻到了生菜的味道了吗?你怎么知道它是闻到或是听到?然后,孩子们也用蜡笔画出刚才实验的情形。老师认真地与孩子逐个交谈,并在孩子的记录纸上记下孩子的原始想法和问题。
这就是“做中学”活动从“呈现问题—提出假设—动手实验—交流讨论—记录所得”的全过程。我们所观摩的“做中学”活动和剖析的案例,尽管内容各异,形式多样,但都遵循这一过程。
“做中学”的十项准则
法国科学家曾经为“做中学”的操作过程制定了十项准则,基本概括了“做中学”的教学程序及其所蕴含的教学理念。根据考察时的记录和查阅到的资料,现将十项准则的主要精神介绍如下:
1.十分珍惜儿童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某一自然现象、某一物品,或者考察现实世界中发生的某一件事,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2.对于提出的问题,老师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甚至设计好实验,只是让孩子去操作、去验证老师给的结论,而是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自己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说理和辩论,以培养孩子互相讨论的习惯。老师不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鼓励他们探究和尝试。
3.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实验。实验过程中,也要求孩子注意观察、提问、假设、验证。实验之后,要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以得到正确的结论。整个过程按教学要求和科学实验的规律分成阶段,循序渐进。
4.孩子们每人准备一本实验记录本,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记录活动以及过程中的想法。最后把正确的答案记录下来,可以在与原来的对比中得到启发。幼儿园的孩子可以用图画代替。
5.在对某一个主题进行教学时,一般应安排若干个星期,每星期至少2小时。整个“做中学”活动的内容与教学方法要有连贯性和整体安排。
6.实验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知识与操作技术,同时学会运用书面和口头语言进行表述,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
7.学生家长和学校所在的社区应该参与“做中学”实验活动。
8.大学和研究机构中的科学工作者、教授要运用各自的知识和条件,帮助学校开展活动。
9.教师培训机构要向从事“做中学”活动的老师提供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
10.教师可以从因特网上下载可直接使用的教学模块、活动思路以及问题答案,也可以和其他教师、科学家进行合作和对话,共同探讨教学方法。
大学生参加“做中学”实验活动
“做中学”活动得到了社会各方的积极支持,在法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实验工作网络。许多科学家、研究员、工程师、大学教授、理工科大学学生和学生家长纷纷参与“做中学”活动,建立协作关系,给予不同方式的支持。而我们在法国的学校参观时,大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十分引人注目。
我们在马孔市Pierreclos小学观摩课堂教学时,曾经遇见几位国家工艺技术学院的大学生正在参与教学。在小学一年级(6岁)的教室里,女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一头大象和一只猴子分别站在跷跷板的两头,让学生讨论“如何才能使跷跷板的两边平衡”。利用大学生制作的木制小跷跷板,教师和大学生分头与各小组学生探讨平衡问题。他们不断地移动圆木这一支点的位置,观察和讨论由此带来的影响,还让学生去感知不同的作用点在门开关时用力的大小。随后让学生用图画记录实验的结果,之后又让学生根据动手实验的结果,去对照记录单上3幅跷跷板图,作出对与错判断。在另一个教室,大学生正在指导7岁的小学生,用大学生预制的木头、圆铁筒、螺丝钉制作一个狂欢节小人的架子。
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国家工艺技术学院与小学合作已经3年,合作形式主要是大学生参与论证和研究小学教师提供的教案,使教案在科学性上更趋完善。据了解,两校合作每年能形成10~15个教案,有的教案已作为典型案例向广大教师推荐。同时,大学生还帮助制作教具,如风车、水轮等。老师反映,他们提供的教具十分有用,孩子们也很喜欢,会带回家经常摆弄。大学生虽然也会在课堂辅助教学,但并不代替教师讲课,因为“老师更知道如何用孩子的语言与孩子交流”。对小学教师来说,大学生的参与使得他们“不再害怕科学知识的欠缺,不再怕孩子们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说,大学生作为大朋友出现,令他们非常兴奋,学习变得更有吸引力了。
大学生参与科学教育完全出于自愿。他们平时根据小学的需要,通常每周都安排与教师、儿童共同活动,每学期约有30小时用于活动。他们非常了解自己的角色:帮助教师备课,提供科学知识方面的支持;倾听儿童的问题,使教师有更多的“耳朵”;辅导儿童的实验,鼓励他们动手动脑找到问题的答案。当我们问及参与活动有什么收获时,大学生们有的说通过与孩子的交往,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学习用浅显的语言解释科学问题;有的说可以据此了解周边的生活和不同的心理状态与思维方式;有的说可以激发自身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研究的追求,因为任何人都不是万能的,当你不知道答案时就得不断进行研究。
“做中学”网站的独特作用
为了及时传输和充分利用有关“做中学”的信息资源,法国于1997年就建立了“做中学”网站。这个网站是由法国教育部和科学院国家科研中心共同拨款建立的,网站纯粹是为教师更好地开展“做中学”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帮助,不带有任何商业营利性质,所有在线的科学家都是自愿义务工作的。
网站的信息主要分为四大块:一是信息部分,主要介绍与“做中学”相关的动态性信息;二是交流平台,主要为中小学教师,科学家以及对此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信息交流和自由讨论的机会,大家可以在网上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三是资源部分,主要向大家提供科学的背景知识和资料;四是应用部分,主要介绍有关项目或主题的实施计划以及教师的教学实例,教学经验,以供教师参考。
网站沟通了中小学教师之间,教师与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大家平时见面不多,但却可以在网上交流,切磋。目前在网上已经有40多位科学家在至少12个领域建立了与中小学教师的联系。中小学教师在科学教育中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根据物理、生物、化学等不同的领域,向科学家提出有关能源、电力、环境、动物、人体等许许多多的问题,寻找有力的背景支持。据说网上的反馈速度是很快的,有时一个问题两三天内就可以得到别人的解答。网站对于学生的问题也会给予帮助,只不过由于儿童知识面窄,提出的问题比较浅,难以直接与科学家对话,需要通过老师的中介转述,科学家再给予回答,一般科学家会给出2个答案,一个给儿童,一个给教师。我们参观网站的当天,该网站就有5万多人次的访问量,这足以说明网站的受欢迎程度,也可以从侧面反映网站在“做中学”活动推进中的独特作用。
二、考察法国“做中学”活动的几点启示
学习法国的经验,不能简单移植或照搬法国活动实施的一套做法,而是要领悟其原则和理念,借鉴其思路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我们要从法国“做中学”活动和科学教育的经验中获得多方面的启示,并从中寻找我们工作的着眼点和着手点:
1.要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考察法国“做中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我们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做中学”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追求,首要的并不在于科学教育的内容本身,而在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做中学”活动的教学中,通常先呈现一个源于学生生活的问题,老师通过问许多个“为什么”,通过让学生“摸、尝、看、闻、听”,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引领着学生去主动地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承受现成的结论,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步构架起属于他自己的知识结构。从中我们似乎感受到这种学习过程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学生作为主体的生命历程。而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学方式。我们已经认识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但常常缺乏务实性的操作,而法国“做中学”活动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学实例。
2.重新认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法国“做中学”活动的实施通常有以下环节:呈现问题、提出假设、动手实验、分析讨论、记录结论和心得。其中,动手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所以强调这一环节,不但是因为动手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因为“让事实来说话,让结果的真实性来证明”,能让孩子从亲历的事实中得到教育,能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做中学”活动的内容大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因而动手实验又能使学生体验和感受到真实的生活,从而为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智慧创造了机会。反观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总体上较为忽视实验教学,设置的实验又偏重于对书本知识的验证,即使设置了实验也往往因为教学条件不具备或者教育思想不端正而被取消,因此,重新认识实验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加强教学实验问题,应当在科学教育改革中引起重视。
3.重视开发体现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学案例。在法国期间,我们观摩了幼儿园、小学“做中学”的课堂教学,研究分析了法方提供的一批教学案例。我们深深感到,这些案例既是教学设计者教育理念生动形象的反映,更是实际操作的具体范例。无需赘言,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应对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的学生中的教学智慧和业务功底,已经在展示的案例中让观摩者一一感悟。从对法国的考察中,我们感到,我们开展“做中学”项目以及在科学教学领域中推进素质教育一定要以深入教学领域、具体务实的操作为鲜明特征,一定要在实践中迅速开发和创造出既蕴含先进的理念,又能脚踏实地实施范例,成为改革的切入口和操作点。不论是“做中学”活动以及科学教育的改革,还是研究性学习以及在整个教学改革也都需要有自己的案例,才能积累经验、培训队伍、扩大改革、滚动发展。
4.研究设计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儿童的科学教育内容体系。法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国家规定的方案中规定原则和学习的主题或领域、开课时间,各有关部门则向教师提供教学案例,提供科学知识的背景材料,提供给教师的教学建议,推荐教师用书和学生读本,供教师在教学实施时参考。因此,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和创造余地,具体的教学中同一个主题可能在不同年龄的学生中出现,只不过呈现问题的情景、实验的设计、教学的目标会有所不同。总体上我们感到:法国学校科学教育的内容安排比较大胆,有些内容,比如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电池连接点亮灯泡等,背后涉及到物体和水的比重、物体的密度、排水量以及电的原理,竟然在幼儿园就已经出现了。我们发现,法方考虑科学教育的内容安排似乎有两条线:一条是科学知识体系,另一条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两者之间有联系,但更加侧重后者,尤其是在小学、幼儿园。他们认为,当儿童在生活中可能碰到或已经碰到的现象,就可以引入课堂,让孩子去探究,只是结论可以浅显一些(只要不是错误就可以了),有些道理可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不断地深入学习。这一想法也反映了法方多名科学家和教师一直强调的要让孩子从小、从生活中的问题开始接触科学、培养兴趣。他们强调“科学并不遥远而陌生,科学近在咫尺、生动而有趣”。法方这些指导思想使得“做中学”内容设计呈现出极为鲜明的特征,这就是:开放的情景、真实的任务、主动的探究。法国的这一做法,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科学教育改革,对于我们设计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体系,也许不无启迪。
5.开发“做中学”项目的教学资源。在分析法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应该引进并抓紧开发“做中学”活动及科学教育的资源,包括引进和开发内容领域和主题、教学案例、器材设备等等,推动我国相关领域改革项目的尽快启动、深入和发展。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并落实相关单位或部门负责开发工作。对于器材设备,法国的经验是需要花一些钱的,但也有不少器材都是生活中的材料,有的甚至是利用生活中的废料制作的,看来关键还是要有设计和开发的思路和点子,同时也要坚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原则。这一方面,我国是有传统的,我们要把教师长期以来自制教具的智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扬和引导到今天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去。
6.逐步建设学校开展“做中学”活动及科学教育的服务体系。我们在对马孔市教师培训中心以及“做中学”项目网站情况的考察中感受到,法国对学校开展“做中学”活动和科学教育的服务体系及其功能是比较完善的。教师培训中心的人员既参与和指导第一线教改项目试点班级的教学工作,有的还亲自执教,也承担培训面上的教师,为面上的教师进行教学咨询、提供教学器材、教学建议、推荐教学资料的任务,辐射的面涉及整个市。我们在考察中感到,法国科学教育的服务体系最关键的是有一支“聚焦教学、研训一体、服务一线”的专家队伍。这支队伍既理解宏观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又有对微观领域具体教学操作行为的洞察和判断能力,与第一线的教学实践浑然一体。因此,我们感到,逐步建设服务体系,对于培养“做中学”项目及科学教育的教师,尤其是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师,提升他们的智慧,显得十分重要。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应该以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具体项目的实施为龙头,集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研人员及教师,在运作方式上学习法国的经验,努力使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真正深入教育的核心领域,打好攻坚战。
7.积极争取科学工作者的参与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在“做中学”活动和整个科学教育中要学习法国的经验,积极争取科学工作者的支持。要努力建立起热心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科学工作者网络,组织和动员科学工作者通过各种形式向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制订人员、科学教师和学生提供科学知识方面的咨询与帮助,也可以请科学工作者在“做中学”教案设计和实施中提供帮助和指导。要通过社会上有声望的科学家向全社会宣传“做中学”项目,以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视。
对现有的科学博物馆、科技馆和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资源,要转变以简单参观为主、忽视参与的做法,设计各种能体现科学原理又能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动手参与的活动,增强教育的目的性和效果。
在“做中学”活动的试点单位和科学教育中可以试行吸纳一些在校的理工科大学生,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参与活动,以补充小学、幼儿园教师科学知识方面的某些不足。